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市場效率」的理論及辯證,是上一個世紀商學院教科書,及投資期刊、相關論壇的重點內容,這個世紀以來漸趨銷聲匿跡。一方面是吵得筋疲力盡,仍然各自是其是,非其非,沒有定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市場效率假說無法解釋本世紀以來的美股走勢。
二○○○年那斯達克指數及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迄二○○二年最大跌幅皆逾八成。二○○八年連同道瓊及標普,四大指數跌幅都超過五○%。二○二○年疫情爆發後也是驚濤駭浪,短短兩個月四大指數跌幅皆逼近四○%。
但是,二十年來的美股,卻維持有史以來最強勁、最長久的多頭走勢,總體而言也就是大漲大跌幾乎是常態。市場效率對這種近乎神經質的大波動,如何自圓其說?
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對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體重機」的描述,應該更接近市場的真實樣態。市場是一個多重屬性的複雜系統,最簡單的例子是,市場參與者普遍情緒激昂時的市場樣態,絕對不同於情緒穩定時的樣態。
台灣有一句俗語:「時到時擔當,無米才煮番薯湯。」這句話正是市場為自己開脫最有力的辯解。市場就是反映當下的供需力道,而或漲或跌或盤整,下一餐是米或是番薯,自己(市場參與者)看著辦。市場參與者的群體意志與行動是主體,市場是被動反映的客體。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所謂「股價反映未來的預期」並不盡然是正確的,當參與者情緒激昂、行為衝動時,市場當下的反映就是大漲大跌,要如何調整,以後再說。這種情況下的股價,如何可以理性反映未來的預期?
貨櫃航運股今年獲利大好,股價大漲,很多人說「基本面」有強大的支撐,於是放手追價買進。但是,一兩年的突發性獲利大好,並不是基本面的全貌,真正的基本面是「常態vs.非常態、結構性vs.一次性、可持續vs.不可持續」的總合考量。在此不浪費篇幅論述這些抽象的概念,用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說明。
一名學生如果二十次的考試中,有十八、九次在及格邊緣,只有一兩次考九十分以上,即使這種高分是最近的成績,可以據此認定這名學生是優等生嗎?至少要再觀察個三、四次,如果都在八十分以上才下定論,比較不會錯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