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要再告訴你一則故事。關於我永遠也忘不了的那一天。
1987年10月20日,星期二。我的廣播鬧鐘在早上7點響起,新聞報導說美國股市前一天收盤重挫,跌掉了約22%的市值。那是美股史上最大單日跌幅,至今仍沒有被超越!一個半小時後,我走出辦公大樓的電梯,走進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位於墨爾本的辦公室。通常交易室裡都非常忙碌,但是這天早上的氣氛相當不同,沉浸在一陣死寂中。
平常很活躍的交易員都看傻了,沒有人敢相信自己螢幕上的金融大屠殺。空氣中甚至嗅得出恐懼的味道。然而,那陣沉寂並沒有維持下去。90分鐘過後,澳洲股市一開盤,就好像炸彈爆炸了一樣。
因為想要深入感受這整件事,所以我走出辦公室,走捷徑柯林斯街到墨爾本股票交易所(Melbourne Stock Exchange)的交易廳。那時我對即將經歷的事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進入那棟有如大教堂般的交易廳,可以說是我這輩子最接近格鬥士走進知名的羅馬競爭場一般的感覺。場內很吵,環境非常狂躁;交易員抓著彼此,設法把沒人要的股票賣掉。空氣中殺聲震天,但他們的喊叫根本沒有用;場內的買方非常少,市場價格簡直是自由落體。
那天澳股被血洗,比前一天美股的跌勢更嚴重。廣泛的澳股綜合指數收盤重挫25%。
那天的交易結束後,我買了一份最後一版的《先驅報》(The Herald)。備受敬重的金融記者泰瑞.麥卡藍(Terry McCrann)對那天發生的事所下的結論是:「我們到了歷史性的重要分水嶺:股市崩盤後的世界將與上星期四非常不同。」
就這樣,我當年才20幾歲,從事第一份金融業工作還不滿12個月,就有人告訴我這世界永遠改變了。
我來說明一下,如果投資人忽略那天股市的殺聲震天並且持續投資於股票,後來會發生什麼事。他們的股票投資組合幾十年後會值多少錢?答案是,只要維持無腦投資澳股指數,並且將股利拿來再投資,現在的價值會是1987年那一天的價值的14倍。
我要提醒你,這一天被人們說成是「世界的末日」。
1987年10月的崩盤,開啟了我尋找驅動股價原因的研究。明顯的長期動力是組成股市之企業的獲利成長。股市成長與經濟和商業成長有關;企業獲利愈多,價值就會愈高,股價就會愈高。獲利成長過去一直都在不斷波動,未來仍繼續會不停波動,但是只要時間夠長也會持續成長下去。如果想要獲取股市的收穫,你只需要進場就夠了......而且要一直待在場內。
然而大部分投資人不會這麼看。他們比較喜歡專注於其他不重要但更引人注意的因素。正是因為專注於股價波動造成原始的情緒,導致我們看到的所有不理性行為。恐懼,尤其是群眾所散發出的恐懼,正是長期投資人必須忽略的迷魂曲。
投資最大威脅:你的想像力
正如先前談過的,威脅不必是真的就會被當真。人們的想像力自然會填補缺乏的真相。接著我要告訴你一個故事,以解釋我的意思。
我曾和一個親近的友人之子聊天,他想要尋求財務規畫建議。他說自己正在儲蓄,並且打算定期存下退休基金。他已經計算過,如果把投資組合集中在股票而非現金、固定利息或比特幣 ,未來可能的身價是多少。他想投資基金,但是該選哪一種呢?基金有許多不同類別,例如防禦型、成長型、穩健型、保守型和平衡型。他的理財專員不給他看較保守的選擇,並引導他關注那些成長型基金。這麼做的原因在於,成長型投資組合通常投資股票的比例較高,這對像他一樣的年輕長期投資人來說是件好事,因為長期下來,股票的報酬率是最好的。
問題在於,股票較少的投資組合,通常都被基金公司描述成防禦型或保守型,如果你是個容易擔心的人,就像這位年輕人一樣,那麼這類字眼就可能對你來說很有吸引力。他有點擔心股市可能會崩盤,而且向我說了他的擔憂。我試著減輕他的疑慮並告訴他,投資就是無法避免股市崩盤,在他退休前很可能會經歷好幾次。我對他說:「別管它就好了。」我也建議他用電腦看看先鋒基金(Vanguard)的互動式指數線圖。這個互動式指數線圖顯示,雖然股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挫,但投資股票長期下來的報酬率,會超越投資於現金和固定收益資產(也就是他問我的保守或「安全」的選項)。
我覺得我應該說得很清楚了。我以為這位年輕人,現在會對於把錢投資在成長型基金感到安心,而且認為這是好的選擇。他和我握手道別後離開。(請注意,這是個只有20幾歲的年輕人。考量到他的情況以及未來還有40年的投資時間,股票是很適合他的選擇。但同樣的情況可能不適合你,特別是如果你已接近退休年齡。在建構你自己的投資組合時,必須考量你個人特定的情況。)
幾個月後我們再次見面,他很自豪的告訴我,他的錢投資於退休基金所提供的「高成長型」選擇,這表示將近100%的資金投資於澳洲或海外股票。但後來我們又見了第3次面。他向我承認自己最近聯絡了退休基金,並將退休基金的錢從高成長型的選擇轉進到保守型的選擇。保守型的選擇包括股票,但是也有一半投資於現金與固定收益。
我說:「什麼?你的理專還有我和你談了這麼多,你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他有點不好意思的承認:「幾個星期前,我下班回到家看電視新聞時,電視上有個人在說現在的經濟展望不太好,而且……。」
我說:「等等。那你的40年投資計畫怎麼辦?你根本還沒見識到什麼叫真正的金融危機,就嚇得逃跑了。只因為一個電視名嘴,你的退休投資策略就完全報廢了,說實話,最後可能只是證明這個名嘴說的全都是空話。」
這位年輕的朋友則說:「但是我聽了他的說法後開始擔心,而且保守型的選擇聽起來安全得多。」
後來,他又把投資組合換回成長型。但如果股市開始震盪(我們知道這一定發生),我敢說這位年輕人又會開始憂心忡忡。那麼我的故事重點是什麼?這是為了證明,人們所面臨最大的投資風險不是股市。最大的風險其實是自己。
好了,你可能會說:「你說得倒輕鬆,麥可,但這可是我的錢,不是你的錢。下一次股市崩盤時,我可不想要有錢投資在股市裡。」
讓我再說一次,以免你之前沒注意到。股市就是會波動。有時候會重挫20%、30%、40%,甚至是50%。但是以長期複利創造財富來說,沒有別的投資能比得上股市。所以,如果想要長期投資成功,就需要找到一個辦法,來面對股市大幅波動時你會有的反應。就像尤利西斯,你得把自己綁在象徵性的船桅上。相信在重挫之後,股市就會漲回來,而且會再度上漲。
別讓恐懼干擾你(不論來自別人還是自己)。記住,當你開始驚慌時,先不要採取行動。正好相反,你應該要按兵不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作者簡介_麥可.坎普Michael Kemp
曾擔任股票交易員、投資分析師、澳洲小麥局負債管理經理,在澳洲蒙納許大學獲得MBA學位。於1980年代中期的牛市期間,在金融領域展開傑出職涯;而後轉換跑道,成為優秀的牙周病醫師,在澳洲維多利亞州經營一家成功的診所近20年。兩段職業生涯中,麥可始終著迷於股市,於此同時,麥可的作品在美國受到了關注,《巴菲特的繼承者們》(The Warren Buffett CEO)的作者羅伯.邁爾斯(Robert Miles),於2015年邀請他在波克夏海瑟威的年度股東大會前,於價值投資者年會上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基金經理與投資人發表演說。2011年至2020年間,麥可於史考特.佩普(Scott Pape)的「赤腳藍圖」(Barefoot Blueprint)通訊擔任首席投資分析師。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出版《尤利西斯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