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好運的新興市場,可能不是金磚四國,不是商品圈,而是那些亞洲出口強國。
歷史經常充滿著黑色幽默,市場也是一樣。截至二月二十一日止,今年希臘股市上漲二三‧八%,西班牙股市上漲一二‧五%。
如果說,「歐豬」市場只是去年爆跌後反彈的話,美國股市今年上漲六‧八%,MSCI歐洲指數上漲六‧四%,日本上漲五‧七%,而新興亞洲股市普遍出現下跌,印度、巴西、印尼等,更是雙位數的下跌。
美、歐股市屢創新高,亞洲股市卻節節後退,這是為哪般?
二O一O年股市個關鍵詞,是增長。基金躲避「兩次探底」的風險,尋求增長強勁的市場。新興市場於是成為資金的寵兒,超過三千億美元的資金(其中不乏剛投資新興市場的新手),加入這股新興市場的淘金潮。
二O一一年,股市的關鍵詞則是通貨膨脹。新興市場,不幸是這場通膨的重災區。食品、能源價格狂飆,新興國家受到的衝擊最大,而新興國家的央行在抗通膨的措施上,明顯落後於當前形勢。
於此同時,美歐經濟增長的前景轉為光明,通膨亦有升溫跡象,步過還遠未達到失控的地步。
於是,全球基金的配置,出現了罕見的「乾坤大挪移」。
資金大舉撤離新興市場,湧入歐美股市。美國股市指數迭創新高。這種全球範圍內的資金轉向,估計在短期內不會逆轉。新興市場受壓的局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何況中東的「茉莉花革命」如野火般蔓延,政局不明朗,更成為資金撤離新興市場的另一個原因。
究竟,新興市場值不值得投資?
首先,流動性氾濫下,新興市場雞犬升天的時代,應該已經成為過去。在「金磚」之後,好事者又炮製出各種各目的「新新興市場」。筆者認為,新興市場中三成有真故事,另七成是杜撰。
憑外資流入,拉高匯率、拖低利率所帶來的繁榮,多少不可靠,不可持續。QE(量化寬鬆)擴張下,新興債市的泡沫仍未消失,看官可要小心。
其次,長期來說,一批新興大國的經濟,出現了結構性轉變。中國、印度、巴西、印尼的內需故事、城鎮化故事,不會因站時的市場調整而消失。筆者看好這些經濟體,以及他們的城鎮化對商品、農產品價格的影響。
最後,短期內新興市場的故事並不在城鎮化,而在出口。美國消費者信心強勁復甦,帶動出口業訂單走旺,這點在電子產業表現得尤其突出。
今年走好運的新興市場,可能不是金磚四國,部是商品圈,而是那些亞洲出口強國。
(本周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