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國資金大放水,中國逆向收縮銀根,中美兩國資本市場開始呈現不同風貌。
第一季還沒有結束,但中港股市的弱勢格局,對今年的資本市場將有所啟發。
上期的《今周刊》,我提到二○二一年投資變數多,其中,美債殖利率升高已對去年一整年大漲不已的科技股帶來極大壓力。美國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指數都出現很大衝擊,尤其是去年創下七四三%漲幅的特斯拉,股價從九○○.四美元狂跌到五三九.四九美元,股價在一個半月之間暴跌四成,這也進一步印證了「貴上極反賤」的投資原理。
而在國際資本市場,美中兩國角力也讓兩國呈現不一樣的變化,美國仍繼續大撒幣政策,這次參眾兩院經過激烈的辯論,通過了一.九兆美元的紓困措施,這個一.九兆美元規模史無前例,美國道瓊指數、標普五○○都繼續衝出歷史新天價。反觀去年奔馳的中港股市卻呈現頹勢,尤其在中國兩會召開這段期間,香港與深滬A股都出現不小的跌勢。
二○二○年,美國道瓊指數上漲七.二%,標普五○○指數上漲十六.三%,那斯達克大漲四三.六%,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五一.一%;今年那斯達克、費半指數都出現拉回壓力,而去年漲幅較小的標普、道瓊走勢亮眼。去年中國上證上漲十三.九%、深證成指大漲三八.七%、滬深三○○上漲二七.二%,香港恆生指數下跌三.四%,今年深滬A股收盤指數已經跌到去年收盤價以下,如果從技術面來看,香港股市跌到季線,滬深三○○指數及上證跌破半年線,深圳股市跌到年線,二○二一年第一季尚未結束,但深滬港股市已率先出現頹勢。
先從香港股市來看。去年是香港政經層面受到最大衝擊的一年,港版《國安法》通過後,香港角色迅速改變,為了力挽資本市場狂瀾,在美國掛牌的科技及新經濟股紛紛返港上市,從阿里、京東、網易、快手,到最近要回港的百度、嗶哩嗶哩,這些新經濟股加上香港掛牌的騰訊、美團,共同撐起港股,在香港巨變的當下,港股去年雖然出現三.四%的下跌,仍勉強撐住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