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一個不可反抗的魔咒,緊緊套著有錢人的家庭。魔咒會無法破滅的原因在於,有錢的父母不曉得怎麼教小孩子有關於錢的事情。
富豪兒子竟嗆老爸「你錢那麼多不給我用,死了要留給誰?」
曾經在一個富豪朋友家親眼目睹他跟他的兒子在言語上起了衝突,他的兒子居然對父親說出:「你錢那麼多不給我用,你死了要留給誰?」
接著又轉頭跟母親說:「該不會我在外面還有不知道的兄弟姊妹吧?」
這小兔崽子,根本是在挑撥離間他的父母之間的感情,還當著外人給他的父親難堪!
但是孩子會這樣你能怪誰呢?只能怪他的父母親沒有教好孩子,讓孩子覺得有錢用是天經地義的事。
巴菲特、比爾蓋茲不留遺產給子女:留給孩子太多錢反而害了他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很早就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過,他非常愛他的孩子,他過世之後三個孩子每人可以繼承到1千萬美金(約合台幣3.3億)。
想想,一般人要是收到父親給的1千萬美金,那真的是應該感謝上帝、感謝父親,但是比爾蓋茲富可敵國,財產有1千多億美金,給孩子1千萬美金,連「九牛一毛」都不足以形容其所占的比例之小,「九千牛之一毛」還差不多。
「股神」巴菲特也曾經在給股東的備忘錄裡表示:「大量觀察超級富有的家庭後,我的建議是,留給孩子的錢要足夠讓他們什麼都能做,但不足以讓他們什麼也不做。」
所以他也很早就承諾要把自己超過99%的財產全數捐贈給慈善信託基金。你說這兩位富爸爸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我相信是愛。
唯有靠自己賺來的錢才是錢,唯有靠自己存下來的錢才是錢,唯有花自己賺到的錢才是真的「爽快」。
因為那是你勞力的所得,因為那是你辛苦的結果,因為那是你控制自己欲望的成果。也唯有如此,你才有絕對的權力去使用這些錢,因為它是完全屬於你的。必須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灌輸這樣的觀念。
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富豪老爸出狠招:四條家規,要用錢自己賺
有一個朋友的財富雖然不如比爾蓋茲和巴菲特的九千牛之一毛,但是在他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跟他的孩子講:
「你身為我的兒子,我不會給你錢,我只會跟你保證幾件事情:
第一,老子吃什麼,小子吃什麼;老子住什麼,小子住什麼;老子用什麼,小子用什麼。
你不要小看這三樣,有多少孩子在念書的時候就要自己想辦法賺生活費和學費,所以這可是一個很大的承諾。
第二,你只要有辦法念書,你念到哪裡,老子供你到哪裡,你有辦法念到博士,老子供你到博士,你有辦法念到超博士,老子就供你到超博士。
不要覺得這沒什麼喔,跟歐美的孩子比起來,這個可是不得了的經濟支援,有多少的孩子想到國外念書,卻因為沒有足夠的支援而放棄?
第三,為了怕你娶不到媳婦,當你要結婚的時候,老子給你一棟房子。
這房子是要給媳婦跟孫子住的,你只是有緣、有幸娶到媳婦並且生了孫子才可以住;不娶媳婦或不生孫子,很抱歉也很謝謝,老子就省下一棟房子。
要知道有多少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放棄結婚的念頭?
第四,要用錢,你自己賺,因為,自己種的瓜比較甜,比較香,花自己賺到的錢才會『爽』。」
這是朋友告訴孩子的四件事情,看起來好像很無情,其實是因為「怕」。怕什麼?怕「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對孩子的金錢管教太過於寬鬆,就是在扼殺他的人生,扼殺他的夢想,扼殺他的潛力。
你必須把它控制住、控制好,這樣子才不會出事,也就是說,你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避免它的發生。
大老闆狠心丟兒到最艱困崗位,爬不出來就滾蛋!
有一個朋友要訓練他的孩子做事,就是把他丟到他的企業裡最艱苦的工作崗位去。
他告訴孩子說:「這個職位是全公司裡面最難幹的,你要是能從這個位子裡面爬出來,那我相信你的能力,我可以考慮讓你接我的衣缽。如果你沒有辦法從這個崗位爬出來,那麼,我給你一些錢,你快快樂樂的去過日子就好。這個衣缽,你連碰都不要碰,連想都不要想,你的人生就是有錢過日子就好了,不必擁有任何事業,否則會害了許多人。」
夠不夠狠!夠不夠精算!因為「刀不磨不亮,鐵不打不成器」啊!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說的,若孩子是傑出的,你不需要留錢給孩子,因為孩子比你會賺錢,你自然不必擔心他。若孩子不學好,到處惹是生非,你留再多的錢給孩子都不夠他花用,因此也就不必留錢給孩子,以免害了他。說到底,是好是壞都不必留錢給孩子。
你愛孩子無可厚非,但是要有方法,不可以讓孩子養成一種依賴的心理。如何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作父母親的就是要好好教育孩子有關於錢的事,那樣孩子才會有一個金碧輝煌的一生。
作者簡介
葉美麗
臺灣寶來證券集團創辦人,曾因創造驚人業績而被市場人士稱為「股市金釵」。具有超過40年以上的證券與金融商品投資、風險管理、私募基金運作、企業購併、金融創新、企業私有化等全方位資本市場運作成功投資經驗。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班、日本特許大學榮譽博士。曾任:寶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寶來金融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農寶來(北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俊德Richard Wu
擔任外商銀行的財務部財務長多年,曾經在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北京等地外商銀行工作超過二十五年,具有豐富的金融市場操作經驗,包括外匯、期貨、股票、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等,亦曾在東海大學國貿系與經濟系兼任教職近十年之久。1993年出版的《外匯、資金管理暨衍生性金融商品–理論與實務》已至第七版,廣為兩岸三地的金融機構採用作為教育訓練教材。
本文摘自聲音研制所《小資商學院:簡易型經濟與金融理財工具書》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