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資,利息會被通膨吃掉;投資,又怕選錯投資標的,賠了夫人又折兵。《今周刊》特地請來三位高手,與讀者分享他們的親身經歷,不論是習慣從趨勢變化決定投資大方向,還是以分散投資工具來保障獲利,讀者都可以從這三位高手的投資法則中,找到打敗負利率的心法。
趨勢高手仲向榮 新興市場基金 打敗利率很容易
我在二○○六年借了一千多萬元的房貸,目前每個月本息大約要還六、七萬元,房貸現在利息很低,才百分之一點多,會變成說,我手上累積了一筆錢,但我不急著去還房貸。我的主要想法是,現在去做一個投資或理財的動作,如果報酬率在百分之二以上,其實就划得來了。
資本市場每年都難做,但每年都有行情,只要你認為大多頭的行情趨勢是不變的,何必在意是哪個時間點進場,現在大家都怕追高,我反而覺得不會有事,就算現在進去被套,就套個一陣子,之後要賺兩%到五%,我覺得很容易。
我對抗負利率的工具以共同基金為主,偏好股票型,新興亞洲最多,其次為新興歐洲,另外也有拉丁美洲,幣別以美元為主。有的人挑基金時會看夏普指數(指投資標的所創造的「超額報酬」,數值愈大愈好),但我不太看,我覺得把夏普指數拉進來看的話,跟用績效表現篩選後的結果差異不會很大。我挑基金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挑過去三到五年績效表現最好的。
至於扣款方式,定期定額部分目前有五到十支,不過都不是我的,全在我兩個兒子跟太太名下,我自己名下的基金通常採單筆投資,大部分選境外基金,目前不到五檔,今年新買的只有一檔,單一國家型(中國),但中國今年不是那麼好。
我本來設定的單筆投資報酬率是百分之二十,我之所以剩不到五檔的原因,就是去年我有很多賺到百分之二十就獲利了結,但我發覺這樣做錯了,當趨勢持續向上時,我得用更高的成本去買回。我做投資理財那麼久,發現人不是神,我不可能抓到最低點跟最高點,乾脆就不要理它,我做趨勢,只要趨勢往上,就不去管中間的漲跌,我唯一要理的是投資組合要不要做調整。
我會定期檢視是否每個投資標的都是有效率的,沒效率的就慢慢丟掉,然後集中到有效率的項目上,不然隨著時間的累積,標的物會越做越多,眼花撩亂且不利整體績效表現。
打敗負利率心法
1.分批進場,也分批出場,讓獲利安全落袋
2.理財要看長期,才不會被利率波動影響
■仲向榮
現職:渣打銀行信託部執行副總裁
投資資歷:逾20年
風險控制高手陳湘芬 停損停利+儲蓄險 分散市場波動
面對現在負利率的情況,我個人的建議是,一般人可以考慮拿一部分錢,做積極一點的規畫。雖然去年歷經一波金融海嘯,今年整體看起來,即使投資市場還是會有波動,但相對前兩年來說會比較穩定。以目前的狀況考量,手上的部位其實可以做些調整,如果把全部的資產都放在銀行,其實很可惜。
如果擔心波動太大,無法承受風險,我建議可以分批進場,再分批出場。我的想法很簡單:不管哪一種商品,如果標的漲了三成,就可以先賣掉一部分的部位來實現獲利;萬一價格回檔,也是先賣掉一小部分來控制損失。這樣一來,雖然報酬率不會太高,但獲利至少可以安全落袋。去年到今年,我都是建議我的朋友這樣操作。
但是我的投資部位,只占資產的一五到二○%。去年的海嘯帶給大家很多省思,像我自己,每天工作時間長,還有家庭要照顧,其實沒有很多時間打理投資組合,我自己也是要靠理專的建議。但也因為這樣,我對投資的期望,其實就是穩健,符合我的需求就好。
例如,我的女兒要上大學了,甚至可能出國念書,可是現在中年失業的人那麼多,我該怎麼準備這筆錢?這個時候,儲蓄險可能就是不錯的選擇;而我自己去年的時候也買了一張醫療還本險,除了加強醫療保障,還可以有一些些獲利。
我覺得理財除了看當下的市場狀況,長期規畫也很重要。如果看得比較長遠,就不會被利率波動影響,就算未來利率由負轉正,但因為目標清楚,就不會受到影響。
除了保險,我最近也開始觀察房地產市場,但也是從自身的需求出發,因為孩子大了,需要更多生活空間,況且利率又低,只要是用來自住,我覺得可以考慮進場,而且只要選對地段,就算未來房市降溫,一樣可以保值;現在住的房子以後也可以出租,以台北市三%左右的平均租金收益率來看,也是很穩健的獲利。
打敗負利率心法
1.以趨勢做進出考量,問自己 下個月會不會比這個月好
2.以企業獲利狀況、老闆在講徵員加薪還是裁員減薪、有無ECFA等大環境因素做判斷
3.操作上,多頭時單筆效果好,空頭時定期定額效果好
■陳湘芬
現職:匯豐銀行個人金融處 資深副總裁
投資資歷:20年
股市高手毛仁傑 當兩岸包租公 兼顧報酬與節稅
金融海嘯期間,全球股市崩盤,我和大家一樣,難免有恐懼感,後來手頭若有閒置或多餘資金,就轉投資到不動產。二○○八年底以來,我在台北市大安區、上海等地,陸續購入一些優質地段的公寓與小商鋪,以長期收取租金報酬率為目標。
我的本業是金融投資建議,不動產投資算副業,只是為了對抗負利率、為了讓自己安心所採取的一種動作。只要小商鋪年租金報酬率三%多一點,公寓報酬率二%多一點就進場;○八年底以來,台灣這邊大約投資了兩三千萬元,上海那邊也差不多。
不過,大陸房價漲太凶,租金起不來,小商鋪的租金報酬率目前有四%就算不錯了;公寓部分,上海的租金報酬率跟台北大安區一樣低,只有二%多一點。我不是投資客,但閒置資金擺定存,利率太低抗不了通膨,買不動產可穩健收取租金,還可作為節稅工具留給後代。另外,雖然金融海嘯後,大家對股票的投資心態轉趨保守,但長線來看,股票仍然呈現多頭格局,不失為對抗通膨的好工具。
我的投資屬性比較穩健,房地產部分,因為主要投資在北市精華地段,就算短線上漲空間不明顯,但長期增值效果還是遠優於銀行定存。在我看來,房地產投資重點,在人口長期移動趨勢,大漲的地區周邊,會產生擴散效益;精華地段向外延伸、交通便捷的地方,價格一定也會被帶動起來。
以台北近郊的三峽及林口為例,我就會對林口較有興趣。因為林口交通比三峽方便,未來還有機場捷運通過,加分不少。換句話說,如果資金有限,買不起台中七期或高雄美術館,那也一定要買在這些精華地段周邊,增值效果才會好。
但要注意,雖然現在貸款利息極低,卻不建議大舉借款,因為目前股市、房市都已漲多,價格並不便宜;不但借錢投資利潤有限,長線多頭果實也未必享受得到。
打敗負利率心法
1.股市漲多、落袋為安部分轉投入房地產
2.鎖定精華地段,增值潛力大、保值效果遠優於銀行定存
■毛仁傑
現職:禮正投顧總經理
投資資歷: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