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愈來愈長壽,全球平均壽命不斷增加,未來只會繼續增加下去。這也表示,人們跟過去比起來退休生活變得更長,可能比大多數人預期的還要長。對很多投資人而言,退休後仍獲得足夠的現金流支應生活,往往是大家最關心的。沒有人想要退休後還發生什麼「驚喜」,尤其不希望那種突然需要減少支出的意外狀況。為了在投資期限內可以供應足夠的現金流,要如何提高投資組合產生你預期的現金流水準的機會呢?
有一個普遍存在的迷思是,投資組合中如果可以多運用高股息股票,或是高利率的固定收益債券,對於退休時所需的資金來說,都是很簡單又可靠的方法。無論它們的殖利率是多少,你都可以安心花用,或許還不會動到最重要的本金。很多投資人,甚至包括專業投資人士都認為,這是很「安全」的退休策略。
別指望它!這個迷思會造成潛在代價非常高昂的錯誤,迫使你必須逐步減少開支,然後讓你跟配偶之間連說話都變得尷尬。
高股利迷思明顯有幾個問題。 首先,最簡單的是,它把收入與現金流混在一起,讓人分不清。沒錯,嚴格說起來,股票支付的股利是收入,你在申報所得稅的時候是這樣填的。而且,把它當成現金流的來源也沒錯,依你的長期目標與財務概況而定,會發放股利的股票與固定收益債券,某程度上可能都適合你。我不知道你的財務狀況如何,所以我無法告訴你持有多少才適合。不過,如果你只依靠它們,或是主要依賴它們,很可能就大大低估了自己的需求。
財務理論講得很清楚明白:繳所得稅之後,你不需確認現金流的來源;無論你的現金流來自股利、債券票息、或是賣出有價證券的所得,都不重要。現金就是現金!反而,你最需要注意的應該是,根據你的投資標準,也就是長期的資產配置,繼續保有最適合你的投資組合。全部都是高股息股票的投資組合卻不太適合。為什麼呢?
各主要類型的股票中都有受歡迎或不受歡迎的標的,包括高股息股票在內。價值股與成長股各自展現它們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小型股與大型股也是。各主要產業的人氣王會輪流做,例如:能源業、科技業、金融業、材料業等,都有可能居領先地位,也有被甩在後面的時候,而且總是沒有規則可言。高股息股票只不過是其中一種有價證券而已,績效表現並沒有特別好,波動率也沒有比較小。有時候,它們的表現的確很不錯;偶爾它們的表現中等;有時候它們的表現其實很慘。
有些投資人認為,股利表示公司的營運穩健。難道你不想要你的投資組合正好由穩健的股票組成嗎?可是,支付股利的公司不見得比較好,這只是創造股東價值的其中一種方法。
有些公司選擇將利潤再投資,進而產生股東價值。它們可能認為,投資在新的資本設備或研究上,或是收購、併購競爭對手與互補性事業,將促使投資人抬高公司股價。有些公司則認為,再投資無法產生太多額外成長,可能因為它們正處於某個市場週期中,或是因為公司事業本質,或是一些其他因素。因此它們可能藉由支付股利的方式創造股東價值。你要從股東的立場去觀察這些策略。當公司支付股利,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股下跌的金額大約等於股利;畢竟,公司發放一部分有價值的資產出去,也就是現金。
支付高股利的公司認為,將現金給予股東,比起用利潤進行再投資更有價值, 因此這些公司股票通常與價值股有部分重疊。然而,成長型的公司傾向股利發得少一點,或是乾脆不支付股利( 發放多少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而言,當投資人青睞價值股,高股息股票會連帶得到比較多的支持。當成長股報酬勝過價值股的時候,高股息股票的績效也會比較差。
我再說一次: 價值股並非永遠是比較好的標的。它跟成長股會輪流領頭, 沒有任何一種股票能在市場上始終居領先地位。
公司無法保證發股利
高股息股票不會永遠比較好,它長期之下的預期波動率或報酬也不一定比其他股票更具優勢。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家公司會永遠保證發放股利。發放股利的公司可以決定縮減股利,甚至可能終止發放股利!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 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Company, PG&E)是美國的一家公用事業公司,它有長期發放股利的紀錄,但在 2001年與 2002 年之間,該公司股價從 30 多美元跌至 5 美元,有四年的時間它們停止發放股利。 2008 年金融危機時,銀行業及其他許多公司也曾砍掉股利。
另一個常見迷思是,股利就是公司營運狀況的健康證明。如果一家公司能支付股利,它的現金流一定很充沛,而且公司很穩健,對吧?而且,股息率愈高,公司肯定愈好,對吧?
才不是這樣!儘管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經歷前述的股價下跌,但當時它的股息率卻是上升的。這是因為股息率代表發放的股利金額除以目前的股票價格。當時股利較高,不過是股票價格下跌的一個徵兆而已。沒多久,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就停止發放全部的股利。目前已經不存在的雷曼兄弟公司( Lehman Brothers),在 2008 年時也曾經發放股利─就在它快破產倒閉的前幾個星期。股利完全不是確定企業安全與否的信號。
那麼,債券利息呢?如果你完全、或部分仰賴債券利息,你持有的是固定收益債券比例很大的資產配置;然而,這樣做不一定適合你。前面說過,會影響你達成長期目標的可能性。
你不能忽略利率風險。當你持有 10 年期債券,票面利息 5%,今年到期;然而,又出現新發行的債券,各方面條件都很類似,不過票息只有1.6%,那會怎麼樣?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債券殖利率達到歷史低點,而且維持在低點好一段時間了。除非你買的是垃圾債券,否則你不太可能得到太多的收益;這麼做卻會提高投資組合的風險,可能不太妥當。
想從股利或債券上取得現金流並沒有錯,但是你不應該認為它們無風險,而且你也不應該被它們束縛。
你可以自己創造股利
如果你需要從你的投資組合中獲得現金流,又不想要卡在不適當的高股利股票或債券上,你可以怎麼做?你不會想要賣股票吧?
當然可以啊!那就是股票存在的目的!
我把這種方法稱做「自己配息」。這個術語是我發明的,表示在保持最適當的投資狀態下,根據你的需求調整投資組合。
為了達成這一點,你可以賣出有價證券。你可以的!人們通常說:「但是我不想動到最重要的本金。」可是買賣有價證券的成本非常低廉。根據你的標準維持最適的投資組合,並且有時賣出有價證券籌措現金,幾乎沒什麼障礙。
自己配息如果得當,同時也可以讓你節稅。在美國,你可以將有價證券賠售,去抵銷一些資本利得。某些年你可能無法這麼做,但即使如此,賣出有長期資本利得的股票,反而得到相對較小的稅務負擔。也許你還可以利用過去的虧損做抵扣( 編按:美國稅法規定,企業或個人可以本年度的虧損抵銷前一年或前幾年、後一年或後幾年的利潤,從而減少應納稅額)。
更加上充分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其中很有可能還是會有一些支付股利的股票,因此你還是會有一些來自股利的現金流。不過,重點在於你不需要受限於這些高股息股票。同時,根據你的投資目標與年限,你可能也有一些債券,得到利息收入─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投資基準,不是必要的。
無論你已經退休、接近退休,或是還要 40 年才要退休,投資人應該要更在乎的是總報酬率。 也就是說,考量股價上漲加上股利,而不是只有股利。這個觀念讓你根據投資目標與年限挑選標的,而不是只按照股利多少去做選擇。你只專注在股利上,意味著在高股息股票不受青睞時,或是股利定期被削減時,手上的現金流就會嚴重減少。這樣不是好策略。
作者簡介
肯恩.費雪(Ken Fisher)
費雪投資公司的執行長,該公司以收費方式提供投資顧問的服務,管理大型養老金計畫、捐贈基金和基金會,目前公司資產高達上千億美元。2010年《投資顧問》雜誌將他評為過去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人之一。他也長年位居「富比士億萬富翁排行榜」上,2023年為該榜第365名。
菈菈.霍夫曼斯(Lara Hoffmans)
費雪投資公司編撰經理,以及網路雜誌《市場看守者》(MarketMinder)執行編輯、《富比士》雜誌撰稿作家。曾與肯恩.費雪合著多本暢銷著作。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出版 《當代財經大師的獲利真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