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股市這些年的狀況就是股價來來去去,但是配息金額年年增加,再下去也會跟美國股市相同,長期投資是正確的,但一定要把現金分配算進去。
王建民這個賽季毀了,洋基隊也失去季後賽的門票,連帶喪失的還有台股上萬點的機會。
這麼差的行情,還有人賺錢嗎?如果作空,二○○八年可真是好年。除了這種少數藝高膽大的操作之外,有沒有比較簡單,可以複製的操作策略?
賺錢魔法在於分散投資
八月底下旬公布半年報的美國哈佛大學校產基金,上半年獲利九%;被視為機構投資新典範的耶魯大學也不差,賺了六%。
這兩大名校並未採用特殊魔法或艱深的數值模式來創造這傑出成績,就是分散投資。大致上分為:五成的股票,一成固定收益類與現金理財產品,剩下則是地產相關投資與對沖基金。
債券部分不會虧錢,因為這種校產基金與退休基金相同,都是投資期限很長,通常持有債券至到期為止;不動產則以收租金為主,也不會有短線交易的損益;前面這兩個部分,是整個投資組合的穩定器,確保資產的安定性。
股票的部分,今年應該都賠錢,整體想賺錢的話,要先補掉這虧損;耶魯投資組合中有一檔對沖基金,放空金融股賺大錢,哈佛則在投資森林上獲利。
長期投資要把現金分配算入
台灣市場並沒有這樣的對沖基金可以投資,而且債券與地產基金並不普及,一般投資人很難複製這種分散式組合。
另外一個趨吉避凶方法是長期投資,但這可靠嗎?持有台股八年,指數從一萬點跌到七千點有找,還可以長期投資嗎?
這方法被誤解為買進並持有,好像蒙頭不管,等下個多頭就自然會賺大錢。
其實就算被視為長期投資典範的巴菲特也不是只買不賣的,去年在香港出清中國石油,就是很成功的價值投資操作案例。就算沒股神的本事,還是有機會在本世紀賺錢。
如果以美國的S&P 五○○指數為標的,在一八七○年買進持有到現在,指數的平均年回報率為百分之四·二四,很低吧。假如中間熬不住,在一九四五年就出場,年報酬率只剩一·七%,難以想像的低。這與印象中長期持有會賺大錢的概念違背,因為忽略了現金股息。
在這段時間內,美國股市的現金股息回報率約為五%,兩者合計就達到九%的年回報率。實際上可能更高,假如每年領到現金股息,又再投回股市,在空頭的時候部位增加快,多頭的時候加得慢,平均掉選擇時機的風險,有望將年回報率再提高三到五個百分點,那就是大家常在書上讀到的數字。
台灣股市這些年的狀況就是這樣,股價來來去去,但是配息金額年年增加,再下去也會跟美國股市相同,長期投資是正確的,但一定要把現金分配算進去,而且要再投資才能大幅超越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