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股市隱者不到40歲、卻擁有10年壽險部位的投資經歷,更曾手握數十億元,創造了良好的績效。三年前離開法人圈,成為全職投資者,已累積九位數自有資金,不論行情多空,每年報酬率都在3成以上。
投資少了核心思想 想在股市賺錢也難
有個朋友,去年吃飯時,提到前年就一路放空台股,賺了一波。
近期台股創高,聽到旁人說他輸到把高雄房產賣掉,然後繼續放空,少了細膩判斷,堅信多頭或是空頭都很危險。
另一個朋友,只做定存和買保單,看到旁人去年0050、00878動輒30-40%年化報酬率後,今年初和老婆決心解定存,一起買了滿手00940,去年沒賺的,今年要加倍奉還,無奈00940破發至今依然還沒起色。
再一個朋友,多年前想買房,從舊公寓搬出去,但覺得房價太貴,決心等房市修正再進場。
近年房價大漲,卻忍不住買了一個小套房,問他:「這樣換過去住,不會太小嗎?」
他說:「這麼小當然不會自住,這波熱錢帶動房市上漲,你看政府打房都沒用了,之後還會漲更多,投資小套房也不錯。」
和他們聊後的感觸,是投資少了核心思想,其實都滿令人擔心的。
投資無腦跟單,或看市場氣氛買賣,就像開車時,看著行駛中並排的司機,來決定自己的路途。
3年只買2檔股票 堅守投資策略耐心等到股價噴發
最後一個朋友,結局有點不同,三年來只買兩檔股票,買進至今看好的理由都一樣,但股價變化卻很大。
持股前兩年,股價沒什麼表現,看著充電樁、AI、記憶體、紡織等陸續反彈,心裡有些悶,但依舊面不改色繼續持股,直到最近半年,一檔股價漲三倍,一檔股價漲兩倍。
這幾天他剛從歐洲旅遊回來,帶了全家三代同堂6人花了近200萬,算是慶功吧我想,他約我吃飯,我問他:
我:「那兩檔股票還在嗎?股價今年噴翻了。」
朋友:「有啊,我持股都沒動。」
我:「股價漲那麼多,是有新題材嗎?」
朋友:「沒有耶,故事差不了太多,一個受惠AI需求,一個是藥物需求,這兩家公司耕耘很久,競爭力沒問題,產業發展也正向,只是看什麼時候股價發酵。」
三年的時間,等了兩年半都沒動,股價卻在最後半年噴發數倍,但也就這半年,就夠了。
制定策略很重要 放手不干涉更重要
我自己也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分享:
去年十月後開始,我和夥伴一起寫好趨勢盤策略的程式交易,邏輯是台指期大跌或大漲會賺錢,而台指期盤整或日內上下震幅大,就會被誘拐雙巴虧錢。
每個部位都有它的定位,期貨槓桿很高,少數資金就能幫持股有一定避險效果。
我們對這個策略的定位是保護系統性風險的回檔損失。
主要投資賺錢的主力部位,還是靠持股。
這套策略執行五個月後仍是小虧,我們持續觀察和調整一些條件,也設好停損點。
想說如果真的不行,到了停損點還是要捨去這套策略。
直到近一個月,大盤從萬八上漲創兩萬點以及20900快速回檔,兩個大波動一次把之前虧損補回來後倒賺,彌補近期持股的回檔,發揮它原先定位的避險功能。
制定策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事,能放手讓它自己走路而不干涉,不要因為其他人目前的成果而間接影響策略的執行。
只要策略存在理由不變,也還沒到停損點,就讓它自由發揮吧。
親手擬定的策略像是自己小孩一樣,我們有所期待,也為他指引各種道路,但上路後,就不該只憑自己感覺又過度干涉。
過程中難免有挫折,只要大方向不變,沒到停損點之前,比賽都還沒結束。
一位前輩曾和我說,「不要過度用自己的過去經驗限制小孩,這樣小孩最多只能成為你。」
當別人小孩有所表現,人們習慣要求自己小孩全盤接受並試著改變,忘了別人的小孩有現在的成果,是耕耘了許久,又或是他們原本就適合走這條路。
跟單後或許能短暫享受快感,但總在股價回檔時,才又懊悔太晚清醒。
股票上漲是一杯順口的紅酒,讓人興奮也容易過度沈醉,眾人皆醉我獨醒,是存活股市的必要技能。
前陣子上兩萬點市場熱鬧歡騰,這陣子回檔,卻變成憂心忡忡,是市場變太快,還是沒有紀律的投資,讓我們變得善變。
最後我想說,每個小孩都不同,不是複製課表,就能複製成就。
策略也是如此,不是複製標的,就能複製報酬。
短暫來看,看法和感覺都會改變,然而,只有核心思想,時間拉長後,會慢慢實現。
作者簡介_股市隱者
過去長期在大型投資機構法人投資研究,了解正規的投資團隊運作方式,也拜訪超過1000家全球上市公司。曾管理2億美金,投資以台股、美股為主,每年報酬率約20-30%。
股市隱者是一個對投資充滿熱忱與理想,但因價值觀與金融業文化不同而離開職場的人。
著作《隱市致富地圖: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