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股市對軟體業的反應非常強烈,甚至有些軟體公司的本益比高達一百倍以上,令業者、投資人興奮不已。但這樣的榮景會維持多久?卻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主題。
基本上,台灣過去成功的只有個別的軟體企業,如趨勢、友立,還不構成一個成功的軟體產業。至於最近頗受矚目的資通、皇統、第三波因為範疇有限,其實都不能稱之為成功的案例,因為軟體產業真正的決戰場是在國際市場。
之所以強調國際市場,主要有兩大理由,一是只有立足國際市場,才不會被淘汰或被消滅掉。二是只有國際市場的規模夠大,可讓軟體業以足夠的生產力和利潤回饋持續經營。由此觀之,趨勢和友立的策略是成功的,而台灣軟體業者的路才走了一半。
至於台灣總體與個體軟體產業該有什麼樣的經營策略?六年多前,我還在資策會主持經濟部工業局軟體五年發展計畫草擬時,曾花了很多時間到新加坡、愛爾蘭、印度、美國、日本等國家研究他們的產業發展策略,再回頭比對國內的產業分析。五年計畫定案時我們曾擬出四個主要產業策略:
第一個策略是,台灣必須發展以外銷為導向的軟體產業。由於台灣的內需市場不足以支撐軟體產業,又有隨時被國外大廠取代的危機,所以與其躲在海角一隅等著被大浪席捲,還不如跨出去與別人直接面對面的競爭。在此前提下,一切的基礎建設和經營方向都要以外銷為主。
雖然有許多企業認為應先以內銷為主,然後再發展外銷,但這並不適用於軟體產業。因為外銷產品的設計概念、經營理念和內銷不同。像趨勢、友立和華康,從一開始就是要做外銷,所以產品設計、行銷規畫、人力資源的安排都以外銷為導向。
第二個策略是,軟體產業的發展要以應用為核心。發展軟體產業光有技術並不夠,同時還要培育不同應用領域的資深人才。就拿全世界外銷比例最高的愛爾蘭說,在當年我曾拜訪了三十多家最成功的軟體企業,其中八○%創業家並非電腦或軟體出身,反而多是其他的應用學系。像有一家撰寫外匯交易軟體公司的創辦人,他原本在銀行工作了二十多年,非常了解金融業的運作、需求、缺失、要求的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因此產品上市後受到全世界各國金融業的歡迎。反觀台灣,在過去的一份調查中顯示,台灣軟體業的CEO多半出自技術或業務系統,極少來自其他應用產業。
先前我曾提出一個觀念是,軟體業最重要的價值在解決人類面臨或即將面臨的問題。可是在最近行政院提出之國家加強資訊人才培育計畫中,雖重視並鼓勵大專院校生在本科畢業後,再修電腦或軟體相關的課程。但其實大專院校生念完了四年,對一個產業應用的認識只是個開始而不夠深入。所以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基本上,軟體業能不能解決人類的問題,除了技術外,端視你對人類面臨的問題和需求是否了解。因而,從金融、機械、服務等產業找資深人員學電腦或軟體技術,才是最實際的解決之道。
第三個策略是,軟體產業需要產銷分工。幾乎所有成熟的產業都需要垂直分工,就以電腦業為列,從IC設計、晶圓製造、切割、封裝、包裝,到主機板製造、整機組裝、銷售、服務,每個價值鏈都高度分工。事實上,也唯有分工,每個價值鏈的規模方能擴大,才能累積經驗、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其實不只是電子業,包括汽車、食品產業也都這麼做,唯有軟體業卻不太能接受產銷分工的做法。可能是設計軟體的人大都有士大夫的心理,從發想、定規格、設計、銷售到售後服務,全都是校長兼撞鐘,自己一手包辦。但這麼做,終究只能成就小軟體公司。當大型軟體集團有更高的生產力和效率時,小公司根本不堪一擊。所以台灣若要打世界的戰爭,產銷一定要垂直分工。這幾年,台灣的軟體產業已稍有改善,但仍不夠快、不夠好。
第四個策略現在已經證明成功了,那就是要塑造出成功的典範。當軟體產業中出現像趨勢、友立這樣的典範時,政府、業者、人民就會有信心,社會資源也才會源不絕的投入。像先前半導體業出現聯電、台積電等成功案例,激起許多人開創事業的動力,也吸納了社會上優秀的人才與資金。今年軟體業上市上櫃家數增多,漸受矚目也受到市場支持,降低了取得資金的成本,加上國內外人才的投入,軟體業想不長大也難。
前述四個策略是六年前所提出的,經過了這段時間,為因應總體環境的變化,應用還要再增加一些新的策略。我認為第五個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積極性的人才培育策略。
現在,軟體業的資金爭奪戰已經結束,新要展開的是人才爭奪戰。目前整個軟體產業所欠缺的重要人才包括:有經營管理經驗、在重要應用領域有深度了解、對國際市場的開拓有經驗和企圖心、具大型專案管理的人才,最後才是程式設計人力。因為即使台灣的程式設計人才仍然不足,還可以引進大陸、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鄰近國家的人力,而前四種人才只能靠自己培養、塑造與延攬自美返國的華人了。
由於全世界八○%的資訊發展重心都在美國西岸決定,所以台灣和矽谷、舊金山、西雅圖等西岸資訊重鎮,必須做更緊密的人才連結。而目前在西岸,有近十萬名資訊人力是來自台灣,這些將成為台灣未來擁有的最大優勢。
當然在這場海外人才爭奪戰中,台灣還面臨另一個問題是,這些人才大可留在資金取得容易的美國創業,或到內需市場潛力和魅力大的大陸市場發展,再加上台灣及國外網路與半導體產業也急欲拉攏軟體人才。所以,台灣的軟體工業必須提供更好的機會、空間才能吸引到他們。
事實上,不只在美國西岸,在台灣的人才爭奪同樣激烈。而本地的軟體業要打贏這場仗,先要突破的是以往的人力資源體制。現在,年輕人願意加入一家公司,除薪水外,會要求所從事的工作是與先進潮流相關;如果薪水少一點,至少公司有成功的機會,而員工也能成為一夜致富的股東。其次是,現在的工作者,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對上班時間、上班地點的要求和傳統員工極為不同,所以企業的人力資源策略要靈活調整。如果企業拒絕調整,等於拒絕未來三分之一以上的知識人力資源。
另外,現有十所以上的大學設有軟體育成中心,其主要目的是,由政府、民間出少許資金,由學校和教授培育人才和足以商品化的技術。所以有很多教授已成了「人力仲介」。不過,必須要強調和澄清的一點是,軟體也好、網路也罷,最目的都在解決人類的問題和需求。若不專研「應用」,而只求技術高超,是無法成長茁壯的。所以,軟體業要比其他產業更積極體現其對「應用」的了解。所幸,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和累積,對於「應用」,軟體業的了解要比新進的網路業者透徹得多,成功的機會也就更大,所以軟體業者不要妄自菲薄,輕忽了這個競爭優勢。
最後也是最新的一個策略趨勢,就是OEM(代工)。 很多軟體業者都想用自有品牌做銷售,但品牌只是整個價值鏈中的一環。何況,對前端的需求了解、產品定義,後端的銷售與售後服務是台灣業者最弱的部分,這不是原罪而是客觀事,因為台灣並不靠近軟體的主流市場。當然台灣要想辦法拉近,但得花很多的時間和成本。 我建議,現在台灣軟體業的CEO們應該常跑兩個地點,一個是中國大陸,一個是矽谷。因為中國大陸是未來市場所繫,而矽谷是現在技術趨勢之所在。
對軟體業來說,OEM其實是一個可以成功的策略。以個別公司而言,如果要單打獨鬥地闖出一片江山,從了解需求、建立品牌到售後服務,要準備龐大資金,台灣只有三、四家企業才具有這種條件。因此,規模較小與專業的公司應該積極考慮做OEM。做OEM並不可恥,而是一種專業分工的實現,何況品牌擁有者會主動將市場上的一切資訊和評估毫無保留地告訴你,要求你做改善。
幾年前,友立曾是Aldus發行PhotoStyler的OEM,趨勢也曾是英特爾的OEM,而華康也為日本夏普和松下做過OEM。在OEM過程中,他們不但學習到國際大型企業的經驗,也因此培育不少國際產品開發人才,為自己國際化奠下好的基礎。可惜,基於「為人作嫁」不甚風光的心理,這些公司對過去OEM的歷史常略而不談,我倒認為這反而應該列入公司發展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總體而言,OEM可擴大軟體產業的產能,總產能提高,周邊要素就能達到相當的經濟規模,對基礎建設、人才培育,乃至自創品牌所需技術、行銷等國際化發展具有實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