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長期以來與人聊天時都會避免提及金錢話題,甚至有點敵視金錢的味道,這是江戶時代以來淵源已久的傳統。
可憐的上班族一輩子都被錢壓得喘不過氣
然而,靠這種方法與組織架構邁入工業社會,並不斷往上爬的日本,其創造的附加價值可說已達極限。
戰後的日本是一個以公司為中心的社會,大家都為了成為上班族而努力,戰後的日本大學幾乎成了「上班族補習班」。面對這樣的社會價值觀,父母多半會一再叮嚀孩子好好用功,讀一流學校,進一流公司,如此就可以一輩子不愁吃穿。多少年來,大部分日本人都將此奉為真理,遵行不悖。結果,日本人變成只為金錢而工作,沒料到有朝一日自己會反被金錢所束縛、追趕。
日本上班族每月固定一天領薪水,月底必須支付各項開支。在扣除稅金及生活必需花費後,能自由運用的錢幾乎所剩無幾。長期服務於同一家公司,一旦升遷,免不了想要擁有一間可以彰顯這份榮耀的「城堡」。
於是乎,坐上中級幹部位子的上班族,開始計畫擺脫租屋生活,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溫暖小窩。大家心想,反正一輩子就待在這家公司,未來應該還會繼續調薪,雖然有點超出預算,房子不妨買大一點,不足的部分再向銀行貸款。
然後,等孩子稍長,也不能落於人後,必須給他們一人一個房間,此時得再換一間更大的房子,當然向銀行借的錢就更多了。結果雖然收入逐步少量調升,卻趕不上支出增加的速度,可憐的上班族注定一輩子被金錢壓得喘不過氣了。
去年開始,日本書市出現一本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出版商筑摩書房因為本書與我以前寫的書很像,就送了我一本。我想許多讀者都讀過這本書,作者是夏威夷教育局長之子,他比較自己父親與經營事業的好友父親,在教育理念上的差異,並說明自己如何受好友父親的薰陶,後來事業有成、變成有錢人的過程。
賺錢得靠自己動腦筋
作者的父親是公務員,算是社會菁英分子,從小就要求他好好用功、進好學校,找個收入穩定的工作。好友父親的做法則完全不同,他告訴作者,「如果你想變成有錢人,我來教你方法。首先,你先來我的超商工作。」
於是,當時年僅九歲的作者和朋友兩人開始到超商打工,每小時只有十美 8N 薪水。實在太廉價了,兩個小孩非常不滿,遂要求朋友的父親提高薪水,不料得到的回答卻是,會抱怨薪水太低的傢伙,絕對不可能成為有錢人!結果變成只有工作、沒有薪水。
這下子兩個孩子連最愛的漫畫雜誌都買不起,當然不爽到極點;但為了學習成為有錢人的方法,只好忍下來,繼續認真工作。
某日,超商準備打烊時,兩個小孩注意到,負責看店的阿姨把放在貨架上的漫畫雜誌封面剪下來,就很好奇地問她為什麼這樣做。得到的回答是,過期雜誌整本退還太費事,只要剪下封面當證據就可以了。
兩個小鬼就等回收過期雜誌的人來時,懇求對方把已剪掉封面的雜誌留下,「反正要丟掉,就送給我們吧!」於是兩人開始蒐集過期雜誌,並且開了一家兒童圖書館,將書出租給附近小朋友,一個禮拜就賺了九.五美元。
得知此事後,朋友的父親告訴兩人,「如果當初給你們加薪,你們就會一直賴在原地,始終覺得薪水太少而嘀咕,並不斷要求加薪。薪水沒了,你們反而會尋找生存之道,想出原來想不到的點子。」因為這次經驗,作者深深體悟到賺錢的內涵與要訣。
真的想賺錢必須靠自己動腦筋,而不是一味地依附在某個組織、扮演被決定好的角色。
中高年齡層為何不易重返職場?
我在昭和三○年代就寫了許多《稅金報告》、《節稅實務》之類的書籍,其中特別強調,想留住賺來的錢,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開公司。當時許多人都很納悶,高度成長期絕大多數公司都不斷成長,薪水持續調高,上班族鐵定不會餓肚子,為什麼邱永漢反倒鼓勵大家冒險創業呢?
但事實上,深入了解稅制及上班族的收支狀況後就會發現,靠一份薪水過活的薪水階級,根本很難真的有錢。這其實也不是日本才有的現象,也許程度各異,但全世界的上班族都有這種問題。
只不過,日本大多數上班族可能都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存錢,只要每個月有薪水可領,就會心甘情願地工作。他們相信,只要日本還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工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持續成長,終身雇用制與依年資敘薪、加薪的年功序列制就不會改變。
殊不知,一旦經濟成長到達飽和點、社會發展趨於成熟,原以為不易瓦解的公司,還是有可能一夕間變成脆弱的砂上樓閣。而此時這些上班族非但無法和公司共存亡,還可能遭到裁員的命運。
特別是已屆退休年齡的上班族,一定會有一種受騙上當的感覺。幾十年來辛苦隱忍,好不容易熬到足以擔任高階幹部的年資,卻被迫離職;或者好不容易晉升高層,竟發現自己必須面對公司經營不善,甚至股票投資人發動的民事乃至於刑事訴訟。
企業經營環境愈來愈惡化
日本企業的經營環境愈來愈惡化,即使這些中高齡員工還能領些退休金,離開公司後想再就業,就沒那麼容易了。
實際接觸就能了解,現在的日本可說是潛在失業者之國。不論在哪個公司上班,許多人都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或者有些不安,想找更好的職缺。
證據之一是,我在網路上廣告;「有沒有人想跟我去做 xx 工作?」結果一下子就收到無數履歷表。這些人幾乎都有工作,並非失業者,而且絕大多數畢業於一流大學,也在一流企業上班,甚至曾出國留學或在海外分公司待過。我常感嘆,日本一流企業用人方式有兩大錯誤。
首先,女性員工長期被歧視。即使她們和男性一樣進大學,也認真學習,在公司內卻得不到同等待遇。這些不滿被埋沒的優秀女性,幾乎都跑到外國或者進入外商企業。
其次,日本一流企業普遍不採用日本大學畢業後到外國留學的人才。原因是,這些人比一般就業者晚兩、三年進公司,如何歸納他們的「期別」會有困難。為了減少麻煩,乾脆就把這些優秀人才擋在門外。這種做法導致眼前日本企業多得進軍海外,卻發現手下幾乎都是連外國地圖都看不懂的員工,這些人即使派到國外,也不堪一用。
年輕有企圖心就有機會
不符合這種日本上班族社會規範的年輕人多得是,難怪我在網路上登高一呼,就得到如此大的回響。依我看,未來日本如果還能有所作為,這些「遺珠」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棟梁之才。
此外,拜網路這種新資訊乘載工具所賜,這些年來冒出許多新商機。但大約從去年開始,網路企業紛紛倒閉,可見「新工具」從發明到真的能用來創造新工作,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想利用網路賺錢的人可能得繼續嘗試、修正錯誤。當然,它仍是一份值得挑戰的工作。
至於四十歲以上的中高年齡層,又當如何自處?首先我想應該放棄錯誤的期待,不要以為只要忍一陣子景氣即可好轉,過去泡沫時代的榮景又會重現,自己也可順利地繼續原先的工作。
事實上,這群人失業後再就業,收入都會減少。這等於也證明,過去他們領的薪水太高了。類似的工作美國人年薪三萬美元,日本人卻可能領三倍之多,終於導致日本企業難以生存。所以,不景氣上班族日子很難過,企業主其實更難熬。
倒是股票還有不少賺錢的機會。只是賺錢機會一多,虧損的可能性相對提高。畢竟股價隨時在變,只要逢低買進、逢高賣出,任何人都能賺錢。但問題是,今天的股價是高還是低,卻很難掌握;漲價的個股會繼續漲?還是反轉下跌,同樣難以捉摸。再加上一般人心理總會追高,股價下殺時則想脫手。實在很累人。
美國著名的投資家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 曾指出,「股價在高檔時,投資人無事可做;股價一下跌,他們卻會很忙。通常股價下跌時會全面翻黑,然而,有眼光的投資人,卻能在黑壓壓的行情表中分辨有潛力、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窮人為錢工作──有錢人為學習工作
另外還有一點,其實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與其整天想如何賺錢,不如思考賺錢及金錢的意義。基本上只要有錢,什麼都可買到,生活也很舒適,久而久之大家都拚命想賺錢,以為只要有錢一切好辦,有錢心裡安穩多了。
對於窮人而言,一萬日圓就像車窗外的看板那麼大。但在有錢人眼中,一萬日圓鈔票可能和郵票差不多而已。窮人的一萬日圓,遠比富翁的一萬日圓更有價值。
此外,不曾有錢的人也許無法了解,有了錢,麻煩事也會接踵而至。有錢其實並不輕鬆。莊子說過,「富則多事」。也就是有錢人問題更多,與其拚命期待成為有錢人,不如量入為出來得可靠。面臨經濟低迷時代,能識相、守本,不正是快樂生活的最佳方法嗎?
一心在意景氣好壞的人,已經落伍了。因為景氣通常不會恢復原來狀況,而會朝新的方向發展。
窮人為錢奔波,有錢人為學習忙碌。日本人已經不是窮人,今後更應為學習而工作。有錢的父親可能會這麼說:「有錢人不會為錢工作,他們是為學習而工作」。
(本文摘錄自財訊出版社之《新世紀日本企業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