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工業電腦產業稱霸的研華,今年即將乘AI大浪開啟新紀元。
《今周刊》獨家專訪劉克振,聽他如何從改革品牌定位與內部組織開始,拚做邊緣AI領域的新贏家。
二月五日,研華因獲得亞系外資一口氣調高近三○%目標價,當天股價直奔漲停,公司市值衝破三千五百億元。外資所持的理由是,橫空出世的低成本AI模型DeepSeek有望加速邊緣AI發展,長期耕耘於此的研華必將受惠ÿÿ。但其實,早在去年十二月,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就已完成準備,啟動公司成立四十四年來最鮮明的一次轉型工程。
- 邊緣AI:將AI模型放在終端裝置上運行,能加快反應速度、減少頻寬需求及提升資料安全。
他要強攻品牌,要把研華打造為邊緣AI領導品牌。而且這個願景,絕對不是隨口喊喊。
採訪當天,年逾七十的劉克振西裝筆挺,慎重其事地手持一疊厚厚筆記走進會議室、打開自製簡報;開頭不是高談闊論未來展望或轉型大計,而是先向股東致歉:「我想跟所有股東說聲『不好意思』,前一段時間ÿÿ,研華的確有一些衰退。」
研華二三年下半年以來受產業景氣和庫存影響,業績遭逢史上最嚴峻衰退,二三年六月至隔年六月,每月營收皆呈現年減窘態,直到七月才止跌;到了二四年十二月與今年一月,研華則已連續兩個月營收年增率達雙位數,其中,今年一月更繳出年增近十五%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