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電子股的風光,傳產股今年以來顯得黯淡許多,甚至跌到加權指數僅萬點時的水準。
不過,第四季是多數傳統產業的旺季,檢視個股獲利與股價淨值比,仍有機會找出具投資價值的標的。
回顧台股第三季,在廣達(2382)、鴻海(2317)、雙鴻(3324)、奇鋐(3017)等AI股帶領下,加權指數一度突破2萬3千點,不過,隨後也因為解套賣壓出籠,指數再度進入整理。
如果從營收表現來看,市場普遍預估,電子股9月的業績成長性恐將不如7、8月,畢竟,大多數的電子股去年基期偏高,導致今年營收成長表現必須面對更高的門檻,再加上輝達的GB200晶片出貨時程不如預期,機器人商機更未正式發酵,太多的題材仍屬「做夢」階段,又逢本益比偏高,都讓市場資金不敢貿然追進。
但在另一端,不少傳產股的股價卻仍停留在加權指數一萬點左右時的水準,與電子股相比,宛如身處平行時空。難道這些傳產股都不具有投資價值嗎?有沒有哪些傳產類股,股價在這一年漲幅不大、並有機會在第四季異軍突起?
營建、電機機械漲幅逾3成
上市傳產各類股與上櫃生技股共有17類,今年以來上漲的有9大類,下跌的有8大類,多頭算是略勝一籌。其中,今年漲幅較大的是營建與電機機械,漲幅都超過3成,但營建股指數在最近兩個月高檔拉回,而電機機械類股在今年第二季見高,至今已修正約4個月,兩者都屬於相對高位階的傳產類股。
漲幅次於營建及電機機械的是航運,漲幅逼近30%。受到今年紅海危機遲遲未解,運價較去年大幅成長,使得今年貨櫃三雄上半年的獲利,都繳出不錯的成績單。上半年獲利最高的是長榮(2603),前6月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1.86元,其次是陽明(2609)的6.66元,第三是萬海(2615)的5.77元。但長榮與陽明的股價淨值比,卻仍不到一倍,萬海也才剛超過一倍,股價仍有低估之嫌。
此外,在散裝航運、紡織、製鞋等產業,也能找到今年獲利成長性不錯、但股價仍低於淨值者,如中航(2612)、新纖(1409)、寶成(9904)等,均值得投資人留意。
其中,中航屬於散裝航運,今年上半年EPS為1.58元,目前股價淨值比僅0.74倍。中航的船隻以海岬型船為主,日前處分一艘海岬型船,處分利益1280萬美元,粗估約4.1億新台幣,貢獻EPS約2元,預計第四季認列,換句話說,今年該公司的EPS將從4元起跳,目前股價仍屬低估。
新纖稼動率滿載寶成迎旺季
新纖屬於紡織中上游原料,今年上半年EPS為0.49元,超越去年全年的0.47元。公司表示,酯粒單價雖然沒有明顯提升,但今年以來幾乎稼動率全開,維持全產全銷。轉投資的子公司新碩先進化工,電子級雙氧水已經開始投產,年產量約3.5萬噸,目前到手訂單有三家,預計今年第四季拿到認證,待通過認證就可以開始出貨,正式切入特用化學品事業。
至於製鞋代工大廠寶成,今年上半年EPS為2.74元,股價淨值比僅0.77倍。獲利來源除了製鞋本業之外,轉投資潤成間接持有台灣南山人壽股權,也是重要獲利來源,業外與本業獲利幾乎各占50%。
近兩年來,寶成受到中國市場消費力下滑的影響,使得本業呈現衰退,但是今年7、8月營收恢復雙位數成長,最壞時間似乎已經過去。再者,過往第四季一向是寶成的傳統旺季,營收及獲利可望再現成長。
整體而言,第四季往往是傳產股發動的時間點,一來是集團股的作帳,二來是市場在找不到成長性較大的電子股之際,眼光往往再次回到傳產股身上。在傳產股現階段股價基期較低的情況下,確實可搜尋股價低於淨值、但獲利具成長性的傳產股,以波段心態嘗試介入。
(本文作者為證券分析師,現為仲英財富投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