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投資環境只注重低稅負與土地取得,等於只做半套。政府效能、法規與國際接軌、市場自由度及海外人才晉用等,才是真正考慮。
編按:林全出任新政府閣揆,他曾在2009年至2013年間,為《今周刊》撰寫「財經全觀點」專欄。小編特別精選14篇,供網友閱讀,一窺這位財經閣揆多年來對國事的關注焦點,並預知新政府未來的施政重點。
從兩個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國內投資環境亟需改善。據最新國民所得統計,台灣去年超額儲蓄一兆四千多億元,占GNP(國民生產毛額)比率達一一.二八%,是一九八七年以來新高。其次,去年國內投資總額占GNP比率只有一六.八四%,是半世紀以來最低,遠低於二○○四年以來維持的約二二%水準,甚至比二○○○到○三年間,受網通泡沫與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先後衝擊的期間還低。
投資偏低的原因,或許與去年台灣深陷全球金融海嘯有關。不過,國內投資毛額占GNP比率,由九○年代的二五%水準,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恐怕也是原因,長期投資下降,表示經濟競爭力流失,資本形成將因此減緩,足以削弱經濟成長動力,這個問題值得重視。
分析去年國內投資結構的變化可以發現,政府與公營事業投資其實並未減少,私人企業由二.二兆元水準驟降為一.四兆元,才是其中關鍵。私人企業投資與否,是以投資獲利作為考量因素。所以提振投資的重點,應該放在改善企業投資獲利環境上。
長期以來,政府在改善企業投資環境上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租稅減免與工業用地取得。過去《獎勵投資條例》與《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立法,都脫離不了這套思惟,時至今日,低稅負以及廉價土地仍然被視為吸引投資的最大賣點。最近政府打算派員赴海外招商,也是以台灣的營所稅率一七%為全球次低,以及兩岸簽訂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為號召,ECFA的賣點其實也在兩岸貿易互免關稅,仍然是以低稅負作為吸引投資的誘因。
然而低稅負與廉價土地只能視為影響投資意願的部分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低稅負尤其如此,因為低稅負是讓賺錢企業可以少繳稅,但是對於不賺錢的企業,少繳稅並不能轉虧為盈,所以不會增加投資誘因。而且賺錢的企業即使少繳稅,也未必會繼續增資,因為增資的關鍵仍然在投資是否獲利,如果有好的獲利,多繳一些租稅何妨,低稅負不過錦上添花而已。
至於廉價土地的重要性,則與企業性質有關,土地、勞動、資本,與技術都是生產要素,對於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的企業,技術創新與資金募集的重要性,尤甚於土地取得。有土地而沒有技術與資金,永遠培育不出這些企業,這些企業只要擁有技術與資金,也不會找不到落腳處所。
所以改善投資環境只注重低稅負與土地取得,等於只做半套,後續政府效能、法規與國際接軌、市場自由度及海外人才晉用等問題,才是真正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