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周文偉(華倫)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原為中學代課教師,曾在股市中玩短線和當沖,慘賠近百萬,34歲開始師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存股精神,長期持有好股票,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息達90萬元;43歲還清1,000多萬房貸,45歲股票市值累積逾3,000萬元,結束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達到初步財務自由,並繼續存好股、累積財富,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54歲時年領股利超過300萬元。
年領300萬股息!他靠「這招」在多次股災中完成財富重分配
個人存股超過20年,今年現金股息約300萬,我經歷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風暴,諸如亞洲金融風暴、Sars、網路泡沫、金融海嘯、歐債危機、covid-19..等,這次則是全球的關稅大戰。
若川普沒有處理好或太過自信與偏激,的確有可能引發經濟衰退,如同2008年股市大跌一般,當初每個月我就是一直買股、存股,薪水買光之後,就不看盤了。
經過幾年,成功的完成「財富重新分配」,很快的,我的一年股息就超過100萬了。
存股20年領悟:單一持股不超過15%!「分散投資」更能穩穩賺
這次,我仍舊是一樣的做法,不同的是,我剛開始存股的時候,喜歡重押少數個股,但結果不是大好就是大壞,所以後來我採取平均投資組合的方式,單一持股比重不超過15%,也不敢單押ETF,就算有少數幾家公司或ETF表現不好影響也不大。
台灣的ETF成分股大多是科技股,沒有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下面附註列出台積電比重超過25%的ETF,若再加上其他資通訊公司,台灣一檔ETF中的科技股比重超過70%、甚至80%以上。
ETF名稱 | 電子成分比重 |
---|---|
0052 富邦科技 | 65.43% |
0050 元大台灣50 | 55.71% |
006208 富邦台50 | 55.67% |
0053 元大電子 | 51.59% |
0057 富邦摩台 | 51% |
006203 元大MSCI台灣 | 50.91% |
00692 富邦公司治理 | 49.68% |
006204 永豐臺灣加權 | 34.32% |
00690 兆豐藍籌30 | 31.16% |
00881 國泰台灣5G+ | 29.99% |
00923 群益台ESG低碳50 | 29.58% |
00901 永豐智能車供應鏈 | 29.55% |
009803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 29.48% |
00935 野村臺灣新科技50 | 29.48% |
00904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 29.12% |
00728 第一金工業30 | 29.02% |
00922 國泰台灣領袖50 | 28.97% |
00888 永豐台灣ESG | 28.43% |
00905 FT臺灣Smart | 27.93% |
00912 中信臺灣智慧50 | 27.88% |
00894 中信小資高價30 | 27.61% |
00850 元大臺灣ESG永續 | 27.53% |
股災時首選民生消費股「看好這5檔」
然而,我看過太多科技股大漲大跌的歷史,因此我的投資組合中,永遠都有占比較大的民生消費股(目前占比85%),台積電和ETF合計約15%,就算不景氣,也不太會影響民生消費公司的基本面。
比如說電信公司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這兩天美國科技股跌翻天,但是中華電信ADR是逆勢上漲的),血液透析公司杏昌(1788)應該也不會受到影響、電梯保養維修公司崇友(4506)也是,還有其他的食品公司…等等,雖然上述股票也會跟著大盤下跌,但他們的獲利和配息應該不太會受到影響。
結論
1.閒錢投資:不要融資,不要槓桿,否則今天斷頭都斷不出去。
2.平衡好投資組合,市值型ETF、高股息ETF、民生消費公司三者皆有,以分散風險,在動盪的環境之下,民生消費公司波動比較小。
3.定期定額持續慢慢買進,想成自己要收購一家公司。
4.長期耐心持有:忽略短期股價波動,我這邊的長期是指十年以上。
有了穩定的配息基礎,我再來追逐台積電和市值型ETF,穩中求勝。
在股市中不一定要走最快,但一定要走得遠,目前經濟情勢不穩,還是老話,資金分配好,閒錢投資、做好投資組合、長期耐心持有。
再過幾個月,股息大軍就會入帳,屆時還是會把股息再存股回去,存股族應平常心面對股市漲跌,加油加油。
作者簡介_周文偉(華倫)
華倫老師現為專欄作家、理財講師,著有《流浪教師存零股存到3000萬》、《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2:股利與成長雙贏實戰2:股利與成長雙贏》、《華倫老師存股系列:養對股票賺千萬》。
華倫老師的投資心法與筆名都是效法巴菲特,專注於長期投資具長期競爭力且獲利成長的民生必需型好股,累積「會生錢」的資產。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