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和WeWork都用全球擴張來支撐成長預期,反觀Grab與Lyft等固守區域性市場的公司反而愈走愈扎實,隨著時間拉長,現金流逐漸轉正,更有餘裕擴張發展。
幾天在朋友圈裡流傳一篇文章,講述WeWork如何在六周內從全世界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殞落為可能破產清算的落水狗。多半網友認為這其實早有跡象,只是終於有人敢在潮水還沒退去前,說出國王沒穿褲子的事實。連同Uber上市之後股價表現不佳,負面消息不斷,似乎宣告共享經濟時代的終結,也對大量補貼的商業模式提出了質疑。
除了表面上的議題,一些在水面下的變化其實更值得探討,共享經濟實際上是商業模式主導的消費應用升級,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創新,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商業模式是趁著用戶逐漸從PC移到Mobile的過程,透過大量補貼獲取大量增量用戶的野蠻作法。
同樣的場景在中國已經走入下半場的整併階段,網約車、小黃車、外送餐、共享工位等等模式,經歷了千團大戰、倒閉、併購、上市、下市等等充滿戲劇性的情節,最終結局其實還是「剩者為王」,雖然美團扛著千億美元巨額虧損,其市值還是持續成長,一躍成為了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
但在美國市場,同樣是網約車,Lyft上市之後表現可圈可點,相比Uber也沒有太多負面新聞,共享模式本身可能不是核心問題,於是分析師、資本家開始將矛頭指向創始人,包含卡蘭尼克(Travis Cordell Kalanick)、諾伊曼(Adam Neumann)都被掃地出門,但火勢似乎愈燒愈大,甚至開始有評論家質疑創投之神孫正義當初的投資決策是否過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