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發展的前景及股市的動態,這兩個相關命題緊扣著全球經濟的命脈。對於四月那斯達克股市的向下修正,美國及歐洲各大投資公司的科技投資專家都有不同的評估, 其中最主要的是繞著美國 Pegasus 研究中心在《Barons 科技經濟》期刊的分析矩陣 Price/sales-to-grouth (PSG)為爭論的焦點……
「新經濟」這個概念並不算是當代的新產物。廣義來看,凡是圍繞一種新類型投資標的而形成的市場活動都能被稱為「新經濟」。早在十六世紀阿姆斯特丹的農業期貨交易所就有花卉改良帶來「鬱金香風潮」,有經濟學家拿這個現象來和後來的各類組股票作類比,高價變種球莖代表了「績優股」,普通品種的球莖則是「低價小型股」。在一六三六那年,就連許多普通品種的紙上賣價都整整上漲了二○倍,雖然大多數的投資人都還沒有親眼看到過這些珍貴的球莖,也不知道冬天過後會開出哪種顏色的嬌豔花朵。當然,許多人也不可能看到,在短短一年後,就有兩萬多位投機客因為這個泡沫被戳破而破產,阿姆斯特丹的春天開著滿街滿巷、豔麗卻毫不值錢的鬱金香,而這對一群街頭新添的乞丐而言,就連一片白麵包都嫌奢侈。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小說《黑色的鬱金香》就以這個投資夢幻的破滅為背景。
新經濟暴起暴跌的故事在每個世紀都有,十七世紀開始的美非洲開採貴重金屬投資熱,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初,之後還有煙草熱、橡膠熱、咖啡熱、棉花……;十八世紀末後,在交通通訊領域出現了對全球影響深遠的科技創新,先是一八二○年的運河,然後是鐵路,到十九世紀末的汽車及公路,爾後無線電、飛機、生化,隨後是二十世紀末葉資訊科技的電腦及網際網路。
奧地利的經濟學家熊彼得就曾指出,科技創新是資本社會史上最重要的記功碑,然而每一次新技術的產生及廣為散布,一大群投機者的蜂擁而來實在是不可缺少的要件。一直到新科技成熟後,產生穩定的收益,投機才會演化為投資。投資者比較注重本金的安全及收益的穩定,而非短期的資本利得,他們所關心的是本業的經營現況。依他的觀點來看,在科技成熟之前,在市場上都會有一段高風險的狂飆成長期,直到歸於平靜,這類型產業就成為「傳統型」的產業。
新產業成熟前 都先引來投機熱
如果我們回看一八四○年英國的鐵路熱潮,就不會覺得近年來以網際網路為中心標的的新經濟各類現象是絕無僅有的歷史奇蹟。一八四七年夏季,在倫敦股市的二十多家鐵路公司上市承購書一轉手就能獲利五○○%;在該年十月,英格蘭行為了使英國的新市場降溫,將利率調高了○.五%,卻使鐵路股在一周內崩跌了約四○%,這只能算是「小幅」修正。小說家狄更斯在小說《鄧比與兒子》中也諷刺當時的流行風潮:「鐵路旅館、鐵路計畫、鐵路建築、鐵路報紙、鐵路郵件、鐵路三明治……」,倫敦的《鐵路時報》鼓吹著大眾的熱情:「如果以取得的及散布的訊息來看,鐵路使人的活動空間擴大了數十倍,使全球的生產效率提高,未來全人類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大家庭!」如果把這些記載中提到鐵路的字眼換成網路,英國換成美國,放在現在的新聞報導中,似乎分毫無差地非常適合二十一世紀的現況。
一直到十九世紀九○年代汽車及公路成為新市場的新貴,鐵路的市場熱浪在蔓延普魯士、法國、俄羅斯、中國、南北美之後,才漸漸退去,成為傳統性的運輸產業。在一九九五年夏季網景(Netscape)成功地在那斯達克上市後,華爾街的投資人引導了全球初嘗網際網路的投機美果,重新印證了熊彼得的理論,未成熟的新科技產業的初期投資就以投機占主要的部分,一九九六年的各類網路股紛紛上市,其中最成功的非雅虎莫屬,成立才一年就上市,當年每季營收只有一百萬美元,在上市交易第一天就上漲了一五四%,公司總市值達到八億五千萬美元。@、www、Dot Com 的新經濟時代快速的來臨,較以往幾個世紀以來的各時代新經濟典範都更具衝擊性。
在 @ 新經濟時代下,產業面臨一個全球性、開放性的網路經濟架構,知識成為最重要生產要素,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是人的智慧,電腦、電訊及資訊產業聚合,成為所有生產部門的生產要素。根據最新技術,每秒可傳遞相當於九萬部百科全書的資料量,將使得虛擬公司、虛擬辦公室、虛擬商店,將可能替代部分實體經濟的運作。但是網際網路上的經濟活動在這些「虛擬」之後的「實質」獲利呢?無數的投資人曾爭先恐後地砸錢進去?但是誰會不在乎獲利呢?
在今年四月中那斯達克的大幅向下修正後,關於網路網際科技股的走勢成為各大科技投資專家的爭論話題。網路網際類股真的進入了難見底的盤整期了嗎?還有哪些網路股還有獲利的可能性?
「上市的速度越來越快,而獲利越來越慢。」對於新市場網路股的發展趨勢,瑞士第一波士頓銀行(CSFB)的網路科技投資組首席分析師馬克歐登達(MarcOdendall)以此為整體性的描述。 自一九九六年以來,全球登記上市的網路公司總數已經較過去增加了二十倍,而這些上市公司從股市籌募到的資本額,則更快速地增加至九六年的一百倍,達到九八九○億美元,但是以同樣期間的營業額成長來計算,卻只成長了六倍,而稅後虧損則在同期間提高了八.八倍。這位來自加州、矽谷資訊科技界「教父」法蘭克‧科闖高徒強調,如果以這五年的期間來看,快速崛起的電子商務也應該已經達到八○年代中的資訊半導體業,但實際上相差甚遠。
網路周期比任何科技業短
一九九六年以來,網際網路類股上市花費的準備時間越來越短,比起資訊界的傳統產業,例如微軟在一九八六年五月上市,之前就已經在軟體市場廝殺了十年,而現在的許多網路科技成立了不到一年,就向投資人爭取資金登記上市。比較起來,微軟在網路搜尋上最主要的對手網景,以及一九九七年上市的網路數位音樂MP3,之前也都花了十六至十七個月的準備時間,才成功地成為股市的新貴。 所以馬克歐登達也強調,網路股的榮枯周期將比工業革命以來任何一類科技產業短,當然下跌幅度也更大。
網路科技股暴起後又將暴跌,似乎還不算是會讓投資人意外的預測,還有更引起各方議論的。 根據美國金融雜誌《Barron's》委託天馬國際研究(Pegasus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四月中刊出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 在該研究中心對那斯達克主要的二○七個網路網際上市公司的評估,將有四分之一的公司會在未來的十二月內宣告倒閉,七○%以上的公司將在兩年內升不到獲利區內,如不補充資金可能會面臨財務的緊縮,而且不止是小型企業,連亞馬遜都需要增資。投資銀行界如美林證券的網路部門分析師基本上也同意這個觀點。華爾街的美林網路投資名角 Henry Blodget 也表示:「百分之七十五的網路公司將永遠達不到獲利能力區,直到資金被耗完。」
不過美林證券的分析師對於天馬國際研究評估圖有其他的意見,例如這個研究報告將一九九九年第四季營業類(operative)的支出列入虧損的基本點, 但是這個部分基本上是被某些保留為減稅扣除額贈與的股份(Goodwill),該被列為企業等同現金的位置來計算。雖然如此,美林的評估也幾乎是同樣程度的不樂觀。高盛投資的市場分析女先知艾比柯恩素在四月二十八日宣布,把執掌的股票持有比重從原來的七○%調降成六五%,這一舉動也大大地撼動股市及投資人心理。
當然華爾街的股市也部分印證了這些分析師的觀點,在十四日「黑色星期五」那斯達克的崩盤狂瀉後,那斯達克指數在一星期內下挫二五.三%,網路科技股更顯得嚴重。eToys.com 的股價已從八十六美元的高價跌至美股四.七五美元,跌幅達九四%; 網路藥房 Drugstore.com 的股價自三月十日以來下滑六○.一%, 販售影音娛樂商品的 CDNow 和 Emusic 公司也下跌分別五七.六%和五六.八%。而知名的亞馬遜書店和電子灣同一段時期也都下跌二八.二%;網路軟體零售商 Beyond.com 更慘,目前股價較過去一年內的最高點下跌了九二.四%,Emusic 也重挫九一.五%。
投資人拋售網路類股 基本態度已改變
顯然的,網路暴起的投機熱來得很快,也退燒得很快。投資人對網路科技股抱持的基本態度已經有了改變,由不計代價的成長(GAAP: Growth at any price)轉向為以合理代價的成長(GARP: 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對於各上市網路股財務狀況的評估,是各主要投資人判斷的主因,其中,多數財務壓力大的網路零售商最先陷入低迷期。
但是在網路零售類也有例外,在上周紐約召開的新經濟企業研討會,特別指出馬遜在網路發展中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儘管股價下滑,亞馬遜擁有的無形資產仍不容忽視,除了有三十億美元的共同資金,重要的是全球皆知的採購品牌,以及與龐大顧客群的穩定關係。亞馬遜是極少數擁有高忠誠度的網路品牌,據估計,今年仍將有一.八億個消費者在網路進行總值四百億美元的採購行為,亞馬遜的增資計畫完成後,被看好會成長至獲利區。
高速寬頻網路仍有獲利機會
網路商號中亞馬遜仍有逆勢成長的跡象外,玩具零售 Etoy 也獲得了融資,可能在今年夏季能提高獲利能力,根據天馬國際研究的最新評估,在那斯達克股市的回升中,除了如思科、昇陽、甲骨文等大型軟體科技股仍能帶動買氣外,新上市的網路券商、電子商務保全及 B2B 的領域也有好轉的跡象。 天馬的分析師也指出, 網路市場的高速寬頻網路入徑(High speed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目前仍有高獲利空間。由於三大高科技 AT& T、微軟、美國線上仍未決定網路入徑採取 DSL (digital subscribe line)、固網或是衛星, 同時投資在三種科技上, 所以分散了競爭力。 中型的網路入徑如 Excite、 ATHM、 COVD、PSINet 只集中投資在一種通訊系統,尤其在區域性的 DSL 高速傳輸上仍能保有大型產業難以取代的市場優勢。
除了以上這少數的幾個網路股被選出,仍值得投資人加碼外,德意志銀行科技投資部的分析師則建議買入大型的網路科技股,尤其是與通訊科技密切相關的,例如被列為網路科技第一代的思科及美國線上,至於第二代的內容網站(content)如 Lycos 及 Excite 也值得買進, 因為這兩個公司的結盟策略很成功,在泛大西洋區有極大的市場;而另一個可能會使美國那斯達克再度興奮的強心劑,就是中國今年正式加入國際貿協,與美國協議中的網路開放條件若能有所進展,有許多涵蓋泛太平洋發展的網路公司會再激起一陣波瀾,這也是四月崩盤後難得一次進補的機會。
總之,短期內想從網路股再賺到大錢的投資人,實際上能選擇的股票非常有限,而且影響美國景氣的不利因素也逐漸顯現,還抱著網路淘金夢的投資人,最好是及早改換方向。比爾蓋茨在《數位化時代》的結論中就提及:「淘金熱會鼓舞起魯莽的投資行為,最後只有少數人能獲利,一旦熱潮快速退去,事過境遷,沒有人會相信,曾經有這麼多人投入資金給這些已成廢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