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政策近月來明顯放鬆,除了改善經濟數據,卻也引發期貨市場的爆炒現象;透過流動性拉高資產價格,在一年前絆倒過A股,現在千萬別在同一塊石頭跌倒兩次。
他的一位同學在做期貨,聽聞國家資金下發,第一時間在鋼鐵期貨大賺一筆,回過頭來教副市長如何「與時俱進」。原材料價格飆升,帶動生產者物價指數,市場認為中國通縮見底,更多資金衝向期貨市場。不知那位副市長如何挪用專項資金,只知最近他在飯桌上談論螺紋鋼、鄭州棉的次數,遠多過建設。
近月中國貨幣政策明顯放鬆,一月和三月的銀行信貸分別是共和國史上第一和第二高的單月紀錄,將第一季度的數字放在一起,銀行貸款超過二○○九年「四萬億」的水準,社會總融資規模超過一三年「理財產品熱」的盛況。巨額流動性傾下,月度經濟資料改善,但惹人注目的是期貨市場的爆炒。
一個品種的螺紋鋼單日期貨成交量,相當於該產品一年實際產量的數倍。期貨市場屬於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大生產商,槓桿高、波動大是基本特徵,如今對期貨不甚了了的中國小投資者卻趨之若鶩,書寫著現代資本市場驚豔的一頁歷史,希望他們和那位副市長不輸錢。
小民衝向期貨市場,自有其因緣,不過從貨幣政策角度,卻值得決策層探討。擴張性貨幣政策似乎用力已老,對實體經濟的邊際效益愈來愈低,央行唯有增大力度,用更猛烈的流動性來達成政策目標。實體經濟對政策反應不大,是因為銀行金融仲介功能弱化,流動性無法傳遞到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手中。
不進行改革,便無法打通經濟脈絡,光靠印鈔票難以真正擺脫經濟困局,貨幣幻影下改善了的增長動力也未必可以持久。同時,強大流動性催生出來的金融資產價格泡沫,可能帶來金融隱患、社會隱患。
靠流動性拉高資產價格,帶動經濟增長,一年前在A股市場中試過。不要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