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火生愛看布袋戲,是投信界眾所皆知的事,只是評價兩極,批評他的人會覺得他不務正業,欣賞他的則認為這是有趣的放鬆方式。其實,吳火生看布袋戲的最大收穫就是學得一口正統的台語。投信界能像日盛投信總經理吳火生在全場投資說明會中,從頭到尾以一口流利的台語演說,可真的是少數了。
從小生長在家境貧窮的花蓮,五十年次的吳火生,曾因沒錢念書,在高中時代學兩次,卻又成為板橋中學第一位應屆考上台大經濟系的學生,之後又考上淡江金融研究所。退伍後,吳火生進入建弘證券工作,一待就是十二年。
之後吳火生待過台証證券及群益投信,去年農曆年間,日盛集團的總裁陳國和跟吳火生接觸,希望他能接任日盛投信總經理一職,主要是看上吳在群益投信的背景,能夠對當時諸事不順的日盛投信有所幫助。由於日盛集團一向都給外界市場派的印象,使得吳火生曾一度躊躇,但有意力挽狂瀾的陳國和,不惜九顧茅廬,才打動了吳火生。
吳火生進入日盛投信當然是有「條件」的,他不僅要求絕對不接受任何有關投資方面的指示,還將他自認「亂七八糟」的不少堅持提出來,陳國和接受後,他才答應履新。
親自跑公司 與投研部同進同出
進入日盛投信後,吳火生個人也有打算放手一搏的味道,他先「徹查」的是股務,還將基金申購流程清了三次,目的是為了了解投資人的錢是否安全;他接掌三百億元的資產是否安在,並且還進行股務人員的家庭訪問,一方面了解這些跟錢有關人員的背景,一方面也讓其父母家人了解兒女的工作環境。
接下來,對他最重視的投資研究部門進行「魔鬼訓練」,要求經理人與研究員必須奉行一年「 7-10 」的政策,就是早上七點上班,晚上十點才能下班,而且沒有加班費。這對過慣了八點上班,五點下班的投研部人員而言,根本受不了而紛紛離職,原本七個人中最後只留下了一位。
吳火生只好重新尋找人才,他坦承重新找人相當辛苦,不過還是有不少人願意跟他一起奮鬥,現在日盛投信投研部已經有五個基金經理人、十二個研究員了。他們都已經恢復了「 7-7 」(早上七點上班,晚上七點下班)的生活了, 多了一些家庭與自己的時間,這是吳火生跟他們的約定。
對於基金經理人選擇持股的標準,吳火生控管更嚴,基金經理人與研究員都要拜訪公司,每個月至少十至十五家,對於研究員建議的股票,基金經理人只能持股二%以下,持有二%以上股票的公司,必須是經理人自己跑過,並且還要寫報告給主管及總經理批改; 若是持股高達四%以上的股票, 經理人則必須每星update 該公司的資料, 吳火生本身還會去拜訪該公司,了解公司的實際狀況。吳火生認為,這樣一來一往間,不但能解決他與經理人之間的疑慮,也能為投資人做好風險把關。
農曆年後,基金經理人一度因為績效的提升而有所鬆散,吳火生每天早上六點四十分就到投研部門口等他們;八點之前,吳火生又坐在業務部門前向業務人員說「早」,一個禮拜後,收心操奏效,公司內部又恢復過去的鬥志了。
無可救藥的「龜毛」
在嚴格的管理之外,當然要多一點獎勵,去年吳火生帶領全公司上上下下員工到歐洲度假,以慰勞員工的辛勞,今年七月他還準備讓員工到日本旅遊。
從去年三月十五日接掌總經理以來,日盛投信在吳火生「鐵血」的管理下,旗下四檔股票型基金的績效達到百分之百以上,基金資產規模從三百多億元增加到四百九十億元左右,其中日盛上選基金一度還竄升為股票型基金的第一名。日盛募集的高科技基金,在首日就達到了七十億元,沒多久就募滿百億元,散戶高達三萬三千戶,這是多數投信夢寐以求的成績,目前公司內部還為了退款所苦,不過這個苦看在吳火生的心裡卻是甜的。
吳火生透露,當初他與日盛證券之間設立了嚴密的防火牆,他堅持兩者的研究部門一定要分開,絕對不換單,許多的堅持確實為日盛證券集團帶來了不少震撼與不滿,集團內其他主管不時抱怨他的做法,幸好有總裁陳國和、董事長蔡淑媛及日盛證券總經理趙永飛的大力支持,他才得以一路走下來。
「我只是想做出一些東西來,證明我自己是對的。」處在極為複雜的金融證券界,面對多年人事糾葛,吳火生似乎有點厭倦了,他以「龜毛」來形容自己無可救藥的堅持,以及不玩股票、不參加投信公會、不跟上市公司老闆應酬的個性。他一向自信自己在投資上的判斷與道德操守,但是他說「很多人都說我不適合這個行業,我也開始懷疑。」不過,他認為他已經在日盛投信建立了制度,任何人來都可以馬上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