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放寬投資上限這項規定,一定有不少人擔心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中國;不過,實際狀況可能與想像的正好相反。
除了法令限制之外,台商投資中國很少逼近上限的另一個原因是,過去台商多半投資在勞力密集的產業,資本投資占獲利比重不算高,企業可以重複以獲利再投資的方式,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因此不太需要再自境外匯入資金,所以根本碰不到四○%的上限。
不過現在來看,這項投資緊箍咒已走入尾聲。剛重掌政權的國民黨政府打算分階段放寬,甚至取消相關規定。一旦放寬這項規定,一定有不少人擔心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中國;不過,實際狀況可能與想像的正好相反。
事實上,這幾年中國的投資環境變差了。首先,中國政府的政策目標,很明顯地已經從增加就業、擴大出口及提高經常帳順差,轉向控制通膨、汙染及原物料進口。北京政府已公布多項法令,減少對投資製造和出口的優惠;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企業法定稅率從一五%提升至二五%,《勞動合同法》將財富從企業移轉至勞工身上以刺激內需。種種新規定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漲,勞工成本上升,以及美國需求減弱,都讓中國的吸引力快速消失。
但只要存在四○%的投資上限,台商就不願把在中國投資產生的利潤匯回台灣,只要限制仍在,就算放寬到五○%、六○%,甚至九九%,仍然是個限制,台商便會想辦法把獲利留在中國,以保留可能的投資動能。
另一個台商不願將利潤匯回台灣的原因是稅負。不過台商在中國的稅率正逐步提升至二五%;根據馬政府的政策,台灣企業稅可能降至二○%,甚至更低,因此任何匯回台灣的獲利都不會再被重複課稅。一旦取消四○%上限規定,台商便有開始匯回獲利的誘因。若新台幣再度升值,為了避免產生匯損,台商匯回獲利的動機就更強了。
簡單試算一下,如果台商在中國的投資金額約二千億美元,可產生一○%的現金利益,每年可能匯回台灣的潛在資本就有二百億美元;雖然這不算太驚人的數字,但總歸是一筆滯留在中國,且持續投資的資金。
對食品或水泥這類傳統產業的台商而言,即使投資額度逼近上限,也會分拆股票至香港上市籌資。因此,逐步調整四○%投資上限,對台灣政府與台商都不會有太大衝擊,反而應該考慮,一次完全取消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