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控,其他壽、產險公司如三商壽(二八六七)、台產(二八三二)、中再保(二八五一)等,業績也都明顯成長。保險業上半年獲利大噴發的主因,就是受惠台、美股頻創新高,加上新台幣匯率走貶,資本利得與匯差兩頭賺,且在六月適度獲利了結;另外債券評價止跌回穩以及其他經常性收益貢獻,才有如此亮眼的成績。
至於第三季進入台股的除權息旺季,大筆現金股息入帳的效應,使得每年第三季多為壽險業者獲利高峰,也是壽險業的傳統旺季。此外,目前市場普遍預估美國聯準會將於九月啟動降息,對於壽險業持有的海外債券評價,勢必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因此可以樂觀期待第三季保險股的業績繼續亮眼。
除了壽險,證券股是今年金融股中另一個大成長的族群。目前國內共有二十一家券商,上半年整體自結稅後純益逼近四三○億元,遠勝去年同期的三○二億元。

財富管理手續費角色漸吃重
證券業主要獲利來源包括經紀手續費收入與自營操作,另外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近年來的角色也逐漸吃重。而券商龍頭元大證今年就在這些業務貢獻下,上半年自結稅後純益衝上九十二.七九億元,獲利金額持續稱霸國內證券業,母公司元大金(二八八五)當然也隨之受惠。
至於獲利成長幅度,則以美好證(六○二一,前大慶證)、宏遠證(六○一五)、國泰證、統一證(二八五五)較顯著。宏遠證今年上半年賺三.六億元,年增率達二二三.六%,統一證上半年獲利年增也超過八成。兩家券商除了自營操作績效傲人外,統一證另有轉投資統一投信因發行「台灣動能高息ETF」(○○九三九)帶來的收益。
最特別的是美好證,有別於其他券商的自營部操作多以短進短出為主,董事長黃谷涵很早就宣示「所有投資部位都列於長期股權投資項下」,也就是採取長期持有的策略。早在兩、三年前,美好證就鎖定並持有台、美股市的大型權值股,包括台積電(二三三○)、鴻海(二三一七)、聯發科(二四五四)、台灣五十(○○五○)以及波克夏(BRK.US)等,幾乎都是今年股市大漲的主角。
依據會計準則,投資收益包含股息收入與股價變動的帳面損益(即資本利得),股息部分會顯示在損益表中的「股利收入」科目,直接挹注公司的EPS;但資本利得部分則會列於「其他綜合損益」科目,要到賣出持股時才能認列獲利。
以美好證今年第一季的損益表來看,「其他綜合損益」的金額已達十二. 八五億元,隱含未實現EPS約為四元,隨著第二季上述持股繼續大漲,這部分的金額也將水漲船高。美好證上半年自結稅後純益年增率已高居所有券商之冠,若加上長投部位帶來的收益,未來獲利值得期待,投資人不妨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