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泡沫之下,投資者總相信自己比別人高明,但泡沫有一個驚人的能力,可以擾亂人的心智和常識,讓人信念搖擺。
時隔十五年,美國那斯達克指數終於收復了失地,創出新高。當年的doc.com泡沫,曾經給許多人的資產造成重創,但是錢的記性很差。
每一次泡沫之下,投資者都能有理由說明「為什麼此泡沫不同於歷史上其他泡沫?」結果,歷史證明——泡沫就是泡沫。
每一次瘋狂之中,投資者總相信自己比別人高明,可以找到別人接火棒(香港股市常用詞,形容高價接手飆漲股導致虧損),不過事實顯示,這個星球上只有一位巴菲特。
doc.com泡沫,給了我們什麼教訓?
首先,有泡沫不代表泡沫會馬上破滅,那斯達克在瘋狂估值中漫遊了兩年,初時有定力的人的信念搖擺了,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股神了。高估值可以變得更高估值,瘋狂可以變得更瘋狂。
泡沫有一個驚人的能力,可以擾亂人的心智和常識,令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打造出一個神話。當年市場四十四倍本益比(PE),曾經受人詬病,不過資金不懼高,直至有一天突然發現,上次這麼高的PE是一九二九年的事情。
其次,看對行業趨勢未必一定賺錢。泡沫往往有一兩個故事,給市場無限的想像空間,唯有如此,才能支撐不符合常識的估值。然而,產業發展空間和股票價格,最終未必一致。
互聯網對人類生活、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影響是巨大的、深刻的,我們今天享受著doc.com革命的好處,但是當年那斯達克上市的科技股中,三分之一破產、退市或被徹底邊緣化了,未上市科技企業的傷亡率更高(儘管多數創業者曾懷著一夜發達的夢想),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先驅犧牲者,大批財務投資者一起陪葬。
最後,分散風險投資並非利器。如果你在一九九九年將自己的資金平均分散地投向那斯達克二○○○家上市公司的話,今天你仍虧損近三成,因為大批血本無歸的投資,並沒有在指數中反映出來。
這些年有靚麗表現的那斯達克上市公司,多數與科技、互聯網毫無關係。最大的例外是蘋果公司。不過,當時的蘋果被競爭對手追著打,賈伯斯也已離巢,一九九九年你敢大手買入APPLE嗎?
投資難在靜心守一,在各種噪音中保持定力和感悟力。法華經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即佛學的真諦只有一個,其他不過是方便之門。在投資上亦復如是,萬般投資理念、策略、工具,歸根到底需要謹守一點:價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