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台灣投資人買逾1兆元! 金管會認證高收益債高風險? 專家:布局別超過「這比例」

台灣投資人買逾1兆元! 金管會認證高收益債高風險? 專家:布局別超過「這比例」

林韋伶

全球股市

達志

2021-05-11 17:06

台灣人最愛買的基金是哪一種?

多年來高收益債都占據排行榜第一位,但金管會今年4月主動發出新聞稿,提醒投資人「注意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風險」,到底投資人應該如何應對?

 

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投信已發行54檔高收益債券基金,另有四檔原型債券ETF持有高收益債券,合計規模約新臺幣2184億元,占整體投信基金規模4.5兆元之4.8%。

 

此外,由總代理人引進的67檔高收益債券基金,及十檔平均60%以上投資於高收益債券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台灣人持有金額約1兆229億元,占國人持有全部境外基金金額3.7兆元的27.6%。

 

金管會示警高收益債風險 專家:問題在「集中化」

 

對於這樣示警,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與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張繼文都認為,重點在「集中化的風險」

 

林雅慧指出,綜觀台灣各類型基金,規模最高的就是高收益債,暴露出台灣投資人整體部位的集中,「投資人可以留意,如果你的部位都是高收益債,那就真的是太集中了」。

 

她分析,過去幾年投資高收益債可能是很好策略,但從去年開始情況就有一點不一樣,因為去年股市資金回流態勢明顯。

她說:「以第一季來說,錢有跑到各國不同股市的情況,因此我覺得對大部份投資人來說,假設通膨是由低檔往上走,股市還是比債券勝率高一點,資產配置一定要做。」

 

張繼文也分析,「資產配置還是重點,投資人股票、債券一定都要有,債券的部分,除了高收益,可能要有一點投資等級、新興市場債或是複合債,分散還是前提」。

 

台灣投資人買高收益債一大盲點:只看高配息

 

另一個國人常忽略的,就是被「高配息」所蒙蔽

 

張繼文指出,有些基金公司在銷售高收益債時會強打「高配息」,「但高收益債畢竟是高收益債,也就是俗稱的垃圾債,違約風險是存在的」。

 

他舉例說明,若回顧過去15年情況,高收益債可能有「價跌」的情形,也就是儘管發出高配息,但可能因為部分標的違約、破產,而讓部位出現資本利損。

 

張繼文分析:「投資人不能因為高配息就被吸引,高收益債並非完全穩健,也不一定保證有正報酬,投資人不能把配息率跟整體總收益率混為一談,配息率可能是正的,但總收益率可能價跌、可能有資本利損。」

所以投資前還是要想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有時高收益債的資本利損、價跌的情形,是即便有配息也無法彌補的。」

 

高收益債買多少才不算太多? 專家建議:3~5成內

 

至於,手上高收益債部位持有多少才較適當?林雅慧認為控制在5成內相對合適,張繼文則建議不要超過3成。

 

林雅慧分析,投資人手上高收益債部位如果超過5成,對利率風險與利率敏感度會偏高,以目前的環境來看,部位控制在5成內相對合適。

 

張繼文則建議,如果是30~40歲的上班族,建議整體股債投資比例搭配5比5,股票的部分以全球型為主,搭配看好的單一國家股票,或是單一產業如:科技型、傳產型等市場;債券的部分則推薦以高收益債搭配新興市場債為主。

其中,整體高收益債配置在30%以下為佳,「若是以單一基金來看,配置則不應超過部位的10%」。

 

著眼高配息 投資人還有更多選擇

 

對於為了高配息去買高收益債的投資人,林雅慧建議若可以找到「配息替代型投資工具」,像是資產配置型基金、高股息基金,就能取代部分對息收的需求。

 

張繼文則推薦投資人在投資高收益債時,不妨挑選「墜落天使高收益債」,因為這些債券本身是投資等級,只是短暫被降評,多數債券評等都會升回去,就算跌價通常也不會跌到破產,在投資人領配息的同時,還有機會拿到資本利得。

延伸閱讀

台積電、聯發科、聯電一次買足! 三張表秒懂護國神山群ETF成分股、配息、成本差異
台積電、聯發科、聯電一次買足! 三張表秒懂護國神山群ETF成分股、配息、成本差異

2021-05-07

00888、0050、0056都入列! 這八檔台股ETF逆勢吸金 五天湧入近50億元
00888、0050、0056都入列! 這八檔台股ETF逆勢吸金 五天湧入近50億元

2021-05-06

小資族福音! 每月不到3000元就能買4~6檔全球ETF 年化報酬率6~9%
小資族福音! 每月不到3000元就能買4~6檔全球ETF 年化報酬率6~9%

2021-05-04

直播/江蕙來了!睽違9年復出獻唱 國慶晚會台北大巨蛋今18:00登場:轉播資訊一次看
直播/江蕙來了!睽違9年復出獻唱 國慶晚會台北大巨蛋今18:00登場:轉播資訊一次看

2024-10-05

傳鴻海曾接觸日本經產省,提出前所未見的日產「轉骨大方案」,但日方顧忌外資併購汽車大廠及中國因素,態度偏保守
傳鴻海曾接觸日本經產省,提出前所未見的日產「轉骨大方案」,但日方顧忌外資併購汽車大廠及中國因素,態度偏保守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