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立法院討論修正央行法以發展我國主權基金,央行總裁楊金龍認為運用外匯存底需要「謹慎一點」,該呼籲完全合乎全球政經動盪時代需求:過去台灣存底的激進操作模式已過時,面對百年變局需謹慎運用每一分資源,為國家塑造更堅韌的體質。
過去數十年台灣人努力打拼的貿易順差,都靠央行存下來。台灣外匯存底佔GDP比例超過70%,在國際上名列前茅,就算一樣是出口導向的韓國,也不過20%。外匯存底幫助台灣度過嚴峻時刻,但不是越多越好,有拉大貧富差距等副作用。若將外匯存底比做脂肪儲存,我們體脂率超過學界建議的15%,更別提長年一味重壓美債帶來的嚴重曝險問題。
近來矽谷銀行暴雷、聯準會107年來首見虧損等,背後都有美債的影子,它也不再是「零風險資產」。有風險就需要合理分配,因此各國央行降美債增黃金,光新加坡央行今年第一季黃金持有量就增長45%,台灣央行何需堅持將雞蛋都放到美債籃子中?許多國家更開始重視活化貿易順差,例如中國外匯存底佔GDP比例從2009年的高點47%,降到去年的18%,騰出更多資金鞏固國家級策略。
貿易順差都囤在外匯存底、梭哈美債已不一定是最佳選項。面對「百年變局」,民脂民膏應更謹慎多元地分配活用,對經濟弱點進行避險操作,並釋放有益人民福祉的功能,才是「謹慎一點」的作法。
延伸閱讀:外匯存底5549億美元、拿10%做主權基金,楊金龍同意嗎?學者提解方:財源可仿新加坡作法
「美國製造」衝擊台灣出口,除了努力拓銷,可以投放於受益的美國當地製造,建立有失有得的避險蹺蹺板。平衡台灣對部分產品的進出口依賴,可參考韓國的多元產業策略,更可以參與國際關鍵科技公司,或者注資海外能源原物料礦場等。這些都不是支持國內新創用的國發基金,以及有定期支付義務的退休基金能做到的,需靠國際上已行之有年,有專業營運模式與治理規範的主權基金才能達成。
此外,主權基金更能為台灣爭取在國際資本平台上的話語權,是增進國際地位的突破口。近日巴菲特在股東會上表示「投資日本比投資台灣自在」,近年台積電競爭者大肆宣揚台灣製造面臨戰爭風險,失去話語權小則影響股價,大則造成整個產業被迫轉移,這些都是能避免的。主權基金可以在眾多的投資者場合分享觀點,資本市場對資訊來源的審視很嚴苛,比起投行報告或公司法說,規模與運作與機構級資本相近,都是身為投資方的主權基金,觀點更能被採信。
主權基金的投資過程,包含對不同國家,產業,公司,產品深入嚴謹的獨立研究,客觀釐清事實,並勾勒出未來趨勢的分布圖。因此主權基金的研究除為了投資,也能協助國家建立對地緣政治、總體經濟、與產業科技更貼近真實而獨特的認知。
新加坡超前的金融科技政策,歸功於主權基金參與國外新創募資的研究成果,把整個發展趨勢拼湊還原出來,有些基金更在幾年前就聞到貨幣戰的硝煙。國家擁有主權基金,對世界的脈動就有更高的敏感度,洞察趨勢對國策與國安的意義,遠超過獲利的考量。
台灣一面尋找下個跟台積電一般的護國神山,一面眼紅美韓橫跨多產業的投資合作案,但沒有過去的耕耘哪來的收穫?開車不能只看照後鏡,必須往前看才能找到出路,尤其我們即將進入崎嶇多險的政經山區,需要全力以赴。主權基金一方面能降低外匯存底的集中性風險,一方面能提供未來趨勢的地圖,是國家慎重面對國際變局必須要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_李牮斯
外貿協會資深顧問、前外資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