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股是瘋狂的超級泡泡!」展望2022投資趨勢,呂宗耀預言:台股高點為19890點 但會在「這時間點」暴跌20%

「台股是瘋狂的超級泡泡!」展望2022投資趨勢,呂宗耀預言:台股高點為19890點 但會在「這時間點」暴跌20%

蕭婷方

台股

台北金融基金會提供

2021-12-06 20:00

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日前出席台北金融基金會、今周刊合辦的「第24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活動,會中以「展望2022年投資趨勢」為題,指出全球股市已經是「高風險」市場,而台股更是個「瘋狂的超級泡泡」。

呂宗耀更以歷史股市漲跌為鑑,推估全球股市將會在2022年第一季站上高點,並在聯準會宣布升息後調整20%,反轉期間至少延續4年,要到2026年以後才會有機會突破明年股市高點。

演講甫開場,呂宗耀就坦言,目前產業趨勢與個股觀察都不是重點,沒有任何一位菁英可以預測明年的市場狀況,這不符合實際,但從今年的全球政治、經濟影響帶來了供應鏈重組,以及疫情改變勞工工作習慣帶來劇烈的變化,未來市場產業與勞動市場都「回不到從前」,世界搞不清楚未來發展的現象,目前最清楚的趨勢為—錢溢市場。

 

以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為例,美國在2006年僅約8000億美元,近年狂印鈔票,截至今年為止資產暴增10倍,2021年資產有8.5兆美元。

 

全球股市高風險 台股早是超級瘋狂的泡沫

 

呂宗耀指出,全球股市市值目前有125兆美元,但全球的GDP只有85兆美元,當「股市市值」除以「GDP」已經高達147%;依照全球最具指標性的投資經理人華倫.巴菲特訂出的標準顯示,全球股市已經處於「高風險」市場。

 

依照沃倫.巴菲特的標準:當「一個地區的股市市值」除以「當地GDP」等於70-80%即有有利益期待;100%屬於平穩;140%為高風險;160%表示市場過熱;200%則屬於泡沫。

 

目前美國美國股市市值為38.4兆美元,GDP僅22兆美元,「股市市值」除以「GDP」為174,為高風險市場。但呂宗耀指出,「這5個月投資屬於零風險」,因2022、2023經濟復甦的期待內容沒有太大「烏雲」。

 

至於台灣,目前股市市值約1.8 兆美元,台灣的GDP約0.6兆美元,「股市市值」除以「GDP」為300%。呂宗耀直言,用股票市場看台灣的狀況,台灣已經是非常瘋狂的泡沫了!

 

電動車、元宇宙產業支撐台股泡沫  但年後台灣有中小企業淘汰潮

 

呂宗耀從道瓊成份股內分析各產業的本益比,指出與「元宇宙」概念相關的迪士尼、firefox、亞馬遜等公司本益比超高,但杜邦等大公司卻很低,指出每個時代都有一個趨勢,搭上這幫產業變動的公司才能成功獲利。

 

再從2021年全球產業產值來看,電腦約2000億美金、手機約4000億美金、半導體產業約5300億美金,但電動車則高達4兆美元,顯示為未來趨勢產業。

 

呂宗耀分析,目前的汽油車的電子零件不到10%,但電動車則有70%的電子零件,且這些電子零件研發、製造都是「從頭開始」,以電動車產業4兆美元產值來換算,電子零組件等相關產業約有2.8兆的產值可開發,「這也給了台灣相關產業鍊夢想,」也是台股呈現瘋狂泡泡、但仍能維持不墜的原因。

 

呂宗耀也指出,未來的產業趨勢為「大企業」主導時代,光是全球供應鏈調整為「短鏈」(即產品生產、製造地應盡量鄰近消費地),中小企業就無法負荷生產基地轉移、擴充的成本,「由於華人企業倒閉多在過年前後,預估年後會有一批中小企業倒閉潮。」

 

以歷史推估:台股將在2022年第一季站上高點 聯準會宣布升息將反轉至少4年

 

針對未來台灣股市的預測,呂宗耀回溯1942年至1946年美國因戰爭導致通膨嚴重,聯準會以升息因應,當時股市暴跌後經過4年才逐漸回溫,直指暴漲與暴跌的關鍵就是「升息」。

 

呂宗耀指出,美國面對1942年因戰爭導致的通膨,與目前因疫情導致的通膨,兩次均採取「升息」調整,以歷史為鑑可推估現今股市趨勢,「因為歷史會重演」。

 

以美國1942-1946年道瓊漲了2.34倍推估,以美國2020年3月19日熔斷18500點計算,推估這波美股的高點在43290點;至於台股,同樣以2020年3月19日熔斷作為基期,當時台股加權指數為8500點,換算後高點約在19890點。

 

呂宗耀進一步以1946年聯準會升息後股市修正約20%(0.8倍),以前述美股高點43290點推估,升息後美國股市修正低點為34632點;台股以19890點推估,可能會修正至15912點。

 

至於漲跌時間為何?呂宗耀預估,台股約會在2022年第一季達到高點,檢驗產業能力約在2022年3月以後,並且在聯準會宣布升息後開始修正,依照目前聯準會對外相關說法,可能落在2022年5-7月。

 

最後呂宗耀也指出,歷史上美國聯準會升息後,股市要花4年才能重新突破前一波的高點,「若曲線成真,2022-2026年都可能是股市低點,要到2026年以後才會超過2021年第一季的高點」。

 

月月領,真能賺更多嗎?

 

如果投資人過度在意月月領息,會產生甚麼結果呢?我舉一檔熱門高收益債券(非投資等級債)為例。XX債券不配息級別,從2011/11/1投資至2021/11/1,共計近10年時間,淨值持續增長,累積報酬率60.7%。但XX債券月配息級別,雖然年化配息率近6.5%,但同期間淨值下跌13.8%,二者合計總報酬51.2%。長期下來,不配息的總報酬率還是遠高於配息型。

 

配息與不配息債券基金比一比

 

拿資本利得來配息,你喜歡嗎?

 

從以上案例可知,債券基金高配息,有時候是拿本金配給投資人,長期下來,投資人雖然領到利息,但基金淨值卻一直縮水。而同樣現象也開始發生在股票型ETF上。台灣投資人最愛的一檔高配息ETF,元大高股息(0056),每年配息率幾乎都有5%以上,深受投資人喜愛。但是,0056近10年來淨值都落在22到28元區間難以突破,直到今年台股大爆發才有一波較大的淨值成長。相較之下,元大台灣50(0050)配息率較低,但近10年淨值從60元一路上漲至140元以上,長期資產增長更多。

 

再進一步了解高配息股票ETF配息來源。今年元大高股息配息1.8元,但其中僅37%來自股利所得,另外63%則是來自資本利得。換句話說,為了讓投資人領息領得高興,就拿一些股票投資獲利來配息,長期下來也會犧牲部分基金淨值。高配息策略,讓這檔ETF淨值呈現區間震盪走勢,而不是緩步升高走勢。

 

低配息與高配息股票ETF

 

 

配息、不配息,你怎麼選呢?

 

看到這裡,投資人對於要不要選配息產品,是否有更深入的思考呢?我的建議是:

 

一、如果想要賺取長期複利,不要選配息產品。不管是債券還是股票都一樣。

 

二、如果處在資產累積期的年輕人或中年人,應該選不配息產品,這樣才有利於資產加速累積。

 

三、退休族想要獲得穩定現金流,不一定要全買高配息產品。可以一半選高配息,一半選不配息,這樣可以減緩資產淨值下滑風險。

 

四、退休族不一定要選配息產品,仍可以持有累積型產品,當有資金需求時,賣出部分資產即可。

 

簡單一句話,高配息,不代表高報酬率。別再迷思於配息神話中。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作者簡介_林奇芬

打造台灣最受歡迎的二本理財雜誌,擔任過 Money 錢雜誌社長、Smart 智富月刊 社長、總編輯,長期推動理財知識普及化。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本文獲moneybar授權轉載,原文:林奇芬:高配息ETF,究竟是多賺還是少賺?

延伸閱讀
2022年投資策略》半導體榮景可延續…但有一變數 謝金河提醒:「這類熱門股」已大跌
2022年投資策略》半導體榮景可延續…但有一變數 謝金河提醒:「這類熱門股」已大跌

2021-11-29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