在阿里巴巴與騰訊領軍下,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如火如荼。但因金融業反撲,加上仍有資訊安全疑慮,人民銀行推出政策限制,讓互聯網業者爭奪金融市場的腳步暫時受挫。
三月四日,人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上表示:「對於餘額寶等金融產品肯定不會取締。」但他暗示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無疑將加碼,「過去沒有嚴密的監管政策,未來有些政策會更完善一些。」周小川說。
三月十一日,人行突然緊急叫停二維碼支付,同時暫停的還有支付寶、微信理財通與中信銀行聯合推出的虛擬信用卡業務。消息傳出,資本市場立刻反映,港交所「股王」騰訊股價應聲重挫。
周小川出招 支付寶、理財通紛喊停
周小川出招 支付寶、理財通紛喊停
三月十五日,人行下發《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和《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草案,明文規定:個人支付帳戶轉帳單筆不得逾一千元(人民幣,以下同),年累計不得逾一萬元,個人單筆消費不得逾五千元,月累計不得逾一萬元。
揮出三記重拳,當局只有一個解釋:加強監管,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大陸網路專家認為:「從央行角度出發,線下二維碼支付和虛擬信用卡,雙雙突破了傳統業務模式,其風險控制水準,直接關係到客戶資訊安全與資金安全。」
以虛擬信用卡為例,罪犯可以偽造別人身分資訊來申請,可能出現大規模盜刷。傳統信用卡一定有當面簽收這個環節,辦卡時核實身分也是安全需要的流程;但是虛擬信用卡跳過了這個過程,目前還沒提供相對應的安全監管。
阿里巴巴執行長馬雲一向被認為是公關天才,辯才無礙。他自然嚥不下這口氣。三月十九日,馬雲在阿里巴巴技術論壇上說:「有時候,打敗你的不是技術,可能只是一份檔。」這一表態,被認為是針對人行草案的回應。
銀行界也不甘示弱,中國第一大銀行工商銀行,結算與現金管理部處長王鈜就限額問題,高調對外公開回應。他指出,據銀監會規定,由第三方機構完成安全認證的電子資金轉移與支付業務,應至少在首筆業務前,由帳戶所在銀行直接驗證客戶身分,但長達三年以來,線上支付一直處於違法狀態,銀行為此承擔了法律風險。
另一巨頭,騰訊執行長馬化騰,這次態度相對溫和、維持一貫低調。他選擇用「理性中立客觀」的歷史規律論,來消化自己的委屈:「貓總是追著老鼠,歷史一直是這樣的,喊停、整改、妥協、再試點、大爆發。」
據了解,在人行文件出台之後,騰訊低調召開內部會議,準備連線下的POS(銷售點終端)業務都暫時避開,靜心等待政策機會再次來臨。
行動支付市場 只有雙馬玩得起
行動支付市場 只有雙馬玩得起
在這場互聯網創新中,為什麼「雙馬」成了出頭鳥?因為,只有他們有資格玩這一場遊戲。
金融是人類經濟的血液和真正命脈,隨著互聯網勢力先後占領媒體、娛樂、通信、購物業,它們必將涉足金融領域。現在,移動互聯網正在徹底重塑支付行為。
這將是最高級別的企業競爭,涉及面向最複雜、時間最漫長,對玩家要求也最高。按最新市值計算,騰訊市值約為一三○○億美元,是全球第四大互聯網公司。今年計畫整體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外界更給出了一千億至一五○○億美元的估值。雙雄的市值,領先其他所有同行(當然百度正在奮起直追)。
業內開始認為,中國互聯網正在形成G2集團,即兩個超級霸主。一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網路支付業者,一個是全球最大的即時通訊業者,估值都超過一千億美元。所以,以互聯網為主力的中國移動支付,目前還是馬雲、馬化騰兩人的戰爭。
但為什麼,馬雲對政府限制的反應比馬化騰激烈?因為支付寶是阿里巴巴集團無線業務的旗艦,阿里金融之價值,絕不亞於阿里巴巴的一千億美元估值。相反的,微信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焦點,馬化騰手握微信,相對淡定。
簡而言之,人行暫停兩項業務,不等於以後不讓網路業者做。充分溝通、改進方案後,還是可以做的。改進的方向,無非是兩個底線:一是解決客戶身分識別和資訊保護問題,二是解決客戶支付安全和資金安全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金融一再深入發展,監管部門與業界巨頭的溝通和互相適應,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改進相關業務後,將會陸續開放。互聯網金融的革命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中國網民、互聯網產業,乃至傳統產業,都會從中受益。
(作者為中國IT業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