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5月11日白宮網站顯示,自美國總統拜登1月20日上任開始,到4月22日的100天內,美國疫苗接種進度順利,在這100天內,共注射了2億劑COVID-19疫苗。
其中,至少已接受一劑疫苗的美國成年人比例高達52%!美國的疫苗注射效率及比率確實大幅降低美國COVID-19的感染人數,由5月11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報告顯示,每日新增病例已經下降至24000人左右。
資料來源:The White House
資料來源:CDC COVID Data Tracker(藍色線條顯示每日案例;紅線是過去7天病例的總和)
另外,我們從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U.S. BEA)所提供國內生產總值(估算)數據顯示,美國2021年第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長率為6.4%,2020年第四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4.3%,顯見拜登上任後實施多項防疫、紓困及產業政策方向正確,疫情控制得宜,經濟復甦則相對強勁,似乎攘外要先安內,遠交優先於近攻的策略奏效!
美國全面施打疫苗控制疫情 提振投資人信心
由於拜登政府通過《冠狀病毒應對和救濟補充撥款法案》和《美國救援計畫法案》向家庭和企業進行補貼計畫,擴大失業救濟金和「薪水保護計劃」貸款等政府援助款項,所以第一季度實際GDP出現增長,這反映了個人消費支出、非住宅固定投資、聯邦政府支出、住宅固定投資以及州(地方)政府支出的增加。
同時,第一季美國國內採購總值價格指數上升3.8%;至於個人收入方面的統計顯示,當期個人收入增加了2.40兆美元,個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36兆美元,實際可支配個人收入增長了61.3%!
資料來源:U.S. BEA
除了在整體經濟數據表現亮眼之外,美國股市也是非常活耀。依據PWC網站數據,第一季是歷史上全球IPO(首次公開發行)活動最活躍的第一季度,全球計有727個IPO公司,共籌資了2029億美元,主要歸因於美國資本市場巨量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IPO活動,尤其是科技和非必需消費品(包括電子商務)類股的IPO 數量激增。
依據官方網站資訊,2021年第一季那斯達克在美國以275個新股IPO,創下歷年第一季度歷史新高記錄,總募集資金達744億美元。
在新上市的公司中,有196家是以SPAC模式上市,單單在3月份,就有98家IPO 公司(包括70家SPAC)選擇了那斯達克作為掛牌籌資的交易所。可見,美國在全面施打疫苗後的疫情漸漸得到控制,同時也提振了投資人的信心,特別是高科技及新經濟類股。所以,施打疫苗比率將會與經濟復甦能力呈正相關!
中概股相關的禁令 拜登政府有可能考慮修改
隨著拜登新政府堅持上屆總統對中國的強硬路線,紐約證交所(NYSE)為了遵守去年11月發佈的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中概股公司,在今年2月初展開了30幾家中概股的下市程序,其中包含中國最大的海上石油生產商,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油,CNOOC)。
中海油已在3月9日下市,其他例如地圖軟體和雲服務商Luokung Technology,也在3月15日退出那斯達克交易所。
看似有爭議的中概股退市已成趨勢?但是,依據POLITICO的一則報導顯示,兩家預計被下市的中國公司已經提起訴訟,這些訴訟成為拜登司法部日益嚴重的問題。
其中一家公司獲得了豁免,其豁免下市的理由是,美國司法部缺乏足夠的解釋來證明該公司與中國軍事單位之間的聯繫。因此,拜登政府有可能考慮修改對於中概股相關的禁令。在經濟復甦向好的這個階段,美國政府有可能調整對於中概股上市及下市的標準。
2021年前五個月,台股無論是在交易量、加權指數、當沖金額、上市公司總市值,轉換率…等等,都創下歷史最高點,唯獨台股IPO數量及籌資金額與全球主流市場有一段非常大的距離。
或許在後疫情時代及美中資本市場政策可能微調的現在,我們必須思考,為了台灣年輕世代及新經濟產業的發展,台灣資本市場應該把握良機改造升級,讓台灣在後疫情及美中貿易戰的這個時間點,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