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結果揭曉,民主黨奪下眾議院控制權,共和黨則守住參議院,符合市場預期。未來,美國總統川普在剩下兩年任期內,將由共和、民主兩黨各掌國會半壁江山,全球金融市場究竟會更混亂,還是獲得喘息空間?在預測行情走勢前,先看過去歷史怎麼說。
元大亞洲優選高收益債券基金擬任經理人周芯瑋分析,以2014年11月期中選舉為例,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為民主黨籍,該次期中選舉,民主黨在眾議院失去12席、在參議院失去7席,照理說,這算是執政黨的挫敗,市場應大跌反映,但當時美國因基本面持續改善,標普500指數僅在選後一個月下跌2.43%,選後三個月即上漲3.04%,選後六個月則上漲4.41%。
「因為經濟狀況相當好,同時期聯準會也開始計畫進入升息循環,美元指數在選後一個月上漲0.91%,選後三個月上漲7.26%,選後六個月則上漲6.25%,維持相對強勢格局。」
周芯瑋回顧,當時新興市場在美元指數走強下,面臨一波資金外流壓力,且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在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一個月、三個月分別下跌7.09%及0.37%。直到15年初在中國股市激勵,美元升值暫歇下,選後六個月止跌回升、上漲5.39%。
再往前推,對照8年前、2010年期中選舉,當時民主黨歐巴馬政府在眾議院大幅減少63席,參議院減少6席,戰況十分慘烈。執政黨被選票教訓,金融市場理應震盪加劇;「但當時,聯準會進行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規模約6千億美元,在資金力挺下,選後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標普500指數,分別累積上漲3.17%、10.48%及11.42%。」周芯瑋指出。
至於新興市場表現,也在美國寬鬆資金挹注下走強;選後六個月,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分別累積上漲3.12%、及5.31%。而美元指數,則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選後六個月累積下跌3.42%。
換句話說,選舉激情褪去,三個月至半年內,金融市場仍將回歸基本面、及政策方向。「可以確定的是,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面放緩,且各國央行立場偏鷹派,在流動性緊縮下,市場波動難免,未來半年仍有下跌修正的風險。」周芯瑋強調,提高現金部位,是眼前因應之道。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亞太區經濟學家韋輝廉(Philip Wyatt)則認為,民主黨取得眾議院控制權,共和黨守住參議院,對美元走勢將是中性偏多,「主要是眾議院將支持聯準會的緊縮貨幣政策,美元未來幾個月內可望走強。」
他指出,儘管美國十月ISM製造業指數跌至57.7,低於市場預期,但數字仍遠高於榮枯分界值50,也優於歐元區,美元走勢仍將穩紮穩打。倒是11月8日聯準會聲明更值得關注,預期在通膨、工資、就業及投資情勢相對理想下,應不至於出現升息腳步將放緩的暗示,美元調整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