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績效好的公司,董監持股比率不一定高,但是,經營績效差的公司,十之八九都是董監持股比率很低的公司。這次財報公布率先被打入全額交割的東雲、林三號、太電、太設四家公司,除了長期以來持續虧損、負債比率高、每股淨值偏低這些陳年「隱疾」外,還有一個共通的特色是這四家公司董監持股比率偏低,到民國九十一年底止,太設的董監持股比率是三.三二%,太電是四.一四%,林三號是四.八八%,東雲情況稍好,但也只有八.四五%。這個現象也告訴大家,在著手買進一家公司股票之前,先清查一下董監持股比率也是入門的第一課。
績效好董監持股未必高 績效差董監持股大多低
最近國內區域網路設備廠商智邦科技召開股東大會進行改選董監事,民進黨副祕書長李應元獲邀出任外部董事,李應元曾欣然表示同意,後來包括立委陳文茜等撰文強烈批評,李應元在深思後決定不接受智邦科技的邀請,使智邦少了一位政治明星出任董監事。李應元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政治人物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相當程度是為這家公司營運負了背書保證責任。
智邦是國內區域網路設備廠商中營運績效相當好的公司,二○○○年在網路股狂飆的熱潮中,股價曾經漲到一三四元,不過去年智邦跨入 SOHO 產品,因不熟悉這個市場,獲利不如預期。再加上今年第一季智邦又將無線網路部門分割出去,今年第一季獲利只有七五五八萬元,盈利銳減八三%,股價也慘跌至二十二.三元,績優形象也因此褪色。
還有一個市場很少正視的現象,是智邦董監持股比率一向偏低,到二○○二年十二月為止,智邦董監持股只有四.五九%,而董監質押比率卻達二八.二九%。掛名智邦董事長的電信業老將金世添持股只有○.八五%,核心團隊成員,掛名副董兼總經理的杜憶民名下持股也只有○.八二%,與民進黨關係深厚的董事兼執行長黃安捷持股只有○.五四%。智邦曾有多次董監持股不足被交易所要求回補的紀錄,現在大可利用股市低檔之際進場回補,如果智邦跌至二十幾元的歷史低檔,大股東依然﹁無動於衷﹂,那麼小股東更應提高警覺。
董監持股高低,不一定與股價有絕對正相關。冠德建設董監持股達四七.一%,根基營造董監持股也達四○.一五%,但因為整個產業狀況不佳,股價都在面額以下。彭蔭剛領軍,以貨櫃組裝起家的偉聯科技,董監持股一直達五一.四三%,但過去六年虧損五年,如今每股淨值只有七.八四元,股價也經常在面額以下, 電子業的華映董監持股達五八.四八%,但經營績效也不盡理想,部份 DRAM公司也是董監持股比率很高的公司,例如世界先進六二.八四%、南亞科技五八.七一%,但是整個產業不佳,即使董監持股比率高,也不一定能扭轉乾坤。
董監持股高的公司,業績與股價未必佳,但是董監持股比率偏低的公司,大多數業績與股價都不好。這是因為董監持股比率較高的公司,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比較一致,公司經營得好,公司受益,個人也受益。反之,董監持股比率很低的公司,個人利益未必與公司一致,例如董監持股只有五%,要讓個人全力一搏只為了拚那五%的利益,那有如天方夜譚。
低持股高質押 經營艱困公司之通病
民國八十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台灣爆發了一連串惡性掏空公司的案例,三十幾家公司淪為全額交割,這些大部份被大股東掏空、經營陷入困難的公司都是董監持股比率很低,但卻又是董監持股質押比率很高的公司。例如新巨群吳祚欽的亞瑟,爆發危機前一個月,董監持股比率五.一%,董監質押比率高達八五.六三%。吳德美夫婦的峰安金屬董監持股一○.五九%,董監質押比率卻高達九七.五%;劉榮周集團的大鋼與友力,董監持股分別是五.○四%、六.六四%,但董監質押比率竟高達八九.三五%與七○.五二%;陳政忠的宏福建設董監持股六.二四%,質押比率竟達百分之百。
這兩年陸續淪為經營艱困的公司都有董監持股偏低、董監質押比率偏高的毛病,例如游准銀的寶祥,董監持股五.三二%,質押比率達八○.六二%;股票下市不久的長億,董監持股只有二.三六%,寶成建設董監持股也只有一.七一%;紡織股經營困難的華隆董監持股只有四.五八%,中紡為六.二一%;從全額交割搶救回來的南港輪胎董監持股只有二.九九%;紙業股的台紙董監持股比率只有六.○二%,股價一直不爭氣。
目前在上市公司中,王又曾集團旗下企業都有低董監持股及高質押的﹁通病﹂,例如嘉食化董監持股七.四八%,質押七三.○四%,力霸董監持股七.三五%,質押七八.二六%,中華銀行董監持股六.一九%,質押五五.四八%,友聯產險董監持股五.五四%,質押為五七.七四%,王令麟領軍的東森,董監持股一六.二一%,質押五七.八八%,看起來很不尋常。
不同舟難共濟 公司利益難與個人利益相比
鋼鐵股去年一年應是風光的一年,不過整體鋼鐵產業董監持股比率,個別公司卻是相差很大,例如生產烤漆與鍍面鋼板的盛餘董監持股達六五.七八%,不鏽鋼的久強也有三五.七二%,彰源也有四一.五%,H 型鋼的春源也有三四.一二%。不過,去年整個集團獲利將近百億的林義守集團都有持股比率偏低的﹁習性﹂,例如燁興只有七.○七%,燁輝的五.八三%,對照盛餘的六五.七八%更是相去甚遠;燁隆在中鋼入主之前,董監持股也只有八.○五%,再把中鋼的二三.七%股權加進去,分量才顯得不一樣。
盛餘去年股價一路飆高,籌碼仍然很集中,這是因為董監持股比率很高的緣故。反觀燁輝四月間一度驚爆天量,一檔股票一天成交量占股本一九.七%,顯然籌碼凌亂,再加上董監事供應籌碼,燁輝的股價也從四十一.三元跌回二十元以下。大多數低股價的鋼鐵股都是董監持股比率偏低的公司,例如股價不到十元面額的春雨董監持股只有九.二九%,高興昌只有六.三%,嘉益為八.一%,光聯為七.七三%,聚亨八.一二%。可見,低股價的公司大多是低董監持股比率的公司。
這種情況在電子產業更是明顯。這次可能被判處股票下市的茂矽,董監持股比率只有六.○三%,而總負債達三三八億元的旺宏,每股淨值只剩下七.二五元,經營敗象浮現,而旺宏董監持股只有四.六七%,這其中旺宏董事長胡定華持股只有○.○八%,身負經營成敗重責大任的吳敏求個人股權也只有○.八四%。目前股價在面額以下掙扎的電子股,董監持股比率都不高。例如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只有五.七%,世昕只有八.七九%。STN-LCD 廠碧悠只有六.○一%,筆記型電腦二線廠倫飛只有九.○五%,寬頻設備廠突破也只有九.三三%,被判下市的南方資訊董監持股也只有一一.八四%。
經營者高持股 應肯定 經營者有權無責 要當心
其他有績優形象、但董監持股比率偏低的,以聯電的五.三五%最具代表性,聯電最大股東迅捷就占了三.一三%,但董監持股仍只有五.三五%,顯見聯電已是籌碼盡散在外的大眾化公司。這次聯電入主的矽統董監持股也只有五.○五%。電子代工大廠中,仁寶只有八.五八%,而董監質押比率高達五○.○五%,這也是看好仁寶業績成長背後不得不留意的一個變數,另外光寶科技董監持股只有八.八六%也是偏低。
一線電子代工大廠中,鴻海董監持股達二六.二一%,算是比率較高的公司,這其中單是郭台銘個人名下持股就達二五.五四%,郭台銘將股權完全記在個人名下,這是令人敬佩之處。郭台銘弟弟郭台強的正崴董監持股達三○.一%,郭台強個人投資公司持股即達二五.九一%。可與鴻海相媲美的是,廣達董監持股比率達二七.九%,這其中林百里個人名下股權達一五.一五%,再加上夫人何莎持股五.○六%,夫妻兩人持股達二○.二一%。
再來是台達電子董監持股一六.一九%,但鄭崇華董事長個人名下持股也有一一.四六%。華碩董監持股二一.四八%,股權均在施崇棠、謝偉琦、童子賢、徐世昌四大股東手上。 IC 設計的凌陽董監持股達三○.○五%,其中董事長黃洲杰個人股權即高達一八.一三%。這些經營者持有較多股權的公司,且直接掛名當董事長,負經營責任的公司,比較值得長期投資。
反觀負公司最重要決策、董監持股比率不高、卻又不願直接擔任董事長的公司要十分小心。像楠梓電真正的老闆是吳禮淦夫婦,兩人名下股權四.二%,楠梓電董監持股五.六九%,董事長卻由徐抗掛名,總經理林明彥個人名下只有六十八張股票,所有權的結構與經營結構很不相稱。同樣地,提到國巨,大家立刻會想到陳泰銘,不過掛名執行長的陳泰銘在國巨的董監陣容裡並沒有一官半職。國巨的董監持股比率只有五.七%,其中董事長由陳泰銘的兄長陳木元掛名,名下股權為三.六%。這種實際掌握公司決策,卻不願負公司經營責任的經營者,買進這種公司股票要十分當心。
董監持股是選股要點 中國收成股大多不低
去年一年股價表現出色的一線中國收成股,大多數董監持股比率都不低,例如裕隆汽車董監持股達五二.四%,中華汽車董監持股也達五三.九%,吳舜文家族穩穩掌控裕隆與中華汽車集團。另外,羅結掌控的正新輪胎董監持股也達四○.○六%,八十多歲的羅結個人名下仍有七.二六%。而建大董監持股有二八.五八%,董事長楊銀明個人也持有一○.八六%。劉金標的巨大機械,董監持股有二六.四四%,劉金標個人名下持股也有九.四%。董監持股比率較高,也使經營者無後顧之憂。
傳統產業裡有一些受人稱道的績優公司董監持股比率都很高,例如關中董監持股比率達四五.五%,董事長洪文照個人持有六.三五%,旗下的中道投資持有三○.六%。生產電動代步車的必翔,董監持股四七.五五%,其中董事長伍必翔個人持股二二.九四%,總經理伍蔣清明持有一六.一二%。生產健身器材的喬山科技董監持股高達六○.二一%,其中董事長羅崑泉個人持股二一.六一%,兒子羅光廷持股二八.五二%,太太何月欣持股五.○七%,媳婦羅碧芳持股四.九四%,一家人持股超過六成,是一家非常標準的家族企業。
去年到今年股價都處強勢地位的汽車零組件廠,也都是標準的高董監持股公司,其中江申達七九.八%,開億是五五.一四%,堤維西是五○.三%,東陽也達三九.四五%,亞崴也有三一.八六%,大億則是二五.三二%,這個現象更進一步說明了,股價與業績表現好的公司,大多數都是董監持股高的公司,這是選股很重要的一道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