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邱永漢 不怕小賠才能暴賺

邱永漢 不怕小賠才能暴賺
邱永漢有許多收藏品,身後的畫是沈哲哉的「京都美女」。

孫蓉萍

國際瞭望

攝影/陳永錚

695期

2010-04-15 16:17

1960年在日本周刊上推薦的潛力股,讓許多讀者賺到大錢,也讓邱永漢獲得「股神」稱號。儘管他已經86歲,仍然全世界走透透,除了自己親眼確定是否有投資的機會外,更重要的是能滿足自己旺盛的好奇心。

深藍色POLO衫、牛仔褲,簡單搭配帶點休閒風格的西裝外套,一身勁裝,神采奕奕,要不是拿出印有「邱永漢」三個字的名片,很難相信眼前這位長者就是今年已經八十六歲的「賺錢之神」。

 

現在在台灣提到邱永漢,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只有永漢日語;不過在日本,「Q桑(Q為邱之日本音)」仍然有著令人吃驚的號召力。

 

Q 桑

日本許多投資人希望聽到Q桑的建議。(邱永漢提供)

 

首位獲直木賞的外國人作家

 

二○○○年三月開始,他每天撰寫大約八百字的文章刊登在個人網站上,至今累積了三千六百八十餘回。內容多談他平常的社會觀察、投資心得等,讀者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寫信發問,這樣的「大師級諮詢服務」,讓他的粉絲不斷累積。他的投資考察團和「邱友會」每次招募成員,如果報名動作不夠快,就只好等下一次。

 

連續十年,將近三千七百天,每天八百多字,老先生對這世界的關心與好奇沒有停過。停不下來的行動力,加上沒完沒了的好奇心,大抵就是邱永漢成為「賺錢之神」的兩大要素。「我一年大約會有一百八十場演講,要搭一百二十次飛機。另外,每年平均還會展開五種新事業。」他說。

 

事實上,在贏得「股票之神」、「賺錢之神」等稱號之前,邱永漢最初是以作家的身分在日本聲名大譟。一九五五年,邱永漢以小說《香港》拿到第三十四屆直木賞(日本獎勵大眾作品的文學獎),是第一位拿到這個獎的外國人。 

 

在戰後日本找到投資的基本準則 

 

邱永漢出生在台南市,父親是台灣人,母親是日本人。就讀於台北高等學校的時候他就熱中文學,還發行《月來香》雜誌,之後考進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經濟系,並繼續攻讀研究所。 

 

一九四六年,邱永漢回到台灣,進入華南銀行任職。隔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邱永漢寫信向聯合國陳情,認為台灣的未來必須以公民投票決定,不過他認為這件事一旦曝光,必定性命不保,因此帶著一千美元逃到香港。 

 

雖然當時的一千美元不是太小的數目,不過這筆錢就是他的全部財產,不願「坐吃山空」的念頭,讓邱永漢激發出「賺錢之神」的潛力。 

 

戰後的日本物資缺乏,腦筋動得快的邱永漢,發現用郵寄小包的方式出口雜貨到日本,有不錯的利潤;這個「找出當地缺的東西,就能找到商機」的作法,讓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回頭來看,這個經驗也成為他日後進行投資的基本準則。 

 

五四年,邱永漢立志當小說家而回到東京,當時他對自己說:「如果三年還沒有成就,就要改行。」下定決心後,為了達到目的,他從早到晚埋首書案,隔年就拿到直木賞。但是他認為要在日本社會受到更多注意,必須更與眾不同。 

 

「我為了和日本作家做出區隔,特別用外國人的角度來看日本歷史、文化。而且,當時日本人不太願意談論有關錢的話題,所以我就來談。」他在五九年出版《金錢讀本》,上市後立刻再刷。六○年他在周刊上推薦的潛力股,讓許多讀者賺到大錢,於是在日本有了「股神」的封號。 

 

到了七二年,接到台灣國民黨政府協助經濟建設的邀約,加上自己也看好台灣的前景,邱永漢在暌違二十四年後,回到台灣的土地,投資各種事業。 

 

邱永漢對錢敏銳的嗅覺,讓他在二十年前就看好中國,九○年代開始帶各國企業家考察中國各地的城市,直到現在,還是帶著企業家在全世界追逐商機。

 

大家都誇讚他的投資眼光精準,不過邱永漢說:「大家都看到我成功的一面,其實我大概十次失敗才有一次成功。我用一千萬日圓買進的股票,曾經漲到二億日圓,可是我的保險櫃裡鎖了好多變成壁紙的股票。」他的網站上也有「從失敗中學經驗」的專欄。在他看來,因為怕失敗而不敢行動,就一定不會成功;只要先衡量自己能承受的風險,並且從中學到經驗,就不應該畏懼失敗。

 

邱永漢在投資市場上輸小贏大,靠的是對數字的敏感度和好學不倦的研究精神。他有幾乎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跟隨他多年的祕書呂芸香就表示:「有一次公司內部整修,我們把牆上掛的許多畫全部拿下來,整修完畢之後再把這些畫一幅一幅掛回去。我們每天在這裡工作,邱先生一、二個月才來台灣一次,可是他一進門就發現錯誤,告訴我們哪一幅原本應該掛在哪裡才對。」此外,他看過公司的財報,上面的數字就能輸入他的腦中;寫文章時不必看參考資料,就能振筆疾書。

 

創作五十餘年,著作多達約四百五十本,邱永漢至今仍維持用鋼筆在稿紙上寫作的習慣。呂芸香說:「他只要有空就會看書、寫作,有好幾次,他關在房裡一段時間後,出來時手上竟已拿著寫得滿滿的五十幾張稿紙。」

 

好奇心引發的不絕創意

 

邱永漢源源不絕的創意,來自好奇心,對於有興趣的事就一直追下去。「好奇心和年紀完全無關。」從豬或牛的飼養方法,到牛仔褲的製造法,不管對自己的投資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對任何事物都有研究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執行力,立刻行動,絕對要眼見為憑。熱愛美食的邱永漢,聽到哪家餐廳好吃,就會立刻去吃吃看。也因此現在他還是全世界趴趴走,今天在東京,明天飛上海,後天在寧夏,大後天到了雲南,每天都排滿行程。事實上,今年智利發生大地震時,他人正在不遠的巴西。

 

人生什麼事最重要?邱永漢的回答竟是「不要無聊就好」。儘管已經八十六歲,他仍像個頑童一樣不斷探險、不斷追求新知、不斷開創新事業,並且與廣大讀者分享他失敗與成功的經驗,還在日本與中、港、台間搭起商業的橋樑。

 

停不下來的行動力、沒完沒了的好奇心,讓他忙得快樂,應該就是他八十六歲依然身體健朗、頭腦清晰的元氣來源。

 

7億人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  就是商機 邱永漢談如何在中國投資


既然被稱為「賺錢之神」,有關投資,當然有獨特的見解。例如對於金磚四國(BRICs),邱永漢就認為其中只有中國潛力十足。他說:「美國人只看經濟成長率等數據的分析,我看的是國民性,媒體講得再好,很多都是亂說,我一定要親自去看看才相信。」
 

「我20年前就去過巴西,住飯店的時候導遊叮嚀我們走在路上要裝窮,不然就是要裝扮成黑道,而且我還有護照被偷的經驗。俄羅斯因為油價上漲,經濟狀況也好轉,但是真正獲利的只是極少數的一小撮人,一般民眾還是住在很久以前蓋的老房子裡。印度的確有好的人才,不過公路上可以看到鈴木汽車和牛一起在路上跑。只有中國,北京、上海等地都一片欣欣向榮,成功的機會很大。大約再過30年,美國的地位就會被中國取代。」
 

邱永漢認為投資就要認真做功課,他不會把錢交給基金經理人操作。但是要如何從那麼多標的中找出好的股票呢?「找出當地缺的東西,那就會是一個商機。例如中國將來一定會缺水和銅,所以汙水再利用、海水淡化等與水以及銅礦相關企業,特別值得注意。」
 

他並且指出:「中國13億人口中,7億人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於是只好去外國『搶』。」在這種情況下,能提高中國糧食產量的計畫就是商機,而且人民生活富裕之後,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也跟著提升,改善食物品質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他在中國種番茄、養牛,種葡萄樹、咖啡樹,還引薦日本人從台灣出口好的水果到中國,或把日本傳統的美味醃漬物賣給中國人。掌握長期趨勢,才是投資的王道。

 

雲南栽培頂級咖啡

邱永漢在雲南栽培頂級咖啡。(邱永漢提供)

 

大創百貨社長矢野博丈

邱永漢引進日本的百圓商店,左為大創百貨社長矢野博丈。(攝影/吳東岳)

 

三全公寓

邱永漢1998 年在北京興建公寓大樓「三全公寓」。(圖片來源:Top Photo)


邱永漢
出生:1924年
現職:邱永漢事務所負責人、作家、經濟評論家
學歷:東京帝大經濟學部畢業

兩隻小金雞怎誕生? 轉型起步是找出「直客」

 

緯穎從緯創眼花撩亂的轉投資事業內脫穎而出,主要是受惠於雲端服務商機崛起,經營資料中心有成,業務大爆發;緯軟創業團隊,成員多來自資策會與IBM,二○○○年時緯創才參與投資並重組經營團隊。兩隻金碧輝煌的小金雞一個從內部衍生,一個來自外部投資,成為緯創眾多轉投資中,率先浮上枱面的企業。

 

其中,規模與成長都很驚人的緯穎,更獲市場重視。今年前七個月,緯穎營收已達九八一億元,接近千億元規模,光是今年上半年就賺了近兩個資本額,能有如此亮麗的表現,主要來自於過去需要轉一手的客戶紛紛變成「直客」,譬如臉書、微軟等大廠,過去向惠普、戴爾買伺服器,但如今直接跳過品牌商,向製造廠緯創下單。這樣一來,緯穎做的是「客戶的客戶的生意」,難免衝擊到現有緯創客戶的利益,六年前,緯創決定將緯穎切割成為獨立公司。

 

「切割公司」這件事,對林憲銘來說,不僅經驗豐富,甚至可以說就是他四十年職場生涯中曾經面對的最大試鍊。二○○一年,宏碁品牌本業發展不順,轉投資又狀況連連,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決定展開世紀分割案,將原本由總經理林憲銘負責的品牌與製造一分為二,品牌歸宏碁王振堂主導,至於製造代工則歸緯創,由林憲銘負責。

 

宏碁神切割 兄弟明算帳 他壓力大到牙齒掉光

 

當時林憲銘壓力很大,因為分家後,宏碁親兄弟明算帳,開始大量分散訂單到其他公司,緯創未必分得到好處,必須想辦法尋找新客戶,才能填補空下來的產能。

 

有一次,林憲銘國中同學、蔚華科技及金麗科技前董事長陳有諒想約吃飯,結果林憲銘說他沒辦法去。「我的牙齒有問題,現在只能吃稀飯。」原來林憲銘為了事業,拚到身體出狀況,連牙齒都掉光了。

 

當時,林憲銘為了拉攏美國客戶,每個月至少飛美國一趟,每次都在周末搭晚班飛機,凌晨到美國,緊接著開始整天與客戶、員工開會的行程;開完後,他再搭晚班飛機回台灣,清晨回到台灣直接進公司上班;換言之,等於有三、四個晚上都無法在床上睡覺。這種拚搏的日子整整持續一年多,林憲銘身體承受不了,狀況百出,最嚴重的是,整排牙床、牙齒都壞掉,全部換上假牙,至今十多年來,他還要不時回診所補牙與保養。

 

不過,林憲銘的努力有了回報,緯創總算安度難關,一路披荊斬棘,如今已然茁壯成為年營收超過八千億元的大集團。十幾年來,當年分家後的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已經鞠躬下台,更早獨立出去的明基、友達董事長李焜耀,也因健康逐漸淡出;當年施振榮手下三名大將,只剩林憲銘仍然活躍,而且到現在,仍和施振榮保持良好互動,每年過年都到施振榮家裡拜年。

 

其實,個人電腦早在十多年前就走向成熟,但是要如何轉型,讓大船轉彎,是每一家電子大廠的必修課。林憲銘自己也很清楚,在內部不斷對主管強調:「投資未來一定是必要的,不冒險才是企業經營最大的風險。」這個觀念深植林憲銘心中,源自於施振榮不斷地耳提面命,尤其眼見宏碁發展過程中,幾番劇烈的浮沉歷歷在目,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宏碁在二○一一年解除執行長蘭奇職務,一三年王振堂請辭,引發經營團隊大改組,施振榮回憶,那時最令人不滿意的,是宏碁在個人電腦業務很好時,沒有把賺的錢留下來做長期投資,當個人電腦榮景不再,也已無力再投資新事業。「當時宏碁將獲利都分紅給主管和員工,犧牲公司必要的轉型,直到今天,宏碁都還在承擔當時的後果。」施振榮說。

 

各產業連結 押寶分散風險 新事業還需時間等待

 

看著兄弟登山所遭遇的困境,帶著緯創轉型的林憲銘自然是點滴在心頭,他透過轉投資,建立與各種產業的臍帶連結,分散押寶風險;除了往液晶電視、智慧手機等擴展,轉投資領域還觸及數位學習、資源回收及智慧醫院等新市場,轉投資公司更超過二百家。

 

與林憲銘共事三十多年的緯創稽核長林銘瑤說,所有新事業都需要時間。「大家看到斠面上的公司,但很多新事業都還在燒錢!」對林憲銘而言,小金雞固然閃耀,但諸多仍處於摸索學習的轉投資事業,才是他念茲在茲的。

 

林憲銘一直是個沉得住氣、能夠忍耐到最後的人。○九年,緯創經過多年沉潛,獲利開始出現明顯成長時,他曾對員工說過一段自己的心情:「或許,光明總是比你想像來得慢。但是,施先生(施振榮)給我的啟示,就是要比氣長,要忍才會贏!」他就好像是日本知名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夜鶯不啼,他便耐心地等到牠啼。

 

林憲銘不僅有德川家康般的耐性,緯創龐雜的轉投資,當然需要時間來換取績效,只是隨著緯創規模擴大後,內部管理更加複雜,林憲銘除了投注強大的耐力,更需要果敢決斷的能力。

 

今年三月,緯創內部發生重大違規事件,承接蘋果訂單的部門,發生資料與數據不確實的情況。事件一發生後,緯創立即停工調查,結果確實有主管錯用資料,林憲銘立即果斷地請八位相關人員離職,其中還包括廠長級主管。拜此明快地完成調查與處置,蘋果沒有再嚴厲追究。

 

一位和林憲銘共事多年的員工說,泛宏碁集團那麼多高階主管,林憲銘是少數沒有負評的人,而且他不只與高階主管來往,對基層員工也很關心,很捨得給員工薪水與紅利。「他有親和力,是比較真心對待員工的那種主管。」

 

林憲銘從小在台南長大,父親在亞洲航空公司工作,收入不錯,但祖父幫人家作保,遭人追債,導致家道中落,林憲銘很早就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儘管如此,他對錢財卻看得很開。

 

二○○四年緯創出現虧損時,他對員工說,公司不賺錢,他就不領薪水,結果整整一年不支薪,直到公司賺錢;他與從事教職的太太一直都是捐錢大戶,對許多慈善機構很大方,有一年,林憲銘太太在尾牙就提及,她已經把老公前一年的薪水和紅利都捐出去了,讓員工相當佩服。

 

林憲銘夫妻不僅自己捐錢做公益,緯創也成立人文基金會,每年從盈餘提撥一%到一.二五%,約四千餘萬元,作為基金會的經費。但是,近幾年緯創獲利不穩定,基金會經費不足時,全都是林憲銘自掏腰包補齊;例如一五年緯創稅後純益僅一三·三億元,照規定,提撥僅一千多萬元,不足的二千多萬元,林憲銘就全部認下來。

 

與林憲銘是國中同學、又曾為宏碁同事的陳有諒,覺得林憲銘有台南子弟勤勉苦幹的精神,這是企業要經營成功的基本條件。今年六月,林憲銘邀請他擔任獨董,從不同領域給予公司經營上的意見,原本已退居二線的陳有諒,看到老同學還在努力打拼,直呼不容易,認真帶著一堆資料回去研究。「緯創是很大的集團,營業額八千億元、轉投資兩百多家公司。我得花一些時間,才能把公司搞清楚啊!」

 

林憲銘圓滿交棒黃柏漙 傳承進行式 眾人關注

 

看著緯創這幾年的表現,施振榮除了直誇林憲銘做得很好,也提到宏碁當年分家時,很多人才分到緯創。「宏碁的DNA,在緯創是最深厚的;反觀宏碁的文化,則被蘭奇淡化掉了,現在需要一點一滴再重建起來。」

 

不過,施振榮也強調,宏碁如今已是第三代的陳俊聖當CEO、佳世達的陳其宏也是第三代,泛宏碁的傳承是現在進行式;今年施振榮辭去緯創董事,而六十六歲的林憲銘也把緯創CEO交給黃柏漙,專任董事長。「交棒是企業必走的路,面對產業變革的轉折點,交棒傳承是一定要的。」台灣科技業的傳承風起雲湧,緯創能不能走出更好的未來,想必科技圈都在看。

 

林憲銘

六十六歲的林憲銘已將緯創CEO位置交給總經理黃柏漙(左)。

 

緯創

▲點圖放大

 

林憲銘

出生:1952年

現職:緯創、緯穎、緯軟等公司董事長

經歷:宏碁電腦總經理、宏碁資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學歷: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學系

延伸閱讀
長榮、陽明、萬海…航運股齊奔漲停「全因這大利多」!關稅拉長90天戰線,是短多還是長多?
長榮、陽明、萬海…航運股齊奔漲停「全因這大利多」!關稅拉長90天戰線,是短多還是長多?

2025-04-14

昔日少年股神50歲領悟:炒航運股上個月賺500萬看房,這個月啪!沒了...暴賺靠運氣,穩賺才是實力
昔日少年股神50歲領悟:炒航運股上個月賺500萬看房,這個月啪!沒了...暴賺靠運氣,穩賺才是實力

2025-01-15

長榮(2603)配息揭曉!32.5元衝14%殖利率!陽明、萬海都已公布:航運股變身「高息股」?
長榮(2603)配息揭曉!32.5元衝14%殖利率!陽明、萬海都已公布:航運股變身「高息股」?

2025-03-13

存股族必收!寶雅、華碩、鈊象…14檔高配息股「年年超過10元」,金融股、航運股哪些有入列?
存股族必收!寶雅、華碩、鈊象…14檔高配息股「年年超過10元」,金融股、航運股哪些有入列?

2025-03-10

SCFI連二黑!長榮海運、陽明、萬海…航運股還好嗎?2利多支撐短期需求,這檔目標價喊到210元
SCFI連二黑!長榮海運、陽明、萬海…航運股還好嗎?2利多支撐短期需求,這檔目標價喊到210元

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