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設定財富目標 五千萬提早達陣

設定財富目標  五千萬提早達陣

莊芳

聰明理財

攝影/吳東岳

671期

2009-10-29 11:15

今年剛滿四十歲的侯昌明,從小就對金錢特別有想法,無論是賺錢、存錢、省錢都很有一套。他在年輕時就先訂出未來目標,再靠著一步步的縝密規畫,達成身價千萬的目標!從侯昌明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有心,財富絕對是可以快速累積出來的!

知名主持人侯昌明,時常在螢光幕前大談他徹底奉行的節約理財經,因此總是讓人將他和「摳門」這樣的形容詞連結在一起。事實上,侯昌明還不只是重視每一筆金錢花費而已,就連他每一步的人生規畫,也都是經過縝密的精打細算。

侯昌明說,他在年少時期,早就預先想好要將資產快速累積到一百萬元,再逐步增加到五百萬、一千萬,甚至是二千萬元以上的規模。

「我原本期望能在五十歲前賺到五千萬元,然後快樂地退休去,想不到現在才四十歲就達到了!」從一百萬元要翻上五十倍之多,在一般人眼裡看來好像天方夜譚,但侯昌明卻提前達到目標。

在不惑之年就累積「不可能的財富」,深究其因,在於他能精準地將人生階段切割,計算每個生命歷程中,該有的財富目標和技法,特別是獨到的開源、節流、財富分配、投資生財之術;正因為如此,早在二十六歲時,他就賺入了人生第一桶金。

 

侯昌明

侯昌明一家合計共有10個戶頭,包括兩個孩子在內,每人都有各自的銀行、證券戶頭。(圖/侯昌明提供)

 

愛錢!「我從小就養成『愛錢』的習慣!」


之所以會起步比別人早,還是受到小時候家庭生活帶來的影響。侯昌明的童年環境從來就和富裕沾不上邊,父親的公務員工作雖然收入穩定、足以負擔家庭的開支,但是除了固定開銷以外,根本無力增加額外多餘的支出。

 

「我還記得,父親從國一暑假就答應要帶我去阿里山玩,但直到我四十歲了,都沒有兌現;剛滿十八歲時,很想要一輛摩托車代步,向家裡提了好幾次,從無下文。所以我從小就很清楚,想要買任何東西,就得靠自己賺來才行!」

 

因為在一個並不優渥的環境下長大,讓侯昌明學到賺錢、存錢的重要。「簡單地說,我可以算是從小就養成了『愛錢』的習慣!」從中學開始,他就趁著課餘時間到工地去搬鋼筋、賣廢鐵來賺取零用錢,每次的酬勞只有數十元,讓他腰痠背痛卻從不喊累;到了高中,還有經常頂著烈日,狂發上千張海報的打工經驗,即使一天只有三百多元的工錢,他也會小心翼翼地存起來。這樣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結果,讓侯昌明在當兵前的學生時代,就已經有了六十萬元左右的積蓄。

 

不過,這筆得來不易的血汗錢,卻在侯昌明退伍後,因為做了錯誤的決策而花到一毛不剩。當時才二十四歲的他,先撥出數十萬元積蓄拿去買車,其餘大約十萬元資金則和朋友一起投資,結果車子一落地就折舊不說,連投資的生意也血本無歸。

 

存錢!賺的錢「全都拿去跟會了」

 

資產重新歸零,讓侯昌明不得不面對現實,繼續拚命工作存錢。他選擇白天四處賣保險,晚上又趕到台北西門町、板橋,甚至最遠到桃園的民歌西餐廳駐唱,同時兼職兩份工作,一個月薪水只有一萬四千元,卻能省到每月只花五千元。

 

「我當時住家裡,每天騎摩托車上下班,晚餐常常都是靠幾個小麵包解決,能省就省。」後來找到廣播電台工作,他也毫不鬆懈,一口氣接下五個節目企製、一個節目主持工作,即使每月薪資不到三萬元,他仍可存到二萬元。至於省下的錢怎麼花用?他說:「全都拿去跟會了。」

 

直到現在,侯昌明都還是喜歡藉由跟會來存錢。而且,還因為一次被倒會的慘痛經驗,自己理出一套跟會的學問與技巧。好幾年前,他曾經跟過一年每期五萬元的會,結果卻在剩下最後四期時,會頭突然失去聯繫,倒帳六十多萬元。有了這場花錢買教訓的經驗以後,他更小心選擇互助會。

 

他說,為了分散風險,每次跟會都找家人一起參與,一起分擔利息。假使感覺可能有風險,會腳因為急需用錢不斷將底標增加,就盡早先標下一個會以防萬一。

 

另外,互助會的會頭與每位會腳最好都要認識一下,能夠了解他們的品行與人際關係更佳。這麼一來,就能大幅降低倒會的風險,還能達到強迫儲蓄的目的。所以,侯昌明在他二十六歲時,就存到人生第一筆百萬元資金。

 

投資!「我每年就等著賺這一波!」

 

不過,要從資產一百萬元晉升到五千萬元究竟難不難?侯昌明很認真地說,「真的不難,但事先做好規畫確實很重要。」他說,自己從來沒想過要靠股票一夕致富,因為這樣的成功機率太低。

 

但是,一旦確立出期望擁有的資產金額以後,他就設定在二十年內,前十年每年達到二五%報酬率、接下來七年平均每年二○%,以及最後三年,每年一五%的報酬目標。

 

在大多頭時期,要賺得一、二成的報酬似乎還不成問題;但假使股市進入空頭,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侯昌明強調,他所設定出的目標,主要目的是為了給自己一股動力,讓資產持續向上翻升。「只要當年達到或超越目標報酬,明年就可少賺一些。」 

 

過去曾經只會短進短出操作股票的侯昌明,在市場上經歷多次的賺錢與賠錢,他慢慢學到從失敗的經驗中,改正投資的行為模式,從積極操作心態改為鎖定幾檔個股作研究。

 

舉例來說,他在多年前研究過微星科技,定期觀察它每年的股價走勢。當年這家以製造主機板為主的公司,剛踏入正夯的光碟機市場,每年的EPS(每股稅後純益)都高達四元,而且股價總是到了年底除權息時,才出現一波高漲行情。「我告訴你,我每年就等著賺這一波,一連賺了四年,每次報酬率遠超過預定的二五%!」

 

事實上,侯昌明的父親也是位認真的股票投資人,每天晚上都花時間研究投資,但是幾年下來卻是白忙一場,不但沒有任何獲利,還常虧錢。後來,他才知道父親常常一次持有四十多檔股票在手上,「這麼一來,怎麼可能顧好每檔股票呢?」侯昌明說,他仔細觀察後發現,真正懂得投資的人,只須鎖定研究幾檔熟悉的個股走勢,最多持有不超過三到五家企業的股票,「懂得抓住波段操作,每年要賺二成以上,真的有機會!」

 

從股市的投資,侯昌明也磨練出耐性。去年的股災讓多數投資人賠得慘兮兮,侯昌明自然也不例外,帳面損失估計高達千萬元以上,但他決定耐心地等待,相信市場終有回漲的一天,並未急著認賠殺出,而今年價位終於又重回投資的本金之上。 

 

不僅如此,他還藉由股災大賺了一筆。因為經濟不景氣,他發現消費者選擇盡量待在家裡,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因此帶動了「宅經濟」的商機,尤其相關的網路遊戲類股也跟著表現優異。他就在百元左右價位買進網路遊戲的個股,結果不到幾個月就連翻好幾倍,最後累計獲利千萬元出場。

 

「我知道在市場崩跌時還要穩定獲利並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抓緊機會賺『災難財』。」例如,侯昌明選擇在南亞海嘯發生時,大舉買入泰國基金;又在原物料大幅修正期間,搶進拉丁美洲市場,這些投資決策都讓他大賺一票。

 

「因為我發現到,當這些重大災難發生造成市場修正,肯定會有絕佳買點出現。」靠著有計畫地投資,他在三十歲就賺得人生第一個一千萬元。

 

守富!「股票不可能永遠都賺錢」

 

原本侯昌明將資產百分之百做投資,不留太多現金在手上,直到結婚以後,妻子曾雅蘭一再勸說,才讓他改變觀念。「我一直告訴他說,股票不可能永遠都賺錢,現在有了家庭以後,一定要更有風險意識才行!」由於曾雅蘭這一席話,才讓婚後的侯昌明開始調整財務配置。

 

所以現在,侯昌明一家四口合計共有十個戶頭,包括兩個孩子在內,每位家庭成員無論年齡大小,都分別擁有一個銀行、證券戶頭,其餘則是一個固定家用開支戶頭,以及一個共同存款戶頭。屬於家用開支的戶頭,就是負責支出每月固定生活開銷,像是水電費、 網路費等等,藉此有效控管日常花費,只要當月一有結餘,就會轉入共同存款帳戶中,專門支付家中非日常的大筆開銷。不像過去埋首市場之中,將資金分散配置,就能在投資的同時保有一定的現金存款,即使有任何緊急情況發生,也不至於資金短缺。

 

侯昌明說,他希望到五十歲時,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理想,帶著太太一同環遊世界。所以,其間必定得經歷拚命賺錢、省錢、存錢的過程,付出辛苦的代價,未來才能享受豐盛的果實!

 

侯昌明

 

■侯昌明

出生:1969年

現職: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作家

學歷:實踐大學銀行保險學系

經歷:保險業務、駐唱歌手

身價:約5000萬元

 

梅爾茨

梅爾茨(圖/取自CDU網站

 

「中間偏左」轉向「中間偏右」

基民盟黨魁支持度全國居冠

 

政策向右轉成為德國的主流民意,基民盟的官網首頁放著梅爾茨的獨照,以及「The right to right Time」的標語,這句標語既是「正確的時間,正確的選擇」,也隱含「適時向右轉」的意義。

 

梅爾茨與基民盟的右轉路線獲得德國選民支持,過去一整年,他的民調支持度高居全國第一,維持三○%上下;而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支持度則以二○%穩居第二位。兩個右派路線的政黨支持度已超過五成。二月二十三日的國會大選,是德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只要沒有重大、災難式的意外,梅爾茨將會成為德國下一任總理,帶領德國、甚至歐洲向右傾斜。

 

對於不熟悉德國政壇的讀者,我們先做快速的背景說明。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大勝,共和黨取得白宮、參眾兩院,及州長改選全面勝利的當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聯合政府正式崩潰。蕭茲被迫解散國會,並在二○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舉行國會全面改選。

 

蕭茲政府崩潰的同時,梅爾茨領導的基民盟則展現強大捲土重來之勢。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基民盟執政長達十六年之久,她在二一年下台,將政權交接給蕭茲後,基民盟一度深陷組織重整的低盪期;但是,梅爾茨坐穩基民盟黨魁後,將政策路線由「中間偏左」快速調整為「中間偏右」,在最關鍵的移民政策上,則旗幟鮮明地反對非法移民。

 

昔梅克爾敗將  轉戰商場致富

自稱最有能力與川普談判     

 

對照梅爾茨與梅克爾,我們看到了德國國家路線劇烈轉變的驚人力量。兩人雖然都是德國主流、保守、擁有最大政治資源的基民盟黨魁,但相同之處也就只有這點了;在其餘部分,梅爾茨幾乎一八○度翻轉了梅克爾打造十六年的德國主流價值。

 

眾所皆知,梅克爾與美國川普總統不和,但梅爾茨的政策主張卻與川普有高度雷同,加上人高馬大(身高近兩米)、商業領袖的背景,競選時也常高喊「讓歐洲再次偉大」,因此被媒體冠上「德國川普」的名號。

 

他在競選活動中也向川普「草船借箭」,大幅吸納贊成或反對川普的德國選票;梅爾茨不斷強調,所有總理候選人當中,只有他最有能力跟川普談判(不被川普欺負),為德國與歐洲爭取最大的利益。

 

梅爾茨是非常典型的「老白男」,至今住在出生的西德小鎮,信仰天主教,是個以傳統家庭價值至上的丈夫、父親、祖父,人高馬大的梅爾茨衣著光鮮、嗓門大,走到哪都是眾人焦點。

 

梅克爾則是出身東德,結過兩次婚、沒有小孩、生活儉樸,總是穿著同樣的衣服、自製馬鈴薯濃湯,言行舉止內斂而意志力堅強,是在男人世界裡破格出線的新女性。

 

梅爾茨相較梅克爾小一歲,早年兩人在基民盟內曾有激烈競爭關係,但是梅克爾獲得前總理柯爾(Helmut Kohl)的青睞,在二○○○年坐上基民盟黨魁大位,起初還讓梅爾茨擔任聯邦國會黨鞭,沒多久就撤換掉梅爾茨。

 

○二年,在黨內鬥爭中輸給梅克爾的梅爾茨,轉往商界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律師。梅爾茨在德國政界與商界的深厚人脈,讓他成為跨國企業倚重的顧問,曾任貝萊德德國公司的監事會主席、HSBC滙豐資產、造紙企業WEPA控股,及科隆-波昂機場公司的董事、顧問等職。

 

轉戰商場成功的梅爾茨,成了身價數百萬歐元的富豪,他有輕型飛機的駕駛執照,也買了兩架私人飛機,經常親自駕駛閃亮的私人飛機跑行程。政敵批評他「浪費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梅爾茨則高聲為自己辯解,開飛機「用掉的油量,比跑同等距離的汽車還少、還環保」。

 

在崇尚儉樸的德國政壇,梅爾茨的財富成為政敵攻擊的目標,但他堅稱自己是「中產階級」,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努力掙來的,沒有繼承、也不是資本炒作。梅爾茨強調,中產階級生活是他的核心價值。

 

梅爾茨曾是梅克爾的手下敗將,二十年後又重返政壇,毫不遲疑地顛覆掉梅克爾的政策,還因此維持最高的民調支持度,戲劇化的轉折當然讓梅克爾難堪。

 

德國媒體發現,梅克爾新出爐的自傳,提到梅爾茨的篇幅「比她在農場裡挑選莓果的內容還少」;而在梅克爾的七十大壽會場上,梅爾茨雖然站在她的身邊,兩人卻只有禮貌性的互動。

 

梅克爾時代終結》德新總理將帶領德國、歐洲向右傾 ——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大選政見

 

與極右派攜手立法反移民

梅克爾批評  掀萬人抗議遊行

 

媒體曾詢問梅克爾對梅爾茨顛覆移民政策的問題,她不願評論,以「大環境在變化」一語帶過。但最近梅爾茨與另類選擇黨合作推動反移民立法,梅克爾立刻以「他犯錯了」攻擊梅爾茨,瞬間點燃二月初的萬人抗議遊行。

 

向右轉已是整個歐洲大陸的趨勢。去年九月,德國南邊的奧地利保守派聯合政府垮台改選國會,前納粹分子創立的極右翼政黨自由黨(FPÖ)成為第一大黨,取得總理寶座;經過幾個月的政治角力,保守黨(ÖVP)同意參加自由黨的政府,奧地利因此出現一個由極端右派主政的政權。加上法國、義大利、德國極右派政黨不斷上揚的聲勢,歐洲大陸有全面極右派化的趨勢。

 

梅爾茨領導基民盟向右轉,實際上是防止德國全面納粹化的防線,而左派支持者在二月七日、八日的全國大遊行,表面上是警告梅爾茨,實質上則是給予梅爾茨更多的政治籌碼,將「禁止與另類選擇黨共組政府」的紅線,畫得更加明確。

 

在「不與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共組政府」的紅線之前,梅爾茨推動了右轉政策,獲得多數德國選民的支持,證明他放棄梅克爾路線,是政黨與德國主流民意的共識。去年,德國發生多起阿富汗、敘利亞移民持刀傷人事件,讓限縮移民、加速遣返非法移民,都獲得超過五成德國選民的支持。

 

梅爾茨對限縮移民的政策立場鮮明,他原本嗓門就大、也愛用戲劇化字眼。在競選期間,針對德國人牙疼要等很久才能看得到牙醫的問題,他用煽動語氣說「德國牙醫的時間都被移民占走了」;另外,他雖然支持烏克蘭,卻也用汙衊語氣稱,大量湧入的烏克蘭難民「是來蹭德國社會福利的觀光客」。

 

梅爾茨堅定限縮移民的立場,為他個人與基民盟維持最高民調支持度於不墜。

 

基民盟的前後任黨魁相互指責對方,梅克爾(右)公開批評梅爾茨(左)限縮移民的 政策,而梅爾茨則不點名反駁,「若前任政府做出正確的政策,現在聯邦國會根本不 會有另類選擇黨。」

基民盟的前後任黨魁相互指責對方,梅克爾(右)公開批評梅爾茨(左)限縮移民的政策,而梅爾茨則不點名反駁,「若前任政府做出正確的政策,現在聯邦國會根本不會有另類選擇黨。」(圖/達志)

 

扭轉梅克爾親中政策

公開警告德企「中國風險」

 

盤點梅爾茨主要政見,包括強化德國邊境、加速遣返非法移民、關閉有反猶太主張的清真寺、大幅裁減聯邦政府部會、減少聯邦公務員人數一成、調降個人與企業所得稅、鬆綁勞工法規、掃除企業經營的官僚障礙、設立聯邦數位部以加速推動AI與新創產業、罪犯速審速決、增加電子腳鐐監控等政策,都是大幅向右轉向的政策(詳見前頁附表)。

 

梅爾茨也試圖扭轉梅克爾的親中政策。在今年元月底公開警告德國企業,他稱自己與中小企業、超大型企業都談過,提醒德國企業要高度警覺「中國風險」。他直言,若德國企業不聽勸,仍大幅投資中國,一旦發生重大事故(major disruptions)致使重大虧損,「你們別想來找德國政府」、「德國政府是絕對不會替你們贖身的」!

 

二月二十三日的德國大選,即將接掌德國總理的梅爾茨,將徹底終結梅克爾時代,將與川普、普丁、澤倫斯基終結俄烏戰爭,將給予德國企業更大的經營自主權、也將斬斷德國企業對中國的依賴。這不只是德國、也是歐洲與世界政壇的歷史轉折點。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Gogoro台灣總經理姜家煒  競爭力來自最佳化思惟 覺得好玩才能追求卓越 七年職涯光速晉級
Gogoro台灣總經理姜家煒 競爭力來自最佳化思惟 覺得好玩才能追求卓越 七年職涯光速晉級

2024-02-05

Gogoro跑去國外掛牌卻鎩羽,在台灣可能會有更好機會!謝金河:創新板解除限制人氣會更旺
Gogoro跑去國外掛牌卻鎩羽,在台灣可能會有更好機會!謝金河:創新板解除限制人氣會更旺

2025-01-07

Gogoro騎到飽回來了!聚焦產品線、能源事業,攜手嘉實多前進越南...四箭齊發「救市」:2028年拚損益兩平
Gogoro騎到飽回來了!聚焦產品線、能源事業,攜手嘉實多前進越南...四箭齊發「救市」:2028年拚損益兩平

2025-02-18

Gogoro「單月僅賣779台」地位輸給它!台灣最強機車靠「運動款攻略」吃下近半市佔,稱霸年輕人市場
Gogoro「單月僅賣779台」地位輸給它!台灣最強機車靠「運動款攻略」吃下近半市佔,稱霸年輕人市場

2025-02-09

Gogoro財報不佳!代理執行長姜家煒祭轉骨3策略,台灣電動機車龍頭能否扭轉頹勢?
Gogoro財報不佳!代理執行長姜家煒祭轉骨3策略,台灣電動機車龍頭能否扭轉頹勢?

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