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像川普重返白宮,這結果似乎越來越有可能發生。若然如此,肯定會出現三個現象:美國內部進一步分裂、世界進一步分化,以及美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美國因而加速退向孤立主義。
本人看不到這對美國以至整個世界有何益處。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一直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不管喜歡與否,這某程度上維持了世界和平。
這股不論能否感覺到的力量若然減弱,世界便會陷入混亂,像在大風大浪中漂泊,沒有安身之所……美國甚至可能因其國內問題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一些問題而退回到孤立主義......。
在當下大環境,任何企業的目標應該是保本保命,而非大力發展。已知或未知的風險重重,企業不應冒進擴充。安度接下來的數個年頭,再看到時世界變成怎樣。」
以上這些話摘自《恆隆集團2023年度報告》,也是董事長陳啟宗交棒給他的兒子前最後一封致股東信。
陳啟宗每年的致股東信,在華人圈的投資界也是必讀的,與巴菲特的內容不一樣。第一,恆隆是做實業,對於企業應對變局談得較多。第二,對於中國、亞洲,特別是香港的前景為主,這是恆隆的主戰場,所以陳的觀點,對於在亞洲生活的我們更直接相關。
美國走向孤立主義 對台灣是很大警訊
我們正在面對當代最嚴峻的地緣政治問題。世界最強大國家(美國)要與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全面較勁時,對誰來說都是壞事。
這會影響全球各地的企業。美國確實很有可能走向孤立主義,面對美國內部分裂,例如最近的反猶抗爭,漸漸地,不管民主或共和黨執政對於國際社會的態度會趨於一致,也就是先顧自己活下去,對國際就會採取孤立、事不關己的態度。
歐洲各國也看到這一潛在可能性,因此趕快到北京刷存在感、買保險,單賴美國是靠不住的。美國的孤立主義,對於台灣是很大警訊,執政黨只想依附美國,只想靠著與北京對立詐取政治利益,沒有第二條路備案,很危險。
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離開加護病房,機構資金以及外資慢慢加碼回流,還沒有到全面反攻格局,但是有一些板塊出現回溫。這一格局來自兩方力量,一方是止住市場失血、下墜,一方是政府資源傾向性的板塊吸引了資金導入。
止血這一部分,本專欄之前談過,先把過猛的打房地產業政策踩住煞車,接著放鬆主要城市的購房、房貸政策,金融業先不能倒。
發展這一部分,中國當局將工業製造作為優先方向,消費不振、服務業蕭條,這些顧不上,先擱置,這一方向是對的,優先順序擺對了就好。
投資者可留意8大新興產業、9大未來產業
工業製造是選擇性的發展,也就是政府資源會選擇性投入,股市投資者也會朝這方向奔去,包含了8大新興產業和9大未來產業。
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民用航空、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未來產業包括元宇宙、腦機接口(人機介面)、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等9大未來產業。
在7月將要召開的三中全會中,要提出「新質生產力」,口號名詞眼花撩亂,別被混淆,根本上還是新能源、智能製造、軍工相關,這些工業製造對於提升GDP有實質助力,更重要的,還是能夠同時擔任與美國競爭的戰力。
延續過完年後看法,我認為A股、港股脫離最壞狀況,今年要有反彈,投資重心放在「未來產業」9大賽道對應的成長股。在三中全會召開後,不確定性會消除,成長類股票表現會更好,目前的機構資金已經陸續進場。
上游資源品量價齊升包括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稀土、黃金等,具有稀缺性,A股中偏防禦類型,不過對於台灣的投資人來說,在A股作防禦類投資沒有意義,因為有海外政府債券、3A公司債等更多選項。
中國本地資金還會投向高股息紅利類的A股,對A股投資人屬於安全性資產,監管政策進一步規範、引導上市公司分紅、回購行為,但對於海外投資者誘因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