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台股征戰三十七年的股市老先覺,面對現今低成長的大環境,也摸不透方向;正因為不安,他把自己抽離當下的迷霧中,從史觀做縱深思考,推敲長達半年後,終於找到了讓人興奮的投資機會。
劉俊杰,一九五四年出生,二十二歲就進台股廝殺,在三十七年的投資長河中,歷經暴賺、慘賠、東山再起的戲劇人生;起落之間,最終修煉出能夠安穩獲利的長線投資智慧。
難以想像的是,這位堪稱「大投資家」的股市老先覺,面對現今的環境,居然也大喊不安!「二十多年來,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手上投資部位這麼低。」劉俊杰直白地說。
一場由美國引發的風暴,讓各國大力印鈔,只是整個過程,並未帶動經濟實質成長,大家玩的都是金錢遊戲。儘管知道「資產」價格會不斷被吹大,儘管知道短期內如果不跟隨這場遊戲,就會錯失讓財富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但向來習慣長線投資的劉俊杰,還是放棄參與這場「下檔風險高於上檔利潤」的派對。
從技術線型觀察
中國A股浮現長線底部
中國A股浮現長線底部
看不到可以安心持有的標的,這位習慣在市場征戰的老將只得退守營地。不過,退守不代表不作為,劉俊杰依然認真找尋可以打一場漂亮戰役的戰場。在經過半年多的深層思索與研究後,這位市場老先覺終於看到全球的一隅,藏著未來十年內可以賺取三至四倍報酬率的沙場。
「相較全球普遍讓人不安的高漲資產價格,中國A股是一個相對安心的選擇。」劉俊杰不吝分享他尋覓許久、現階段「含金量」最高的投資機會。他打開電腦,以型態走勢解釋:「現在A股所在的位置,我認為是『可疑的』長線底部。」
為什麼說是「可疑」?劉俊杰說,上証A股截至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脫離標準的空頭走勢,也就是高低點都呈現一波比一波低的狀態,「但如果可以帶量站穩短波高點二四○○點,那麼就有八成機會扭轉空頭走勢;如果再進一步帶量站上二六○○點這個次級高點,就可以『確認』上証A股將擺脫長線空頭結構。」
「接下來,就要看中國二○一三年第四季及一四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是否如市場預期,如果不夠好,可能會把底部再拖開一點,沒辦法馬上往上奔騰;但我個人觀察,未來三到六個月,中國股市很有機會見到長線趨勢的轉折。」劉俊杰從電腦叫出日經指數的走勢,他問:對照上証A股的線圖,是否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兩個市場都跌了四年的時間,整體型態非常相像;不同的是,日本安倍三箭射出,日經指數過了萬點後即刻噴出表態,現在的中國,正在等待一個訊號。
根據劉俊杰的看法,一旦上証A股能夠帶量站上二六○○點,大概見不著什麼拉回機會就直接往上走了。所以,這位老先覺已於一三年開始布局中國A股,他篤定表示,中國將是他準備重押的一個市場。劉俊杰因此建議年輕人可以積極找尋績效好的A股基金定時定額買進,尤其是聚焦醫療、汙染防治、內需消費及受惠開放一胎政策的產業,或是在台灣掛牌的A股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如FB上証等,「現在錢流還不明顯,過程中會有波動,但你一定要相信中國會好。」
對於劉俊杰而言,三、五年的投資布局並不算長,他甚至會把眼光拉長至十年時間或以上,因此,技術型態只是輔助工具,他對於中國的把握度源自宏觀的思考,來自他自己所形容的「形而上」的嗅聞。
從宇宙法則詮釋
趨勢形成後幅度越大 調整空間越大
趨勢形成後幅度越大 調整空間越大
「你必須相信中國一定會好。」他再次強調,就像在金融海嘯發生時,你必須相信黑夜再怎麼漫長,白天都一定會來,這是一個信念;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念,在海嘯來臨時,你敢進場撿便宜嗎?劉俊杰提到,以現階段的市場質量來看,如果中國不好,將是全球的大災難,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倘若中國這次影子銀行及地方債真的出大問題,必須出脫手上兩兆美元的美國國債,美元會不會馬上崩盤?
更何況,人類一定會有明天,而明天,中國將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劉俊杰以「趨勢與循環」的宇宙法則來詮釋,「趨勢與循環兩股力量必然相互運作,當前面一個趨勢延續的時間越長、幅度越大,轉折後,反向的趨勢也會具備相應的強大力量。」
他舉例,日本失落二十年,就算一二年以來日經指數開始走揚,也還是距離歷史高點三八九一五點有一大段距離;原因在於一九六○年代之後,日本股市一路走強,三十年的大漲後,反向趨勢同樣可觀。
再看黃金的走勢,一九七九年見到每盎司八百多美元的高點後,整整跌了二十一年,才於二○○○年擺脫空頭;走空這麼長的時間,市場因此也在這十多年間還它一個公道,漲了七倍達一千九百多美元。但從趨勢與循環的結構來看,一三年黃金反轉,並且不到一年時間就跌掉七百美元,這就是反向調整的力量。
此外,美國那斯達克指數也是遵循這樣的法則,二○○○年網路股飆漲,那斯達克頭也不回地站上五千點,泡沫後,即使高科技持續發展,但經過十三年,那斯達克不過就是回到四千點上下;相對於同時期漲幅較小的道瓊與標普五百指數早已創下歷史新高,再次證明趨勢形成後的幅度越大,轉折後需要調整的時間與空間也越大。
美國道瓊指數也曾出現這樣的大循環力量,一九二九年經濟大恐慌前,道瓊所上演的瘋狂戲碼,又有誰能夠預測市場之後的大崩盤?但因為大蕭條前的上升趨勢太猛太烈,於是美國道瓊經過二十五年的調整,才終於在一九五四年創下新高。
回到與台灣投資人休戚相關的台股,也在可見的短期歷史中見到了這股力量。九五年,電子股是市場賺錢的明燈,傳產股沒人理會,而這股推力一直很用力地延續到二○○○年,電子股的漲幅之大前所未見。但是當上升趨勢結束後,如今除了最優質的如台積電、台達電等少數電子股外,有哪些能夠重返榮耀?
「這樣的宇宙法則,一樣會在國運上出現。」劉俊杰強調,從趨勢與循環的大結構看,中國不會只有走強二十來年,就馬上反轉向下,十八、十九世紀的「日不落國」英國,及二十世紀以來的美國,強大的國勢都維持百年以上。中國從清朝道光年間到中共四人幫垮台,有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時間都是走空頭格局,如今趨勢轉折向上,絕對不會在二、三十年的短期內結束。「這雖然是形而上的思考,但對我來說,便是一個信念,因為確實不論市場、產業或者國家的興衰,都蘊含此現象。」
劉俊杰進一步補充,中國三中全會這次改革內容多元廣泛,除了政治體制沒有更動外,舉凡經濟、民生建設、城鄉發展等都在改革範疇之內,廣度與深度堪稱歷屆之最,「在我看來,這一次習李(中國總書記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動作是繼鄧小平之後,中國最大的改革;這是很大的一步,展現的是與過去改革完全不同的企圖心。」
高度的企圖心,源自中國領導人看到「延續性」的問題,劉俊杰分析,當中國的GDP已無法保八,出現無以為繼的態勢,就必須要有大破大立的作為,習李看到這個問題,於是宣布一個這麼大動作的「改革」。「改革真的很不容易,就像日本失落了二十年,大家也知道要改革,但直到安倍才做到真改革,也才見到了初步的成效。」
從三中全會解讀
習李大破大立 內外資金即將到位
習李大破大立 內外資金即將到位
劉俊杰強調,中國的「改革」勢將出現驚天動地的變化,而現階段來看,還有許多施行細節沒有推出,因此可預見過程一定充滿許多不確定性,「但以趨勢與循環的結構來看,中國在這時候剛好推出這樣的大改革,頗具歷史意義。」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未來大家非到中國去不可。
不過,相較於安倍三箭齊發後,全世界都對日本下買單,中國的改革似乎還得不到國際機構的掌聲,甚至出現不少質疑的聲浪。對此,劉俊杰分析,中國的作法向來是「摸著石頭過河」,相對日本明治維新後,整個社會經濟體制附和歐美,完整的機制已經運行百年,當日本表達推動改革的決心及動作後,大家都投信任票。
「另外,中國太大了,本身要處理的事情也太多了,動蕩百年後,轉折點也不過是近二、三十年才出現,人民素質、文化社會因素、政治體制,外加公司治理,都還不到讓人信賴的地步。」放眼歷史縱深,劉俊杰解讀中國的改革何以不受歐美大部位資金青睞的原因。
加上西方的優越主義,不樂見東方霸權的崛起與挑戰,並且○八年金融海嘯後,中國推出四兆人民幣刺激方案,所帶來的不尋常擴張,都讓西方世界對中國存有問號。「但本世紀以來在改變了,不是嗎?而且改變很巨大。」劉俊杰因此認為,歐美的大資金部位,是在等「更確定」的訊號或跡象,才要動作。
「既然不是不來,只是時候未到,為什麼不選在分母最低時,先行布局呢?」劉俊杰說明,投資的報酬率不過是分子(售股所得加上股息)、分母(買進成本)的概念罷了,只要分母最小、分子最大,投資報酬率就會最大;而現在中國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分母是全球最低,分子則在國運走強的加持下,股市可能出現類如美國一九八○年以後的長期大多頭。
從消費力預估
農村改革若到位 內需將提前超越美國
農村改革若到位 內需將提前超越美國
除了外部資金潮尚無動作,中國內部資金也還沒「甦醒」。一個值得深究的現象是,中國的股房呈現兩樣情,房地產不斷上漲,就算打房也打不太下來;反觀股市卻平靜無波,毫無激情。劉俊杰提及,這當中牽涉的因素相當複雜,從文化背景來看,中國人向來秉持「有土斯有財」的概念,所以一旦手邊有點積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買房子,加上城鎮化的推動,也讓房地產始終是熱門商品。
再就社會性因素來看,中國公司治理仍存在大問題,假帳讓人卻步,因此,中國人在資產配置的優先順序上,都是先買房子,再考慮其他投資。「但是三中全會講到管制經濟將慢慢開放到市場經濟,再到自由經濟,這是一個極大的轉變;搭配中國的國民所得如果從現階段的約六千美元,五、六年後走升至一萬美元,除了房子以外,肯定會有其他投資的需求產生,屆時,股票市場就有機會重演台灣一九八六年時,所得拉高至一萬美元,碰上台幣升值、熱錢湧入的大行情。」
回顧當時的行情,台股從六三六點漲至一二六八二點,三年時間漲了近二十倍,「中國體系太大,要求二十倍的漲幅太超過,但三到四倍的報酬機會一定有。」加上三中全會有一項對中國經濟發展影響深遠的決策——農村改革。如果政策目標能確實到位,中國七、八億農民的消費能力將大幅提升,內需市場超越美國的時間,將遠遠超前全球各主要經濟預測機構原本的預期。
劉俊杰也強調,處於現在錢滿為患,資產價格膨脹,卻不見實質成長的環境下,尤其當大家談論「低利率將成常態」、「這次不一樣」時,就更要小心謹慎了;這與二○○○年網路泡沫尚未被戳破時,大家所談的新經濟如出一轍,「但問題是,哪一次不一樣了?」
投資必懂趨勢與循環
前一個趨勢的形成,時間越久、幅度越大,反轉後也會有相應 的力量。所以見到越大、越久的趨勢,也許趨勢何時告終難判 斷,但一定要心存警戒預防反轉。
日股
1960年代之後,日本股市一路走強,30年的大漲後,反向趨勢同樣可觀,日本失落長達20年。
美國那斯達克
1990年代網路股飆漲,至2000年達巔峰站上5000點。泡沫破滅後,即使高科技持續發展,但經過13年,只回到4000點。
台灣電子股
1995年台灣電子股一路走強,強大的推力一直延續到2000年。 但當上升趨勢結束後,電子股至今還未重返榮耀。
從市場量價分析
GDP即使不保八 成長態勢仍不變
GDP即使不保八 成長態勢仍不變
尤其中國已躍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股市反映卻與全球不同步,事實上,長久以來中國股市就是逕走自己的路,這是資本市場放置在社會主義下的衝突,也是中國特有的內部因素。再就利率水準來看,當中國利率還維持在高檔區的六%至七%,而全球其他主要國家卻是低掛在一%甚至○%時,未來倘若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結束,各國利率往上調升,中國與各主要經濟體的利差縮小後,單就股票這一類資產價值來看,中國肯定要被重新評價的。所以,以現階段的投資來說,考慮獲利再考量風險,看來看去,就屬中國A股估值便宜,相對安全。「所以我才會大膽提出長線投資,現在買中國是最好的機會,因為未來中國股市行情的爆發力,絕不是你所能想像的。」
不過,中國仍存在許多令人不安的地方,GDP不若過往亮麗是一樁,劉俊杰指出,股市投資人做分析的過程中,往往過度重視GDP的走向,但就台灣的例子來看,一九八七年以前,台灣的GDP有十幾年的時間多在八%至一○%以上,台股的大漲卻是在這之後發生;當然長期來看,GDP與股市走勢一致,但正相關不一定在當年出現,這當中還牽涉社會面及系統性的因素。
歐美這兩年GDP成長不佳,股市卻屢創新高,「所以不是中國GDP不保八,股市就會欲振乏力。」劉俊杰再拉回台灣的金融史做解說,一九八六年以前,台灣股票開戶數不過占三%、約六十萬人,但是八七年暴增到四、五百萬人的規模,這個社會性因素的改變,造就了台股的大多頭行情,「所以只要中國經濟不是大幅度衰退,就不用太斤斤計較究竟來年是成長七%或七.五%。終究一個市場的量價表現,反映參與者的集體行為與意志,GDP只是其中影響因素之一。」
此外,針對投資人無法放心的影子銀行、地方債、房地產價格高漲等問題,劉俊杰也指出,中國是中央集體精英領導的國家,而中央確有足夠的資源及能力去應付這些狀況,並且也一定會出來買單,「特別是中國高層已經見到問題,也在想辦法處理問題了,這是一件好事,其中影子銀行的泡沫危機,滾動時間不是太久,現在出手算是果斷;因此,我相信中國最後可以解決這些難處。」
一則小故事或許可看到中國的決心,過去幾年澳門賭場常可見到權貴二代玩很大,坐貴賓室、一次輸贏數百萬港幣,但習李上台改革後,權貴二代無法一擲千金,於是只好從貴賓室走出,改玩「拉吧」。「見微知著吧!」劉俊杰再度以老先覺的敏銳嗅聞判斷出,習近平所堅持的改革開放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絕不是玩玩的。
從史觀看A股,
超越財經體系的投資思惟
超越財經體系的投資思惟
從史觀看中國A股的未來,從形而上的思惟探索A股的價值,這是劉俊杰與眾不同的投資思考力。的確,三中全會儘管推出改革大戲,但細則尚未出爐;經濟數據時好時壞,來回推敲也不過爾爾,如果沒有足夠的縱深思考,劉俊杰何以敢篤定喊出:「未來中國股市行情的爆發力,絕非你所能想像。」
訪談過程中,劉俊杰不斷強調「歷史」很重要。他說,熟讀歷史的好處是,它會讓你的思考廣、深、長;如此,可以把自己抽離現在的情境,不會拘泥當下的格局與狀態,宏觀的視野就拉出來了。
所以他強烈建議對投資有興趣的年輕人,除了財經專業知識的加強外,應該要熟讀金融投資史觀相關書籍,因為如果沒有歷史長流的思考,做投資很容易只局限於當下情勢的「微觀」分析,而缺乏「巨觀」的深層探究。
像現在,文史哲是劉俊杰思考投資面的要角。問他如何訓練財富思考力?「廣泛閱讀,你就能不自覺地綜合運用,然後生出獨立思考後的判斷。」這是億萬富豪價值不菲的智慧。
劉俊杰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財經記者
2014年跟著劉俊杰這樣賺
策略:台股不便宜,位置頗尷尬,開始買入中國股票基金
標的:可注意國內兩檔純A股基金——滙豐中國A股滙聚基金、摩根中國A股基金,或是在台灣掛牌的A股ETF,如FB上証(00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