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場高度關注的美國5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3.85%與市場預期相符,創2021年4月後最低點,自2022年6月創下6.98%後的下降趨勢不變。
5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Core PCE)年增率自4月的4.68%,小幅下降至5月的4.62%,自2022年2月高點5.42%的下降趨勢雖未改變,但下降幅度明顯低於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年增率。
無論是一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或是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均維持持續下降的趨勢,但去除能源與食物類後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仍稍嫌緩慢,此被市場視為聯準會於2023年下半年將持續升息的重要因素,升息幅度約一碼或兩碼。
但市場預期縱使升息,幅度及速度相較自2022年3月開始至2023年5月止,連續10次的升息過程,將是緩慢且和緩的。
圖一、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去年以來快速升息
影響10年期以上長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因素主要有三,第一為未來通貨膨脹預期,其次是總體經濟景氣長期展望強弱,最後則為公債市場供給與需求面的消長。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未跟隨升息腳步創高
聯準會貨幣政策主要受前兩項因素主導,貨幣政策的緊縮或寬鬆直接影響短期利率的升降,但對長年期公債殖利率並不具完全主導力量,亦即聯準會雖具備引導短期利率走向的能力,但對長年期公債殖利率趨勢的影響力卻未如短期利率來得大。
聯準會自2022年3月啟動升息循環,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1.67%,隨著消費者物價指年增率攀高至近40年最高點,10年期公債殖利率於2022年10月創下4.3354%,是2007年11月後最高點。
但隨著消費者物價指數及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升趨勢分別於2022年6月、9月反轉向下,聯準會雖持續升息,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至2023年7月5日為3.95%,並未隨著持續升息而突破4.3354%(2022年10月高點)。
圖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
聯準會持續調升聯邦基金利率、並透過緊縮資產負債表,實施貨幣緊縮政策,表面上,10年期公債殖利率理應持續上升,但卻領先於2022年10月創下高點,隱含債市投資者對長期通貨膨脹持續舒緩預期並不悲觀,甚至是對長期總體經濟成長展望偏向保守。
2023年下半年聯準會若持續升息,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卻始終無法站穩於4%之上,甚至逆勢走低,則全球總體經濟復甦的強度恐怕必須保守看待,亦即疫情後的全球景氣復甦將是溫和且低度成長,創新科技產業供應鏈或可突圍而起,但整體經濟成長率將屬於低度成長狀態。
製造業積弱不振 成為美國經濟隱憂
美國6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自5月的46.9下降至46.0,創2020年5月後最低點,連續8個月跌落50臨界點,顯見美國製造業景氣自2022年第二季以來的下行態勢仍未改變,整體製造業產值占GDP產值雖不到二成,但製造業積弱不振,隱含整體經濟失衡與空洞化危機,已是美國長期經濟穩定的一大隱憂。
圖三、美國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中國6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5月的48.8小幅上升至49.0,連續3個月跌落50以下,5月中國工業產出出廠價格指數年增率下降至負4.6%,創2016年2月後,比武漢肺炎爆發後低點、2020年5月的負3.7%還低,顯示終端需求積弱不振,中國通貨緊縮由下游向上蔓延至上游製造業,導致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已連續第8個月負數,製造業景氣仍相當弱勢。
圖四、中國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走勢圖
圖五、中國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年增率走勢圖
在全球製造業景氣持續弱化之下,CRB指數自2022年反轉走跌的空頭趨勢仍未改變,全球通膨壓力來自上游製造業的壓力持續舒緩,聯準會在6月暫停升息、貨幣政策開始進入觀望期,2023年下半年縱使持續升息,其幅度與速度將維持小幅且和緩的步調,且對長年期利率不致造成太大的上漲壓力。
從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無法隨聯準會升息步調走揚,始終無法突破2022年10月前波高點4.3354%,顯示全球總體經濟復甦將是溫和且低度成長,新創科技產業供應鏈或可突圍而起,提供台灣電子科技產業成長契機,但整體經濟成長率將屬於低度成長狀態,股市雖已脫離長期空頭趨勢,但以過高本益比追逐市場焦點題材股風險不低。(作者為鉅豐財經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