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市場機制,中國正全力營造一股產業創新的動能,資本市場成了產業發展的後勤支援,最聰明的資金移向新經濟,舊經濟則陷入困難調整。
另一廂股市下跌壓力不止,從開年以來,中國股市跌跌不休,一六年一月尚未結束,上證已慘跌二二%,深證跌幅更達二五%。去年一年,深A股大漲六三%,滬A股上漲九.四%;但一六年才剛開始,上證在一月十八日最低跌到二八四四.七點,已跌破去年八月股災後二八五○.七一點的最低點。
鋼鐵業產能過剩 陷入全面虧損
中國經濟從一九七八年領導人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持續高成長,進入一六年似乎全然變了樣。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如一五年中國出口,全年下滑二.八%,創下○九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紀錄;油價等原物料下滑,更讓一五年全年進口大減一四.一%;還有中國公布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更創下六.八%新低,全年成長首度破七%,只剩六.九%;而且,去年官方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只有四十九.七。
經濟壞數據接踵而來,使得中國領導人全面進入經濟大作戰。今年兩位中國領導人在開年之初就悄悄展開企業視察,一月四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程到山西考察全中國最大的太原不鏽鋼廠;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專程到重慶視察全中國最大面板廠京東方。習李探訪具代表性的中國企業,背後都代表很深的內涵。
李克強四日造訪太原不鏽鋼廠,這家創建於一九三四年的鋼廠,是集鐵礦石採掘及鋼鐵生產、加工、配送、貿易一體化的大型煉鋼廠,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不鏽鋼廠。過去八年,每年營收都超過人民幣千億元,一三年營收達人民幣一○五○.二億元,淨利仍有五.○六億元;一四年營收剩下人民幣八六七.六五億元,淨利四.四一億元。但是到了去年第三季,太鋼開始出現虧損,第三季本業虧損達人民幣九.○四億元。
中國鋼企產能過剩,價格殺戮的景象正全面化,全中國鋼企去年前三季營業損失超過人民幣五百億元,鋼鐵業幾乎陷入全面虧損。像重慶鋼鐵連三年虧損,去年前三季本業虧損達人民幣三十二.○九億元,包鋼虧損人民幣二十四.九二億元,柳鋼虧損人民幣九.九四億元。只有寶鋼等少數大鋼廠尚能維持獲利。
表現在股價上,多數鋼鐵股從去年六月持續下跌,股價都出現破底。寶鋼從一○.一八元(人民幣,以下同)跌到五.○三元,包鋼從七.五元跌到三.一四元,重慶鋼鐵從七.九九元跌到二.八三元,柳鋼從七.四五元跌到三.○七元。李克強視察的太原不鏽鋼廠,也從九.二八元跌到三.八一元。
李克強勉勵太鋼員工要用「不鏽」精神和智慧,好鋼要千錘百煉,好產能要優勝劣汰,把困難扛下去,讓太鋼浴火重生。這當然是勉勵的話,但也看出中國鋼企正面臨一場前所未見的破產重組危機。目前中國鎖定的產能過剩產業,其中以鋼鐵業最嚴重,一位資深期貨交易員就感嘆:「現在一斤鋼材價格,居然比不上一斤青菜!」原來螺紋鋼主力合約價每噸人民幣一七八○元,折合每斤是○.八九元;而上海蔬菜每公斤批發價人民幣三.二七元,折合每斤一.六三五元。鐵礦石、燃煤到鋼價跌跌不休,看出產能過剩問題正肆虐全中國,而且,短期無解。
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一方面拖累經濟成長,更牽動國際原物料行情連番探底。(圖/CFP)
石化業獲利壓縮 建設產業獲利衰退
像是紅極一時的煤產業正快速式微,很多煤大亨跑路,內蒙、山西紛紛出現鬼城。例如深具代表性的大同煤業連兩年虧損,去年前三季本業虧損人民幣七.八九億元,平煤股份虧人民幣十三.七五億元,中煤能源虧人民幣十八.五一億元,連賣採煤機具的鄭煤機,本業獲利也從一三年的人民幣九.八三億元,急降到二五四八萬元,已到了損益兩平的邊緣。
業績衰退快速反映在股價上,像平煤股份股價從九.四元(人民幣,以下同)跌到四.一二元,鄭煤機從一七.六二元跌到七.五二元,中煤能源從十三.五七元跌到五.○二元,大同煤業從最盛時的四十二元跌到五元。從股價就可看出煤產業的辛酸,而它還延伸到各種發電產業,像股價一度漲到八十八.八元的華銳風電,累積虧損高達四十三.七七億元,負債高達八十二.一五億元,股價急跌到二.九元,已面臨下市重組的危機。其他包括大唐發電、華電國際、華能,股價跌幅都超過五成。
其他受到原物料急跌衝擊的還有石化、玻璃、水泥、航運等產業。一度是全中國最大市值的中國石油一上市,股價曾直衝到人民幣四十八元,如今跌到七.一元;一三年本業大賺人民幣一五一七億元,去年前三季只剩四六六.七三億元;最近股價從人民幣八.二二元跌到四.三六元,營業利益從一三年的人民幣九六四.五三億元,縮減為四三三.二六億元,都可看出石油以及相關產業獲利壓縮的現象。
最能彰顯產能過剩的還有大型基礎建設產業,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南車與北車合併成中國中車,股價從三十九.四七(人民幣,以下同)暴跌到九.九一元,這是去年股災的導火線之一。一位長沙股民借了人民幣一七○萬元,以四倍槓桿買進中車,沒想到連跌兩個停板,這位股民跳樓自殺,引發軒然大波。其實中國重大交通建設已過高峰期,像中國交通建設股價從二十四.四六元跌到九.九二元;中國中鐵從二十四元跌到八.三一元;中國鐵建從二十八.一八元,跌到一○.一八元;最具代表性的水泥企業海螺水泥,從二十八.七五元跌到十三.六元,跌了五成,獲利也持續衰退。
▲點擊圖片放大
銀行股持續破底 上證今年大跌二○%
其實李克強去年大力加持「互聯網+」及「中國製造二○二五」,都是標示著中國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藍圖;但是中國經濟往前行,仍須克服舊經濟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些在中國經濟快速奔馳、全力拉大產能累積出來的能量,沒有五到十年光景,恐怕去化不掉。
這次習近平喊出一帶一路,最大目的就是為中國這些舊經濟行業尋找去化產能的出路,但成效有多大?看起來仍不明顯。假如中國無法把過剩產能輸送到國外,唯一途徑只有透過產業自動淘汰機制,把不具競爭力的企業淘汰;但如此一來,中國必須忍耐關廠、失業帶來的社會成本。
這種現象拿來對照目前當紅的科技股像紫光,本益比高達九十三.九倍,股價淨值比七倍;或是觸控面板的歐菲光電本益比四十一倍,股價淨值比三.八倍,都現出強烈對比。也就是說,代表中國新經濟的產業享受高本益比,舊經濟的產業股價不斷破底,本益比壓縮愈低,股價淨值比都在一倍以下。像中國最大的鋼鐵股寶鋼,因為獲利下滑,本益比仍有二十七.八倍,但是股價淨值比只剩○.七倍;中國石油本益比三十一倍,但股價淨值比也只有一.一倍。
所以看中國的新經濟與舊經濟,完全呈現了市場評價的兩極對照。在李克強訪察山西太原不鏽鋼同日,習近平也展開重慶四天的考察行程,這次他看了兩江新區,也到京東方參訪位在重慶的八.五代廠。這座全新的八.五代線,總投資人民幣三十二億元,日產十二萬片,主力產品是筆電及電視面板,是京東方七大顯示器的生產基地。習近平勉勵京東方,「一定要牢牢把創新抓在手裡,把創新搞上去!」
▲點擊圖片放大
科技股當紅 高本益比將衝擊台灣
京東方在○五年前後,還是面板產業的後起小兵,但是這些年面板產業競爭激烈,中國變成面板產業重鎮,京東方勢力逐漸抬頭。一三年京東方營收人民幣三三七.七四億元,淨利二十九.七二億元;一四年營收到達三六八.一六億元,淨利是二十七.一六億元;去年前三季營收三六四.二億元,淨利是十九.八八億元。在台灣面板產業式微之際,京東方卻逆勢崛起。
目前京東方享有二十九.三倍的高本益比,對照台灣面板廠友達去年前三季EPS(每股純益)一.三六元,股價卻不到十元(新台幣,以下同);群創去年前三季EPS一.七七元,股價卻只有九.四九元,本益比都不到五倍。群創去年營收三六四一.三二億元,友達也有三六○五.四億元,營收仍領先京東方。
但友達目前市值新台幣八四八.九億元,大約合人民幣一七○億元;群創市值也只有新台幣九四五億元,大約是人民幣一八九億元。京東方目前市值人民幣九○三.四億元,友達加上群創的市值還不到京東方的一半。從本益比、總市值,已可看出兩岸面板股的未來。
本益比是驅動資金的原動力,資金會被高本益比產業推著往前跑,同樣的產業有著不同的本益比,像台灣的面板股本益比停留在個位數,已形同落日黃昏產業;但中國的面板廠卻能享受數十倍本益比,代表京東方有更卓越的吸收資金的籌資優勢。在國家提供技術、資金、人才的情況下,台灣的面板產業恐怕不是中國的對手,且人才、技術都可能被吸收過去。
眼前中國股市正呈現出新舊產業兩極對照的景象,產能過剩的舊經濟產業,本益比一直下走,股價頻破底;但資金追逐的新經濟產業,仍維持高本益比、高股價,像以軟體為主的東方通,本益比一四三倍,股價淨值比十二倍;台灣到深圳掛牌的鼎捷軟件,本益比一三○倍,股價淨值比六.七倍;精誠資訊持股二○%的四方精創,本益比一○八倍,股價淨值比七.八七倍;中國最大的視頻網路樂視網本益比高達二○八倍;暴風科技本益比高達七九八倍;而創業板的電子元件廠藍思科技,本益比二十六.五六倍,股價淨值比也有三.九七倍。
透過市場機制,中國正全力營造一股產業創新的動能,資本市場成了產業發展的後勤支援,最聰明的資金移向新經濟,舊經濟則陷入困難調整。因此,觀察中國股市,不是用簡單指數就能一窺全貌,必須更細膩才能看出產業的未來。
相對中國產業的多樣性,台灣整體資本市場本益比太低,產業籌資不易,台灣就像中國舊經濟產業一般,同樣陷入無助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