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現在的狀態像是精品級的現釀啤酒,台股反倒有陳年紹興的酸味,就算是台商公司要上市,只怕也要棄F股,選A股市場了。
前幾期才說過,單純的本益比數字不能做投資決策依據,但是不管用哪個標準,三百倍的本益比絕對是泡沫。上個世紀,台灣與日本股市都有過七、八十倍高本益比的好日子。且當其時,也有很多名嘴專家,提出各種理論來合理化這泡沫。不管理論多美好,現實是殘酷的,泡沫的下場就是破滅,差別只在爆炸範圍,遺毒時間長短。
對於股市的狂漲,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前,曾經有位中國官員對這現象提出過精闢的見解:「沒有泡沫的啤酒不好喝!」市場來回波動,超跌與超漲才是常態,反而充分反映價值,維持在適當均衡價格的時間很短,因此這泡沫好喝的說法也有道理。
因應這市場實務,不管投資或投機,都是想在超漲、超跌與回歸均衡之間,擷取最大利潤。一般分辨方法是,投資者要趁超跌的時候買入,相信正義光明終有獲勝的時候。怕黑暗的時間太黑、太久,修正派補充「配息」這個條件,除了價格要低於價值之外,還要能穩定配息,讓投資者不至於餓死在等待階段。
投機客認為市場動能強大,超漲的股票會漲更多,超跌的股票會殺更深。這講法符合人性,又容易上手,門徒眾多。往往一個趨勢形成,要衝到所有力氣耗盡,才會結束循環。
回到中國股市的泡沫,根源在中國超額儲蓄,以前靠蓋工廠、基礎建設、沒人住的房屋來消化這些多出來的錢,現在都塞爆了,北京當局只好開放股市當新的滯洪池。現在的狀態不是一般啤酒泡沫,更像是精品級的現釀啤酒。主管單位不負責吹掉泡泡,他們的工作如釀酒師盯著現場,確保二氧化碳氣壓夠,維持酒杯上的泡沫鮮亮誘人。
根據中國股市成立以來將近三十年的歷史,十年漲一次,頻率不高,但是都驚天動地,漲勢都用倍計算,指數創新高很多次。
除了經驗法則之外,中國正處於降息循環之中,也推動資金往股市移動。以人民幣與其他主要貨幣之間的超高利率差,可以兩三個月降一次、再降個三年。綜合這些因素,上證指數在未來一年內,超過○七年的六一二四點機率非常高。
看到趨勢容易,賺足整個波段有難度。這是個吹泡泡的過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很難找到便宜的股票,理應選擇退避,自然與這行情無緣。至於追高的投機客,雖然漲幅很大,但漲勢中會不斷出現嚇煞人的急速回檔,會讓短線客又進又出,不易賺錢。
對比之下,台灣股票不是滿滿泡沫的啤酒股,反倒有陳年紹興的酸味。酒是好酒,但除了知味的台灣酒徒,年輕人與老外都不愛。眼前是次級市場遠遠落後,影響更深遠的是初級市場邊緣化。就算是台商公司要上市,只怕也要棄F股,選A股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