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黑色星期五,A股市場十一月十二日受到證券交易印花稅調高傳聞空襲,創下十四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在負利率時代,資金仍將轉戰報酬更高的股市,但在政策壓力一步步收緊流動性的時刻,A股的上漲時間與空間,恐將進一步萎縮。
QE2引發了資金流動的問題。美國啟動印鈔機之際,全球資金流動性氾濫,並引發通膨問題。對中國來說,與二○○七年相比,都是輸入型通膨,但此次的通膨是以糧食價格上揚為主的消費型通膨,會直接衝擊社會民生,對中國的共產體制來說,絕對是不可承受之重。
通膨在初期,應視為投資機會,在通膨尚未突破官方的忍耐極限以前,通膨的產生都會讓各大產業的上游企業利潤提升;另一方面,因為市場預期資產價格翻揚,所以會大量囤積資產(例如房子)來對抗通膨,無論是對企業的獲利或是股價,都有正面推升的效果。
資金充沛 半月三十一檔基金發行
不過通膨如果到了中後期,必定要將之視為風險,特別是官方以緊縮的貨幣政策來壓抑通膨時,目的就在降低資產價格,對股市而言當然不利。因此,此次中國股市上漲的時間與空間,將主要取決於通膨的進度而定。
依照中國最新公布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四.四%,大幅超出官方希望維持的上限,中國也曾在十月十九日宣布升息來壓抑通膨。然而通膨升溫也代表人民的負利率越來越高,促使資金進一步離開銀行儲蓄體系。事實上,中國十月分新增人民幣存款金額是一七六九億元,比起九月分的一.四五兆元,呈現大幅縮水的情況,也比去年同期的二八九七億人民幣還要低,然而同時期證券市場開戶數卻大幅增加,銀行體系外逃資金去了哪裡,已經不言可喻。
另一方面,由於買房子是市場最常見的抵抗通膨方式,儘管九月分中國官方祭出房屋限購令,但這樣的調控措施仍難以壓抑房市的買氣,十月分上海與深圳的房價仍聯袂上揚,上海平均房價漲了三.一%,深圳更是大漲了七.四%,在在挑戰中國官方底線。
事實上,中國各大銀行已經自十一月一日起全面取消房貸七折利率,銀行給予房貸客戶的利率優惠下限,已經調整為同時期基準利率的八五%,如果房價持續飆漲,中國官方明年初甚至今年底就有機會推出房產稅來壓抑房市;在上有政策鍋蓋下,房地產類股表現難以優於大盤。但可以期待的是,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可望進一步萎縮,房市資金也將大舉轉戰股市。
再以基金市場為例,十一月上半月就出現了史上最密集的基金募集發行期,共有三十一檔基金準備發行,其中包括五檔債券型基金、三檔平衡型基金、一檔貨幣型基金、三檔QFII基金、九檔股票型基金與十檔指數型基金。
單就九檔股票型基金與十檔指數型基金,預計就能為股市帶來數千億人民幣的新資金,加上目前股票型基金持股水位普遍在八三%上下,且機構法人大量加碼成本都在二八○○至二九五○點上下,在資金的推動力以及法人成本雙重考量下,短期在上述區間應可獲得有效支撐。
趨勢不變 只是資金撤出高負債產業
就成交量來觀察,資金的大量湧入也讓A股出現了歷史新天量,十一月二日滬深兩市總成交高達五四四一億人民幣,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十一月十二日的暴跌則創下了五二五九億人民幣的歷史次高量(原先歷史最高量為四八八六億人民幣),連續兩次大量當然會對股市構成壓力,但仍未達到令趨勢反轉的地步。
以A股市場歷史來看,成交量放大往往是行情的延續,反而成交量萎縮才是股市回檔的跡象,因此成交量放大更重要的焦點,應在於資金撤出的板塊以及市場是哪些。
首先,近期成交量的放大主要來自於深圳股市而非傳統的上海,以十一月二日的天量對比十月分A股市場的均量,上海股市的成交量只增加了十六億人民幣或○.五%,然而深圳股市的成交量卻大幅成長了五三九億人民幣或二九.八%。顯示經歷了十月份大型藍籌股的落後補漲行情之後,股市的焦點再度回歸到中小型股之上。一旦藍籌股成交比重降低,指數的上漲空間就不會太大,本波修正前高點三二○○點以上,已經成為上檔壓力。
再分析資金的進出,十一月前兩周,資金撤出的前三大產業分別是交通運輸、銀行與房地產等受到貨幣政策緊縮影響的板塊,資金主要流入的依舊是受惠十二五規畫的綠能、基礎建設、醫療,還有受惠通膨的食品飲料以及原物料類股。這樣的分布也顯示,市場資金已經開始流出因為升息而受到衝擊的高負債產業(例如房地產)。
整體來看,市場行情有可能回復到上半年,指數區間盤整,個股表現分化的時代。
(作者為寶來證券香港研發部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