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抑房價,針對豪宅少數族群祭出選擇性信用管控;中國則將實施寬鬆貨幣,提供少數產業保命,正好與台灣相反。
這就讓他們傷腦筋了,假如大家都過苦日子,為何有人過好日子?連股市投資人都已經被政府打到泥巴地,房屋持有者怎麼可以獨爽?這可違背所有人該一起倒楣的正義原則。所以勤勉盡職的官員,揚起台灣獨到的工具——專門修理房地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
這工具,在一九九八年打出本土型金融風暴,也掀起銀行業至今未息的破產重整潮。這回再度使出,修正過後招式比以前細膩,是選擇中的選擇性管制。針對不動產交易中,被稱為「 豪宅」,也就是少數漲的特定族群,進行外科手術般精準攻擊,希望同時達到壓抑價格,並且解除整個不動產與銀行業崩盤的危險。
這回,應該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因為這波行情從二○○三年起漲,集中在少數區域,並沒有全面擴散;而且台灣的金融業,除了支持政府的策略性產業政策之外,並沒有加入全球瘋狂放款遊戲。兩兆雙星慘業,重點受災戶是官股銀行,不影響基本面。
倒是宣布將在五月十八日,再度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中國,危機指數要比台灣高出許多倍。
一般會認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寬鬆貨幣政策的作為,而寬鬆是資本市場喜愛的,因此把這當利多解。但這回就錯了。
維持經濟活動的貨幣,除了數量之外,還有流通速度。從○八年發生金融海嘯以來,大多數國家都拚命印鈔票,也就是增加數量,但是真正讓經濟恢復成長,而且依照理論出現通貨膨脹的,只有中國。
這差異就在於,美國、日本、歐洲這三大央行多印出來的鈔票,被緊急煞車的流速給平衡掉,無法達到刺激經濟活絡的目標,所以這四年多來,就在成長與衰退邊緣徘徊。
中國實施印鈔政策 為保少數好命產業
中國現況,跟○九年美國很像。人民銀行的印鈔機啟動,鈔票數量增加,可是沒有四兆元人民幣的振興方案配合,所以鈔票這個池子的流動速度很慢,送不到實體產業。假如流動問題沒解決,就算再降五次、八次的存款準備金率,還是不會讓經濟恢復原來的增速。
以中國公布四月分的新增放款六千八百億元人民幣,短期票據占了三成半,真實的企業長期借款卻是下降的,與發生在其他國家的現象一致。中國共產黨的權力雖然比其他政黨強大,但是在經濟歷史的規律中,還是無法創造例外。
那中國改變貨幣政策有何意義?因為他們要實施「選擇性信用寬鬆」!正好與台灣相反,對於少數好命的產業,要把這多印出來的鈔票,提供給他們去保命。比方說,剛整頓完畢的鐵路相關事業,可以發行債券,也可以向銀行借錢,擺脫被清算的危機。
選擇性信用管制下,對於貿易貸款這種很容易借到錢;選擇性信用寬鬆下,一般老百姓還是借不到錢。中國會繼續降息,政策會繼續寬鬆,但不是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