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毫無頭緒地擬定投資計畫嗎?太多的「專業訊息」是否讓你更加疑惑?每天不斷自問該怎麼做?避開心理偏差行為,讓你不再盲目投資。
許多全球資產類別在二十世紀為長期持有這些資產的人產生巨大的財富。但是,多數的普通資產類別遭遇痛苦的跌價,許多投資人不會忘記在網路泡沫破滅時,他們損失四○%到八○%的資產價值,而最近全球股票市場在二○○八年的崩盤,使得所有G7國家都經歷到股市價值縮水七五%的慘況。股票下跌七五%意味著需要回升三百%,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價值,這相當於連續十五年年成長一○%。
美國股市在一九二○年代末期與一九三○年代初期、德國資產在一九一○年代與一九四○年代、美國房地產在一九五○年代中期、日本股市在一九八○年代末期、新興市場與商品在一九九○年代末期、全球股票與商品在二○○八年,都得到結論顯示當時擁有這些資產是個錯誤的決定。如果你是紅杉樹、巨龜,或是校產基金,購買資產做長期打算可以是件好事;但對個人投資人,可能沒有二十年的時間去讓資產恢復舊觀。
你是你自己的敵人
賠錢會怎樣?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告訴我們,投資於資產時,風險與報酬有交換的關係,想要高報酬就要承擔高風險。
沒有什麼事比看到投資遇到長期大幅下跌更令人難過,就像我們前面說的,挖一個大洞容易,要補回卻需好幾倍的努力。人性的偏差還會使得補回更加困難,下面我們看一些常見的偏差。
數百萬年來的演化與自然選擇使得人類知道如何生存下去,但還沒有學會如何估計谷歌或石油的未來價格。還記得多少人在一九九○年代末期加入達康泡沫,直到○三年才失敗退出?這不是少數人,多數投資人喜愛在高點時追隨大眾群體,到底部時才肯賣出。
研究顯示,投資人在一九九八到二○○○年投入最多的資金,他們一年的報酬率平均只有四.三%,這種投資不理性的行為一再重現。
行為金融學這門知識,早期的研究學者如特佛斯基與坎寧曼,他們發現是人們不願意出售賠錢的股票,還研究出人有許多種對金錢的不理性行為,一些較出名的偏差行為包括:
過度自信:八二%的汽車駕駛說他們是屬於最好的三○%駕駛人,八○%的學生認為他們的成績將會在班上的前面一半。
過多的資訊:資訊過多經常降低預測的準確性,但卻增加對預測的信心。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卓森發現,常注視新聞並依此調整投資的人,因交易過多,收益反而會比很少密切注意新聞的人減少。
從眾:自一九八七到二○○○年,標準普爾每年報酬率超過一○%,但股票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率只有四.四八%,這表示在過去二十年,股票共同基金投資人只能勉強趕上通貨膨脹率,其中原因主要是投資人捉錯投資時機,常在高點買入而在低點賣出。
不願面對虧損:人們對虧損的苦痛,是同一金額盈餘所帶來快樂的兩倍,四十年前費雪( Philip Fisher)在《非常潛力股》一書中說,「有個複雜的原因使得人們難以面對投資錯誤,每個人都有自我,沒有人喜歡承認自己做錯事 ……,投資人因為持有不再想要的股票直到『至少沒有虧錢』而損失的金錢,可能大於任何其他原因」。
秤砣心理:一般人在做決定後,往往對某個特定的資訊或價值有種依附現象,一旦這秤砣設定後,其他行為會為遷就它而調整。
當然,這些知識的價值不只是在分析出我們的偏差行為,他人的錯誤讓你學習不再犯錯而獲利,也是他人的錯誤才使一些人有阿爾法這超額利潤存在的空間。
記住,只要有過剩的盈餘存在,就是有其他的人發生虧損,而人們一直繼續犯同樣的錯誤,這些錯誤就如留在腦中的習慣,讓人一犯再犯。
(本文摘自第七章.整理 黃筱雯)
■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
作者︰密班‧費波(Mebane T. Faber)甘布爾(Cambria)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也是投資研究網站AlphaClone的共同創辦人。原是生物科技股票分析師、計量研究分析師,畢業於維吉尼亞大學,有工程科學與生物雙學位。艾力克‧李察森(Eric W. Richardson)甘布爾投資管理公司的創辦人與執行長。原為律師,是南加大企管學士與密西根大學法學院的法律士。
譯者:杜達光
出版:財信出版(2009年11月)
■散戶流浪記:一個門外漢的理財學習之旅
作者︰John Rothchild
譯者︰黃佳瑜
出版:早安財經內文
簡介︰你一定常在想,如果有時間好好研究一下股市,應該可以發點小財;也一定常聽到人說,上班賺錢太辛苦,投入股市才會有快速致富的機會。這本書,是一趟在金融市場旅遊的紀錄。
■為什麼投資就是不理性?——理財、消費與交易的經濟心理學
作者︰麥可.薛默
譯者︰劉真如
出版:大是文化內文
簡介︰經濟行為的心理分析由推理變成科學實證,知道這些行為的原因,你就能當個聰明的投資人、行銷人、經濟人,或者,(不吃虧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