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在日本周刊上推薦的潛力股,讓許多讀者賺到大錢,也讓邱永漢獲得「股神」稱號。儘管他已經86歲,仍然全世界走透透,除了自己親眼確定是否有投資的機會外,更重要的是能滿足自己旺盛的好奇心。
深藍色POLO衫、牛仔褲,簡單搭配帶點休閒風格的西裝外套,一身勁裝,神采奕奕,要不是拿出印有「邱永漢」三個字的名片,很難相信眼前這位長者就是今年已經八十六歲的「賺錢之神」。
現在在台灣提到邱永漢,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只有永漢日語;不過在日本,「Q桑(Q為邱之日本音)」仍然有著令人吃驚的號召力。
日本許多投資人希望聽到Q桑的建議。(邱永漢提供)
首位獲直木賞的外國人作家
二○○○年三月開始,他每天撰寫大約八百字的文章刊登在個人網站上,至今累積了三千六百八十餘回。內容多談他平常的社會觀察、投資心得等,讀者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寫信發問,這樣的「大師級諮詢服務」,讓他的粉絲不斷累積。他的投資考察團和「邱友會」每次招募成員,如果報名動作不夠快,就只好等下一次。
連續十年,將近三千七百天,每天八百多字,老先生對這世界的關心與好奇沒有停過。停不下來的行動力,加上沒完沒了的好奇心,大抵就是邱永漢成為「賺錢之神」的兩大要素。「我一年大約會有一百八十場演講,要搭一百二十次飛機。另外,每年平均還會展開五種新事業。」他說。
事實上,在贏得「股票之神」、「賺錢之神」等稱號之前,邱永漢最初是以作家的身分在日本聲名大譟。一九五五年,邱永漢以小說《香港》拿到第三十四屆直木賞(日本獎勵大眾作品的文學獎),是第一位拿到這個獎的外國人。
在戰後日本找到投資的基本準則
邱永漢出生在台南市,父親是台灣人,母親是日本人。就讀於台北高等學校的時候他就熱中文學,還發行《月來香》雜誌,之後考進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經濟系,並繼續攻讀研究所。
一九四六年,邱永漢回到台灣,進入華南銀行任職。隔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邱永漢寫信向聯合國陳情,認為台灣的未來必須以公民投票決定,不過他認為這件事一旦曝光,必定性命不保,因此帶著一千美元逃到香港。
雖然當時的一千美元不是太小的數目,不過這筆錢就是他的全部財產,不願「坐吃山空」的念頭,讓邱永漢激發出「賺錢之神」的潛力。
戰後的日本物資缺乏,腦筋動得快的邱永漢,發現用郵寄小包的方式出口雜貨到日本,有不錯的利潤;這個「找出當地缺的東西,就能找到商機」的作法,讓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回頭來看,這個經驗也成為他日後進行投資的基本準則。
五四年,邱永漢立志當小說家而回到東京,當時他對自己說:「如果三年還沒有成就,就要改行。」下定決心後,為了達到目的,他從早到晚埋首書案,隔年就拿到直木賞。但是他認為要在日本社會受到更多注意,必須更與眾不同。
「我為了和日本作家做出區隔,特別用外國人的角度來看日本歷史、文化。而且,當時日本人不太願意談論有關錢的話題,所以我就來談。」他在五九年出版《金錢讀本》,上市後立刻再刷。六○年他在周刊上推薦的潛力股,讓許多讀者賺到大錢,於是在日本有了「股神」的封號。
到了七二年,接到台灣國民黨政府協助經濟建設的邀約,加上自己也看好台灣的前景,邱永漢在暌違二十四年後,回到台灣的土地,投資各種事業。
邱永漢對錢敏銳的嗅覺,讓他在二十年前就看好中國,九○年代開始帶各國企業家考察中國各地的城市,直到現在,還是帶著企業家在全世界追逐商機。
大家都誇讚他的投資眼光精準,不過邱永漢說:「大家都看到我成功的一面,其實我大概十次失敗才有一次成功。我用一千萬日圓買進的股票,曾經漲到二億日圓,可是我的保險櫃裡鎖了好多變成壁紙的股票。」他的網站上也有「從失敗中學經驗」的專欄。在他看來,因為怕失敗而不敢行動,就一定不會成功;只要先衡量自己能承受的風險,並且從中學到經驗,就不應該畏懼失敗。
邱永漢在投資市場上輸小贏大,靠的是對數字的敏感度和好學不倦的研究精神。他有幾乎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跟隨他多年的祕書呂芸香就表示:「有一次公司內部整修,我們把牆上掛的許多畫全部拿下來,整修完畢之後再把這些畫一幅一幅掛回去。我們每天在這裡工作,邱先生一、二個月才來台灣一次,可是他一進門就發現錯誤,告訴我們哪一幅原本應該掛在哪裡才對。」此外,他看過公司的財報,上面的數字就能輸入他的腦中;寫文章時不必看參考資料,就能振筆疾書。
創作五十餘年,著作多達約四百五十本,邱永漢至今仍維持用鋼筆在稿紙上寫作的習慣。呂芸香說:「他只要有空就會看書、寫作,有好幾次,他關在房裡一段時間後,出來時手上竟已拿著寫得滿滿的五十幾張稿紙。」
好奇心引發的不絕創意
邱永漢源源不絕的創意,來自好奇心,對於有興趣的事就一直追下去。「好奇心和年紀完全無關。」從豬或牛的飼養方法,到牛仔褲的製造法,不管對自己的投資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對任何事物都有研究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執行力,立刻行動,絕對要眼見為憑。熱愛美食的邱永漢,聽到哪家餐廳好吃,就會立刻去吃吃看。也因此現在他還是全世界趴趴走,今天在東京,明天飛上海,後天在寧夏,大後天到了雲南,每天都排滿行程。事實上,今年智利發生大地震時,他人正在不遠的巴西。
人生什麼事最重要?邱永漢的回答竟是「不要無聊就好」。儘管已經八十六歲,他仍像個頑童一樣不斷探險、不斷追求新知、不斷開創新事業,並且與廣大讀者分享他失敗與成功的經驗,還在日本與中、港、台間搭起商業的橋樑。
停不下來的行動力、沒完沒了的好奇心,讓他忙得快樂,應該就是他八十六歲依然身體健朗、頭腦清晰的元氣來源。
7億人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 就是商機 邱永漢談如何在中國投資
既然被稱為「賺錢之神」,有關投資,當然有獨特的見解。例如對於金磚四國(BRICs),邱永漢就認為其中只有中國潛力十足。他說:「美國人只看經濟成長率等數據的分析,我看的是國民性,媒體講得再好,很多都是亂說,我一定要親自去看看才相信。」
「我20年前就去過巴西,住飯店的時候導遊叮嚀我們走在路上要裝窮,不然就是要裝扮成黑道,而且我還有護照被偷的經驗。俄羅斯因為油價上漲,經濟狀況也好轉,但是真正獲利的只是極少數的一小撮人,一般民眾還是住在很久以前蓋的老房子裡。印度的確有好的人才,不過公路上可以看到鈴木汽車和牛一起在路上跑。只有中國,北京、上海等地都一片欣欣向榮,成功的機會很大。大約再過30年,美國的地位就會被中國取代。」
邱永漢認為投資就要認真做功課,他不會把錢交給基金經理人操作。但是要如何從那麼多標的中找出好的股票呢?「找出當地缺的東西,那就會是一個商機。例如中國將來一定會缺水和銅,所以汙水再利用、海水淡化等與水以及銅礦相關企業,特別值得注意。」
他並且指出:「中國13億人口中,7億人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於是只好去外國『搶』。」在這種情況下,能提高中國糧食產量的計畫就是商機,而且人民生活富裕之後,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也跟著提升,改善食物品質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他在中國種番茄、養牛,種葡萄樹、咖啡樹,還引薦日本人從台灣出口好的水果到中國,或把日本傳統的美味醃漬物賣給中國人。掌握長期趨勢,才是投資的王道。
邱永漢在雲南栽培頂級咖啡。(邱永漢提供)
邱永漢引進日本的百圓商店,左為大創百貨社長矢野博丈。(攝影/吳東岳)
邱永漢1998 年在北京興建公寓大樓「三全公寓」。(圖片來源:Top Photo)
邱永漢
出生:1924年
現職:邱永漢事務所負責人、作家、經濟評論家
學歷:東京帝大經濟學部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