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看線圖時,養成習慣尋找「哪裡是高點」「哪裡是低點」

看線圖時,養成習慣尋找「哪裡是高點」「哪裡是低點」

預測股價的必備三組道具,就是均線、K 線,以及第三組⸺股價過去創下的高低點、最接近目前價格的前一波高低點。

前一波高低點,並不會像均線或K 線那樣自動顯示在線圖軟體上,必須自己尋找。不妨養成習慣,看線圖時首先就下意識尋找「哪裡是高點」「哪裡是低點」。

 

股價就像是在顯示過去價格變動的「線圖」中上下蠕動的生物。股價上漲後,一旦下跌,下跌前的股價就會留下「高點」,正好形成山峰般的形狀。相反的,股價上漲前的股價,就像是山谷的底部一樣,成為「低點」。過去的高低點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為股價為了持續上漲,必須逐一飛越前一波高點。也就是說,創新高點,才是為了賺取漲價帶來的獲利而買股的原動力。相反的,做空的情況下,為了賺取獲利,股價必須持續下跌,不斷跌破低點。

 

反過來說,上漲的股價如果嘗試多次仍無法創下新高,轉而開始下跌的話,就是上漲力道減緩的證據。這個過程中,一旦均線開始向下、K 線鑽到均線之下,股價從上漲轉換為下跌的可能性就增高了。

 

利用高低點作為買賣判斷的情況下,具有四種模式,就如下方圖所示:

 

前一波高低點與買賣戰略(點圖可放大)

 

➀股價如果超越過去的高點,就買進
➁如果無法超越,就賣出
➂跌破低點之後,就賣出
➃如果沒有跌破低點,就買進

 

就是這四種模式。當然,單純只是套用模式的話,準確度很低,失敗率也會提高,因此我們還得仔細確認三組必備道具中的其他兩項⸺K 線的形狀均線的傾斜度、排列順序

 

 

每一種方法,都要將各種不同的基本技巧加以組合,才能成立。一一學會基本技巧,變成自己的技術,接著搭配組合、實際使用這些基本技巧,才能真正提升技術。

 

就像開車需要操作方向盤、油門、煞車這三項工具一樣,在股票買賣中,靈活運用均線的傾斜度、排列順序,確認均線與K線的位置、分析K 線與其組合的形狀,以及找出過去的高低點(特別是前一波高低點)⸺透過K 線、均線、高低點這三組工具進行判斷,是很重要的。

 

高低點,其實是由投資人在該價格買賣的結果所形成。很多在高點買進的投資人,買進後持續抱著未實現損失,一直等待股價回升,因此在達到高點後很容易趕緊脫手賣出,此高點就會形成阻止股價上漲的「壓力線」。相反的,低點就會成為阻擋下跌的「支撐線」。

 

既然高低點是由投資人的實際買賣行為所形成,這些價格就可以當作值得信任的買賣衡量基準。

 

嘗試攻頂失敗&三個頂點(點圖可放大)

 

雖然股價不斷挑戰突破前一波高點、持續上漲,但是最終未能觸及高點與同一價格區間,失速下跌。這樣的價格變動,在相場式交易中稱為「嘗試攻頂失敗」,可以看作是反轉下跌的訊號。圖中的日經平均股價指數兩次嘗試突破高點,但未能觸及,接著從該處跌破了藍色的60 日線,華麗下跌。在高價圈中出現的反「W」字型的價格變動,就稱為「頭肩頂」。當上漲趨勢碰到高價圈,轉換成下跌趨勢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價格變動方式。

 

注意5日線突破高低點創新的時機(點圖可放大)

 

圖中左側未能突破5日線的前一波高點,股價從上漲變成盤整,接著轉為暫時性下跌。之後跌破5日線的低點,來到藍色的60 日線之下,但是下一波的低點停在比該處高的位置,這樣的發展頗有上漲趨勢復活的意味。接著連續出現紅線,5日線隨著K 線更新高點而被帶動,也突破了最左邊的高點。就像這樣,「5日線創新高點」便成為正式進入上漲趨勢的訊號。

 

作者:【日本股神】相場師朗

相場師朗20歲開始股票交易,憑藉「日本郵船」這檔股票,讓他三十歲就擁台幣5億身家。現年60歲,靠著技術分析已累積台幣27億身價!登頂受封為「日本股神」。

投資足跡遍及日股、美股、意大利指數、英國指數、歐元指數、黃金、石油、玉米、 FX等領域,創下連續40年都賺錢的驚人記錄!證明相場流技術確實能獲利,且全世界通用。

創立線上學習平台〈股票道場〉, 常年穩定的學員超過3500人 ,是全亞洲最大的投資學習平台。常受邀至新加坡、美國、英國等世界金融重鎮演講, 每場至少千人參加學員績效斐然,就連他的秘書 ,也從股市賺進台幣8億元的身家!

點擊連結,學習更多相場流 短線投資技術https://bit.ly/3jP2PGQ

 

 

本文摘自《日本股神的訊號判讀教室》

 

至於Moderna在疫情大流行前,是針對心血管、代謝、腎臟病、再生醫學、癌症開發mRNA疫苗靶點,成立十年累積虧損約十五億美元,但其COVID-19疫苗在疫情後九個月拿到美國第二個EUA。營收從二○二○年的八億美元,增長到二○二一年的一八四億美元,獲利從負七.四七億美元增長到一二二億美元。Moderna預計二○二二年營收可達二二○億美元。近期Moderna產品線的次世代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都進入二、三期臨床試驗,且藥物管線也已有癌症、腫瘤免疫、罕見疾病、自體免疫疾病開發mRNA疫苗。未來二○二五年發展計畫,則欲開發十五種死亡率高的流行疾病。

 

由此觀之,三家受惠新冠疫情最深的公司未來都將目光放向其他傳染病或癌症,以降低當前過於依賴COVID-19的風險。

 

本文由工作夥伴黃健寧(一九九二年~,台大藥學系)、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科大電子通訊研究所)、陳咨瑋(一九八八年~,台灣師大運動科學系)、簡立丞(一九九四年~,英國伯恩茅斯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共同撰述,與讀者共勉。

 

二○二一年非主要依賴COVID-19營收增長大於一○%的製藥巨擘,包括:AstraZeneca(YoY:四○.六%)、AbbVie(二二.七%),Merck(十七.三%),Eli Lilly(十五.四%),Johnson & Johnson(十三.六%)。

 

非依賴COVID-19排名第一的AstraZeneca二○二一年營收為三七四億美元,增長主要來自併購Alexion的罕見疾病藥物,貢獻約三十一億美元。而腫瘤產品組合貢獻一一六億美元,增長為二六%,尤其重磅產品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Tagrisso,突破五十億美元銷售,二○二三年預估營收為五十八億美元。另外抗體偶連藥物(ADC)的Enhertu二○一九年才獲批准,去年HER2+乳癌的二線療法擊敗Roche的Kadcyla,目前也正進行一線藥物的頭對頭對比臨床試驗。未來AstraZeneca癌症產品組合值得期待。

 

AbbVie去年營收為五六二億美元,主要受惠於過去曾連續十年蟬聯世界營收第一的類風溼性關節炎藥Humira,營收達兩百億美元。然而該藥即將在二○二三年面臨專利到期,因此現階段致力為Humira的繼任藥物Rinvoq、Skyrizi建立市場。

 

其他公司如Merck透過全球銷售排行第四的免疫腫瘤藥Keytruda(YoY:二一%,營收占三五%)的適應症擴展來推進增長;Eli Lilly增長主要來自其糖尿病藥物Trulicity(YoY:二八%,營收占二三%)和Jardiance(YoY:二九%,營收占五%)、免疫製劑Taltz(YoY:二三%,營收占八%)、乳癌用藥Verzenio(YoY:四八%,營收占五%);Johnson & Johnson則以多發性骨髓瘤藥Darzalex(YoY:四四%,營收占十二%)、免疫調節劑Stelara(YoY:十九%,營收占十八%)來實現增長。綜觀以上,非屬COVID-19增長型公司的重點藥物大多屬於癌症用藥、自體免疫藥與糖尿病藥。

 

展望未來,隨著疫情平穩,疫苗驅動公司的增長將趨緩,mRNA的技術將從告一段落的COVID-19研發轉回疫情前的癌症療法開發;而非疫苗驅動型的公司則將更大依賴疫情前重磅藥物的銷售,尤其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藥物等開發,將重新回到全球大型製藥巨頭的主戰場,值得專注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投資的投資者,追蹤注意!

 

特再嚴正聲明:投資詐騙LINE不斷在市場出現,敬告投資者,請勿受騙!

延伸閱讀
用「9日法則」判斷獲利了結時機,並預測往後發展
用「9日法則」判斷獲利了結時機,並預測往後發展

2020-10-26

iPhone 16e來了!蘋果最便宜AI手機功能有多強?台灣何時開賣?6大亮點、規格一次看
iPhone 16e來了!蘋果最便宜AI手機功能有多強?台灣何時開賣?6大亮點、規格一次看

2025-02-20

「接到詐騙電話馬上掛」還不夠...專家教5招超完整防護:從手機、銀行到法院,這樣守住長輩財產
「接到詐騙電話馬上掛」還不夠...專家教5招超完整防護:從手機、銀行到法院,這樣守住長輩財產

2024-11-15

台灣創投人才的斷層問題
台灣創投人才的斷層問題

2024-10-30

廖宏祥專欄:從華為手機、DeepSeek談起...美國高科技封鎖下,中國AI真能殺出一條血路?
廖宏祥專欄:從華為手機、DeepSeek談起...美國高科技封鎖下,中國AI真能殺出一條血路?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