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三名孩子,沒有一位遺傳到老爸的賺錢基因、也沒有一位跟在父親身邊工作,但都在各自喜愛的領域,擁有一片天;對於財富的態度,也幾乎跟老爸一樣瀟灑,《今周刊》專訪股神的兒女,透露巴菲特的教子之道。
二○○六年,巴菲特在眾人的驚呼中,將八五%財產捐給比爾蓋茲基金會,子女三個人加起來得到的遺產,還不到蓋茲的三分之一,但一般豪門世家爭遺產的肥皂劇戲碼,卻沒有在巴菲特家中上演,也沒人召開記者會呼天搶地哭訴分配不公。
雖然身為全球首富之子,但巴菲特的三個孩子,沒有一位遺傳到他的賺錢基因、沒有一位拿到完整的大學學歷,也沒有一位跟在父親身邊工作,但都各自在喜歡的領域中擁有一片天,對財富的態度幾乎跟老爸一樣瀟灑。
「從管理零用錢下手」
長年投身熱愛的投資工作,對於管教小孩,巴菲特幾乎都交給已經過世的老婆蘇珊,但對於下一代的教育,還是有兩點最重要的原則:一、做一個獨立、值得別人信賴的人;二、找到你愛的工作。巴菲特在他們心中種下的不是致富之道,而是品格教育。
雖說是品格教育,不過在資本市場中打滾多年的巴菲特深知,在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中,財務獨立是一切的基礎。
如何讓孩子養成自己賺錢、自己管錢,為自己金錢負責的習慣,往往是養成獨立人格的第一步,因此「巴菲特家訓」通常都是從「如何管理零用錢下手!」
「我老爸對於零用錢真的摳門得緊!」現年五十四歲的巴菲特長子豪爾(Howard Buffett),在一次訪談中指出,「我小時候零用錢只有二十五美分,比其他小孩還少,但要拿到這一點錢,我還必須清理水溝、倒垃圾……我爸絕對不會讓我們不勞而獲……我有時候就跟他抱怨錢太少,他就說多做點事吧!結果,我應該拿到五十分,但他最後卻只給我三十五分,真是超級摳門。」
這樣的養成結果,在個性上,豪爾與父親最接近,厚重的眼鏡,渾圓的身型,也跟父親有幾分神似。在事業上,也跟父親接觸最多,但除了在波克夏股東會掛名董事,他自己的事業,與波克夏的核心事業關係不深。
他最喜歡的工作是當農夫,早年他雖繼承了巴菲特家族在奧瑪哈的土地,不過長大之後,他就在伊利諾州找了一片田,開始捲起袖子當起農夫。
在農事上軌道之後,他又開始關心環保,並開始拿著相機,到世界各地攝影,並開始協助非洲饑荒的難民。
五年前,豪爾被波克夏董事會內定為董事長(非執行長)接班人,將會在巴菲特無法視事時主持董事會,「波克夏事業會由執行長負責,對於董事長一職,父親告訴我只要固守住波克夏殷實的文化傳統就行!」
巴菲特對於子女「守財」的堅持,女兒蘇珊(Susan Buffett)也有同樣的經驗。
「找到所愛、投入熱情」
蘇珊在接受《今周刊》訪問時,回憶年輕時與老爸交手的故事指出,當初她剛搬出家裡,希望把廚房整修一下,打算向老爸借點錢,話才一出口,就踢到一塊大鐵板。巴菲特婉轉向她解釋:「妳應該像一般人一樣,向銀行借錢」。雖然當時很受傷,但她回頭一想,這麼做是對的,「我應該自己去找錢,在長大過程中,我們也不時跟他有反對意見,但長大之後,回頭看看他的決定,有很多最後證實是對的」。
她強調,金錢對於父親來說,絕對是個「副產品」,變成有錢人,是人生當中「意外的收穫」。因為父親喜歡投資這項工作,「剛好」這項工作,可以讓他變成有錢人,「雖然母親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角色最為關鍵,但父親不斷告訴我們一句話,找到你所愛的事,投入熱情,並成為一個可讓人信賴的人!」
對於「找到所愛、投入熱情」這個「家訓」,「叛逆」的巴菲特么子彼得,最是落實。彼得在高中畢業之後,就離開奧瑪哈到舊金山追尋自己的音樂夢,一九八七年灌錄了第一張唱片,並隨後參與當年奧斯卡金像獎名片《與狼共舞》(Dance with Wolfs)的幕後配樂,也獲得金像獎肯定;九九年,他為紀錄片《威斯康辛》(Wisconsin: An American Portrait)製作的配樂,再次得到「艾美獎」。
因為彼得定居紐約,最靠近華爾街,他的全球首富之子身分,也引來最多注目,不過,也許是隔行如隔山的關係,彼得對於父親的成就最是灑脫,他認為:「父親在投資上的成功,那是屬於他的……不是我的人生!」但他對於父親當初鼓勵他們找自己夢想的想法,非常感謝。訪談到一半,正好碰上環保人士質疑波克夏轄下的太平洋能源公司因築水壩影響到河川魚群生態,彼得趕緊用手摀住耳朵,想把現場噪音隔絕,就為了想聽清楚抗議者在講些什麼。彼得在巴菲特家族中「另類」的表現,可見一斑。
看到這裡,也許不少讀者會以為:這就是因為身在有錢人家裡,生活無虞,才會有這種胸襟及盡情發展人生的自由,但回頭想想,如果沒有讓孩子養成「值得信賴」及「獨立自主」的人格,一旦「我的爸爸是全球首富」這齣人生劇落到自己家裡,沒有幾人能保證「朱門恩怨」、「家族鬥爭」這些事,不會活生生上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