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居高不下的通膨,各國央行紛紛啟動升息循環,雖然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從6月的9.1%,降至8.5%,但仍接近40年高點,短期內,高通膨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恐難完全消退。
由於高通膨會導致景氣循環週期縮短、市場波動攀升,加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月提出最新預測,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下修至3.2%和2.9%,整體來看,高波動、低成長的環境,將使投資人在標的選擇上,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週五(19日),「股神」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取得主管機關批准,可收購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至多50%股權,受此消息激勵,西方石油股價應聲大漲近10%,收在71.29美元。
今年以來,波克夏‧海瑟威數度加碼西方石油,目前持有約1.885億股,持股比重達20.2%。而這項操作,似乎也讓身處渾沌情勢的投資人,獲得相對明確的布局方向。
高波動、低成長 就算不投資也難逃通膨影響
「最近有投資人問,既然未來是高波動、低成長的環境,那我乾脆不要投資好了?」元大投顧協理顏承暉認為,保留現金、不投資,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但,基於以下3個因素,「即使國際油價跌下來,也無法逆轉高通膨環境。」
首先,全球正處於「脫鉤」狀態,走向「一個世界、兩套系統」,為了某項產品,業者得用兩種(美國主導或中國主導)全然不同的供應鏈來製造,無法做到高效率、低成本,恐助長通膨。
其次,產業開始重視「碳中和」,產品製造必須對環境友善,連工廠煙囪,都加裝了脫碳裝置,而這些成本,就會反映在商品售價上。
最後,全球人口「輕老化」,眾數落在55至65歲。顏承暉解釋,這個年齡區間,剛好是一群消費力強,但不太可能在生產線上工作的人。簡言之,當整體消費需求成長,快過生產力成長時,通膨壓力將隨之增加。
留意3類抗通膨標的 專家估Fed最快2023下半年降息
從上述論點來看,即使抱著現金不投資,也難逃通膨影響。那麼,哪些投資標的,具備抗通膨條件?顏承暉引述1份以「通膨時代最佳投資策略」為題,研究1940年代以來,全球高、低通膨時期投資策略的論文指出,以類股為例,有3種值得留意。
第1種是能源類股,因為能源(例如原油、天然氣)價格高漲,就是造成通膨的原因;第2是醫療照護類股,主因在於,相關產業成本當中,並沒有大宗原物料;第3則是必需品消費類股,因其市場需求,不易受到景氣循環影響。
至於美國經濟是否會陷入衰退,甚至出現停滯性通膨?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分析,雖然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連續2季呈現負成長,但無論職缺空缺數或消費者支出年增率,都處於相對高點,「我們研判,上半年,甚至到第3季,都是大的景氣循環中的『中期調整』(mid-cycle),不像衰退。」
李鎮宇稱,6月應該是美國通膨最高峰(CPI年增率9.1%),估計下半年,通膨壓力將逐漸減輕,「通膨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了。」
「聯準會(Fed)9月升息幅度,應會從3碼變成2碼,升息速度慢慢緩下來。」李鎮宇估計,2023下半年,Fed或許會在6月或9月,進入降息循環,屆時,金融市場可望重返上升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