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資一族來說,要投資,最怕自己好不容易存到的一桶小金,在風險之中翻船滅頂;若擔心風險又不想讓自己的小錢淪為呆存款,那麼,在上千檔基金之中,還是能夠篩選出最適合小資族當作存錢筒的基金標的。
向來鼓勵小額也要投資的基金教母蕭碧燕就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小資族唯有「熬」得住才能成功。也就是說,在景氣低檔時,更要克服人性弱點,持續參與投資市場,未來景氣上揚時,才能享受到甜美的成果。
然而,除了持續定期定額扣款基金外,對於儲蓄已小有成績、累積到一桶金的小資族來說,如果不想讓這一桶金只在低利率的定存帳戶裡發呆,勢必得更加精挑細選,找出兼具「守成」,又不錯過未來「成長潛力」的核心基金,才能在當今風雨飄搖的市場,守住辛苦的積蓄、等待春天來臨。
分散投資 避免重押單一市場
首先,如果想降低投資風險,最根本的作法還是得回歸到「分散投資標的」,不僅要分散投資的國家,更要分散產業類別。從過往經驗來看,在景氣主升段時,單一國家或產業型基金或許能有較優異的表現,但景氣不佳時,這類基金的修正幅度往往也相當猛烈、令人措手不及。
從過去五年來的市場經驗中不難發現,即使像歐美國家這樣的「百年老店」,也已爆發難以收拾的國家債務問題,而新興市場一方面受成熟國家拖累,又常有政治因素、資訊不透明的風險,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地雷」,讓資產大幅縮水。對於力求「守成」的小資族而言,「避免重押單一市場」仍是首要原則。
另一方面,產業型基金也是該小心留意的類別。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以其觀察經驗表示,有許多產業型基金,例如黃金、能源基金等,都有其特定的景氣循環特性,受市場供需的因素影響也較大,對於忙碌、沒時間研究產業趨勢的小資族來說,進出場的時間點較難精確掌握,明顯不適合做為重點核心配置。
對於資金不多的小資族,蕭碧燕也建議,作為核心配置的標的,首推「萬年經典款」的全球型基金為優先,若要再細分為成熟與新興市場,也應以區域型介入,例如亞太、北美等類型。
先求穩再求勝 找出潛力標的
其次,則是從全球型基金著手,掌握「先求穩再求勝」的原則,找出長期不敗的「績優生」基金。在過去三十年、二十年、十年的年化報酬率皆為正報酬,且在過去三十年裡又擁有年化報酬率六%以上的基金,共有十檔。
若是屬於極端保守型的小資族,挑選基金的重點,除了報酬率之外,代表波動風險的年化標準差也不能太高。而在年化標準差個位數的群組裡,清一色全都是國際債券基金,年化報酬率平均約五%至八%左右,且主要配置在投資等級以上的公債、公司債等不同券種,表現力求穩定,較能對抗各種景氣循環階段。
而波動風險居中的瑞銀(瑞士)亞洲可轉換債券基金,則是投資於亞洲(不含日本)的可轉換企業債券,此類債券具有債券和股票雙重性質,投資者在企業經營前景尚未明朗前,可先持有債券,享受固定配息收益,等到景氣好轉、公司經營明顯轉佳時,再視時機依約定條件轉換為公司股票,實際參與公司經營的獲利,也可在股票市場上進行買賣,選擇相當靈活;當市場位於復甦階段,相較於一般債券也更具成長潛力,適合穩健型小資族。
其他年化標準差介於一四%至二○%的基金,主要為全球股票型基金,投資區域分散於不同國家,同時也分散於不同產業,三十年來的年化報酬率幾乎都有一○%左右的水準,適於願意多承擔一點風險的積極型小資族。
現今經濟局勢,稍有風吹草動便會使投資市場上下震盪,小資投資人與其猜測市場走勢、費神的殺進殺出,不如做好功課,找出禁得起歷史考驗的標的,將投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靜待景氣復甦、持盈保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