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史上大賣超台股944億元,所為為何?
背後原因,恐不只是「利率」一項這麼簡單而已。
最近金融市場有點動盪,讓剛蜂擁而入的股市新手擔心害怕,畢竟他們這一輩子沒見過這種陣仗。二月二十六日,外資賣超了九四四億元的台股,是史上最大的賣超金額,比金融海嘯與疫情高峰還多,台股跌了三.○三%,櫃買則跌了一.四%。
認真想想,以外資這樣狂賣,台股的跌幅其實並不大,同一天,日股跌了三.九九%,港股也跌了三.六四%,可見外資不只在台灣狂賣,也在其他亞洲市場賣。台股跌幅較小,如果不是外資占比不夠高(不夠國際化),就是內資的接手力量比較強,當天投信買超、自營商賣超,散戶、中實戶、大戶的接手意願高。
有人說,因殖利率上升,所以股市震盪。可說是,也不完全是。Chase Investment Counsel總裁Peter Tuz說:「這跟收益率有關,公債殖利率一旦到了一.五%,便與標普五百的股息收益率相當,股票失去吸引力。」這種說法其實相當模糊,如果照這樣說,所有的股票應該涇渭分明,股息收益率低於一.五%的都沒人買了,但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因為股票的報酬率是股息加上股價的漲跌,跟「定存股」的概念一樣,所以只能說是「是(利率),也不完全是。」
真正的理由是美股領銜的各國股市漲幅已高,尤其是科技股與半導體,因此(不知道有沒有說好)外資聯手賣股,希望能在低價時回補。這樣說法有證據嗎?以台股為例,外資狂賣九四四億元,台幣還是強勢,表示外資並沒有撤離台灣。依照央行的老規矩,外資沒有買股的話,只是等著賺匯差的話,就會被逼著匯出,因此如果台幣沒有大幅貶值,表示下一波台股還會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