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今年很辛苦,原來是破百年紀錄的行情!」一份剛出爐的數據,讓眾多資深的財富管理顧問發出了驚呼。
根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報告(BofA Global Research,時間截至10月13日)的統計,今年以來,常見的「股六債四」投資組合(股票占資產比重60%、債券占資產比重40%),年化報酬率竟然達到-34.4%,創1929年華爾街股災以來最差的表現!
如果以晨星美國市場和晨星美國核心債券指數衡量,今年是歷史上唯一一次股票和債券同時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
值得留意的是,這種「股債雙殺」不只令人傷心,衝擊可能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
股債雙殺 自然人、法人都是重大受災戶
先從「資產配置」這個專有名詞談起,其意義指的是——因應投資者不同的情況和投資目標,把資金分配在如股票、債券、房地產、原物料、現金等不同種類的資產上。
以往的研究顯示,投資者持有不同種類的產品,透過調整投入資金的比例,可以獲得適合理想中的收益,還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因此,「資產配置」成為理財顯學。
而各種投資工具中,股票常和債券搭配持有,原因是兩者都是主要的投資工具,流動性佳,1990年以來,彼此價格很少朝同一個方向移動,即使有,時間也不長,被視為「低(或負)相關」。
如此配置,風險較高的股票成長性佳可拉高報酬率,而債券的收益固定,在股市重挫時常是正報酬,可提供資產保護,2008年金融海嘯時就是股跌債漲,有助於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例如,近年「股六債四」的資產配置常受到推薦,平均報酬率約為9%且波動不大,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然而,2022年在通膨、戰事、病毒、升息、縮表、強國爭霸、供應鏈重組等複雜因素交錯下,金融市場出現了許久未見的「股債雙殺」,讓強調資產配置長期投資的自然人甚至於法人,成為重大受災戶。
挪威、日本、美國加州 基金市值都大縮水
勞動基金甫於10月初公布1~8月績效,整體勞動基金虧損3,204.6億元,收益率-6.20%,勞動部長坦言,今年收益率大概很難轉正,幸好政府提供不低於2年期定存利率的保證收益,勞工的退休金不會縮水。
其實勞動基金操作已經保守,如附圖一,以新制勞退基金資產配置為例(2022年8月截止),紅色箭頭為股票相關部位共31.18%,橘色箭頭為國內委託經營為13.84%,加起來45.02%,由於現階段委託經營持股水位應不高,估計整體股債比例約為4:6。
名列全球主權財富基金之首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其規模高達1.3兆美元,上半年投資報酬率為負14.4%,虧損1.68兆挪威克朗(1,740億美元),第三季績效尚未公布,應該會更慘,其股債比例約為7:3。
如附圖二,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簡稱GPIF)乃世界最大的退休基金,規模約1.3兆美元,目前只公布今年第一季的報酬率,虧損1.9%或3.75兆日圓(280億美元),第二、三季行情一路下滑,虧損應會擴大,股債比約5:5。
美國最大的CalPERS(加州公共雇員養老基金)規模4398億美元,上半年的報酬率為-6.1%,為十年來的首次財務虧損,其資產配置比較多元,證券相關、固定收益、房地產、流動資金比例分別為58%、28%、13%、1%。
投資有賺有賠,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只是當管理國家資產或民眾退休金的機構法人,都出現罕見且還在擴大的虧損,而且,主要持有資產繼續下跌,這絕對是民眾和執政者非常頭痛的難題。
造成這次國際財經環境大地震的原因很多,其中,高通膨造成美國聯準會(FED)為首的央行快速且大幅度升息,企圖壓制需求、減小物價漲幅應是主因,觀察角度可以分成短期和長期。
通膨降溫後 各國政府將回頭刺激經濟
短期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消費者個人支出(PCE)、FED官員談話與央行會議紀錄、企業庫存去化等,都是投資者必修功課,目前看來2023年上半年通膨和存貨壓力會開始減緩,確切進度仍有待追蹤確認。
長期來說,資金有可能再度寬鬆。觀諸歷史,利率升高一段時間後,通膨終會降溫,各國政府又將把重心放在刺激經濟,活絡金融市場,以解決民意低迷和退休金縮水的問題。
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就指出,人口結構改變,勞動力下滑,投資驅動力減弱,科技變革創新停滯,全球終將重回低利率環境。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推測是否與何時成真,需要時間證明,在此之前,靜候落底會是較佳策略。太早抄底或長期投資者,如遇到時間盤整或空間修正,難免煎熬。
筆者在先前多篇文章結尾都特別強調:「善設停利停損點,並切實執行」,這句肺腑之言,讀者如聽進去照著做,可避開這次凶猛的空頭,保全資產和獲利,成為下一波行情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