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站在1600美元以上,由韓國央行展開購金行動,不覺令全球投資人睜大眼睛看,韓國政府的算盤到底如何打?
過去兩周,全球股市暴跌,有如金融海嘯重臨一般,全球投資人都如驚弓之鳥,大家都很焦急地在探索未來世界經濟會怎麼走。不過,儘管各國股市紛紛邁向反彈,但是那些指點別人迷津的經濟大師,對未來前景仍十分悲觀。
像是一向是空頭大師的末日博士魯比尼進一步強調,美國有二分之一的機會陷入衰退,曾應本刊之邀來台演講的哈佛大學教授雷爾斯坦也附和了他的觀點。重量級的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則說全球經濟進入新的危險地帶,還有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負責人葛洛斯則直言,歐美經濟將陷入零成長,索羅斯則建議葡萄牙、希臘負債太過龐大,救不起來,直接退出歐元區算了。
最悲觀的則是來自中國的謝國忠,他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他斷言亂世降臨,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各自有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二次衰退的證據已浮現,我們正處在一個持續十年的亂世之中,最能浮現這個「亂世」內涵的,恐怕是韓國。
韓國黃金庫存少 高價搶進引起全世界關注
韓國的央行在這次股災來襲之前,在八月二日正式公告,過去兩個月來斥資十二.四億美元購進二十五公噸的黃金,將韓國的黃金庫存部位拉升到三十九.四公噸。韓國是全世界央行儲存黃金最少的國家之一,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向國際貨幣基金舉債度危機,後來賣掉黃金庫存準備還債。過去十幾年來,韓國央行的黃金準備一直都只有十四.四公噸,這比起台灣保有的四二三公噸實在少得太多。
也許韓國也有黃金太少的焦慮症,在金價漲到一千六百美元之後,猛力敲進二十五公噸黃金,這對擁有三一一○億美元外匯存底的韓國來說,以十二.四億美元購進數量並不大,但是金價站在一千六百美元以上,由央行展開購金行動,不覺令全球投資人睜大眼睛看,韓國政府算盤到底是如何打?
目前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不過美國政府手上握有黃金的數量達八一三三公噸,美國政府只拋一點黃金,就可以降低負債。陷入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其中德國持有黃金三四○一公噸,是世界第二大存金大國,國際貨幣基金(IMF)有二八一四公噸排名第三,而第四名的義大利雖列名歐豬五國,但也有二四五一公噸的黃金,法國則有二四三五公噸黃金,至於瑞士也都屬於擁有上千公噸的藏金國。
亞洲國家當中,中國的一○五四公噸最多,其次是日本的七六五公噸,然後是印度的五五七公噸,台灣的四二三公噸排名第四。韓國的庫存黃金相對少,於是在一千六百美元左右高價搶進,而在韓國央行購金消息曝光後,也讓金價在八月十一日一口氣衝上一八一七.六美元的歷史天價。後來黃金是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ME)加徵保證金二二%,每口達七四二五美元的壓力下,才出現回檔。
韓國央行在一千六百美元以上購金,對全球投資人來說,這是很值得探索的問題。因為黃金是過去十年來全世界最會漲的標的。金價從一九九九年的二五一.九五美元起漲,○一年漲幅○.七%,○二年再漲二五.六%,○三年漲一九.九%,金價年年上漲,○七年金融海嘯前創下一年上漲三一.九%的最高紀錄。
海嘯過後,黃金雖一度回檔,但是金價力撐一千美元大關,○九年金價再創年漲二五%的紀錄。一○年黃金又漲三○.七%。金價愈漲愈高,八月十一日漲到一八一七.六美元的天價,黃金在一一年已累積上漲五五%。
黃金既不能孳息,放在保險庫裡還得負擔保管費,是負利率的資產,但全球投資人賣了又買,國家也是如此。先是英國央行拋黃金換現金,後來發現賣出去的黃金再也買不回來,於是縮手。拋金大國不再拋金,最大黃金持有國美國則是死抱黃金不賣,如今看到後知後覺的韓國高價搶進,全球投資人不覺眼睛為之一亮。
金價與經濟發展背道而馳
全世界的資產漲多了就會有泡沫,股市有泡沫,房市也有泡沫,漲了十幾年的黃金難道沒有泡沫?最近歐美債務危機加劇,金融前景黯淡,商品大師吉姆.羅傑斯又說,他持有的股票很少,但他看好商品有二十五年的大運。
吉姆.羅傑斯看好商品進入「超級週期」,會有二十至二十五年的榮景,比美股先前出現的任何多頭走勢都久,未來將由黃金與白銀領漲。這個觀點很快得到高盛與摩根大通(JP. Morgan)的回應,這兩家大行共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的速度,高盛建議持有原油、大豆、銅,金價則上看一千八百美元;哈佛大學羅格夫教授則是大膽看金價會漲到一萬美元。
不過這些「預測」都僅供參考。如果像魯比尼所說的「避免衰退是不可能的任務」,經濟往下走是事實的話,那麼石油的供需基本上是與景氣連動的。如果全球經濟降溫,油價大漲的機率恐怕不大。至於其他貴金屬,如鎳、銅、鋅、鋁等,都是工業生產原料,景氣回落,這些商品的價格恐怕不易上漲。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黃金與白金。過去兩年來,白金價格一直很穩定,大約都維持在一千六百美元以上,最高漲到一八八四.五美元。但是白金與經濟的起落高度連動。這次標普調降美債評等,造成全球擔心經濟二次衰退,白金一度跌到每盎斯一六七六.五美元,黃金反而因為具有準貨幣地位,成為避險天堂,白金大跌,黃金卻大漲到一八一七.六美元,金價反而一度超越白金。可見商品與準貨幣地位是不同的。
因此,如果說全球經濟將委靡不振,那麼,除了黃金、白銀因成了避險工具,可能價格看漲之外,其他軟硬商品,只要與經濟景氣連動的,恐怕都要很小心。
目前黃金幾乎已成了明牌,連國家都進來追買,可以想見金價愈小不易的優勢。不過,全世界的錢如果都往黃金來避險,黃金的存量有限,在國家央行鎖住籌碼不放的情況下,一般小老百姓又追,法人SPDR部位又增加,黃金漲勢形成,恐怕是世界經濟的災難。因此,金價與經濟發展背道而馳是肯定的。未來只要見到金價飆漲,很可能都是世界經濟的災難。
大企業若不出手 實體經濟復甦無望
漲了十幾年的黃金還能漲到哪裡?這是測量世界經濟榮枯的重要溫度計,目前高喊二次衰退的「烏鴉」滿天飛,全球投資信心也跟著跌落谷底,因為對未來前景看淡,企業坐擁巨資,不願增加投資,實體經濟當然不會好。
目前美國跨國大企業,很多企業已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像美商奇異(GE)可變現的約當現金達九一○億美元,蘋果達七六四億美元,微軟手上也有五三八億美元,谷歌則握有三九○億美元。最近谷歌宣布斥資一二五億美元併下摩托羅拉,這是個好消息。這些坐擁現金的大企業如果不出手,實體經濟的復甦肯定沒有希望。
最近,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全球股災後,約見美國大企業負責人及執行長,一方面聽聽企業家們的意見,也請他們增加投資,這是很好的開頭。企業增加投資是經濟再起的重要一步。因為金融海嘯後,政府透過印鈔票的方式,增加金融體系的流動性,但資金氾濫成災,也為通貨膨脹帶來壓力。
這次主權債務危機後,美國聯準會(Fed)決定未來兩年繼續維持低利率不變,柏南克並沒有如外界預測推出第三波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這是因為資金已氾濫,繼續印鈔票並不能解決問題。目前全世界熱錢除了在黃金避險外,美債、歐債、日本債券的殖利率都很低,但是大家寧可把錢停泊在低息債券,而不願進入實體經濟體系,這才是最傷腦筋的問題。
這次全球股災,歐美股市相繼大跌,德國、法國股市最大跌幅都超過二五%,美國道瓊下跌一六.八%,S&P五○○及那斯達克都跌掉一八%。但是,很多重量級的美國企業,股價重挫後,本益比都很低,最具代表性的是惠普。惠普從三十七.七美元最慘跌到二十九.七五美元,以惠普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五美元的水準,跌破三十美元,本益比只剩下六倍。
美國重量級大企業,如英特爾跌到十九.五二美元,本益比已跌破十倍;微軟股價跌到二十四.八三美元,本益比剩下九倍左右;思科最近公布業績後股價大漲,本益比也只有十一倍。美國最具成長的蘋果,這次從四○四.五美元跌到三五三.○二美元,以蘋果前三季EPS已達二十.六三美元來看,今年EPS約可達二十八美元,股價跌到三五三美元,本益比只有十二.六倍,這是全球最具成長爆發力的公司,股價的本益比都跌到那麼低,如果投資人仍寧可避險到低回報的債券,對成長型的股票不願問津,那麼,錢只會在避險性資產流來流去。大家不願去買企業的股票,企業有錢又不投資;企業不投資,失業率居高不下,根本沒有降下來的一天,那麼全世界實體經濟的復甦就更沒有指望了。
美債評等被調降後 下一個目標是誰?
最近,從歐債風波,到美債爭議,到標準普爾六人小組可以決定美國的生死,讓人感覺全球經濟體系脆弱的一面。換句話說,金融海嘯後,世界經濟千瘡百孔,而環伺在全球經濟體系外,又有一大群禿鷹,他們看到地上有腐肉就下來咬一口。
與國際金融大禿鷹共生的,有一群專門唱衰世界經濟的空頭大師,他們在經濟最脆弱的時候,就發表一篇像世界末日來臨的文章,或發表極度悲觀的言論。
此時放空的金融集團在全世界大舉出擊,他們一本萬利,讓各國政府忙得團團轉,疲於奔命。最近歐洲由法國帶頭,四個國家跟進,限制放空金融股,這是很無力的還擊,但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因為按照標普這套調降債信評等的模式,未來這齣調降債信評等的戲碼還會一齣齣地繼續搬演。美債評等已被調降了,下一個目標很清楚當然是法國,法國之後下一個國家,大家想也知道是英國,這麼一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局勢,將有如城門失火一般,東門失火,西門又起,這種火燒連環船的戲碼,恐怕沒完沒了,而這將是人類的災難。
▲點擊圖片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