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啟祥是六年級生,股市經驗18年。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畢業,曾做過中研院、國衛院的研究助理,以及藥廠的QA (Quality Assurance)工作。
看過人聲鼎沸的多頭氣氛,也走過充滿絕望的空頭谷底,體會到要能在投資市場中找到長久穩定的獲利之道,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吸收並累積相關的知識,融合轉化成自己對一家公司評價的敏感度。喜歡站在原點思考,企業的真實價值是什麼,立於此基礎上,進而能挖掘出還沒被反應的成長股、價值股。
原本是月薪不到4萬元的小資上班族,2018年女兒誕生後,毅然決然請育嬰假離開職場,一邊帶小孩一邊專心經營臉書粉絲專頁,經常發表文章、分享投資心得。
景氣循環是由需求與供給互相滿足,而推動商品價格的波動,進而產生動能不斷循環與變化,可以參考以下圖景氣循環的四大階段。下圖說明供給與需求的相互作用,X 軸代表供給量,左邊少、右邊多,Y 軸則是需求量,上方多、下方少。在數字1 的階段,當生產某一個商品的產業位在低供給量時,只要出現需求增加的情況,就會帶動該商品的價格上升。
(圖片來源:《逆勢的關鍵》)
而當價格來到一定程度時,產業進入火熱期,就是數字2 的階段,此時會吸引其他資金流向產業。這是代表商品獲利佳,大家都搶著想進來分一杯羹,於是供給就會開始上升,不過因為需求仍在高檔,所以價格變化不大。但是,當供給增加到幾近飽和的程度時,就會進入數字3 的階段,供給變多了,最下游的通路商人發現東西不好賣了。於是,庫存開始堆積,業績壓力就此產生,因此就會出現削價競爭,只求先把東西賣掉、減少庫存壓力,所以在此一階段,商品價格就會出現下跌,甚至可能引發崩盤的現象。
當價格跌到極限之後,就進入數字4 的階段,此時廠商開始無利可圖,甚至賠錢賣出,導致體質差的公司開始撐不住,倒閉、清算的公司增加,資金退出產業,供給下滑,等到退場的廠商愈來愈多,供給減少到一定的程度後,價格又會回到平穩狀態,而重新回到數字1,再度進入新一輪的循環,這就是供給與需求變化所產生的景氣循環簡略模型。
判斷公司現階段的景氣動向
所以,如果想要推估產業目前所在的景氣位置,那麼直接觀察該產業的商品報價就有一定的參考性,也可以思考公司的營收與獲利的變化。就營收部分來看,只要經過逐一檢視,大致上能夠理解,製造業的營收就是商品賣出的數量乘上商品的價格。所以在景氣循環初期時,商品價格開始上漲,公司的營收就會增加,而價格上漲大致上就算扣掉成本增加的部分,其實都有機會能獲利更多。因此會拉動毛利率上揚,只要該產業的循環進入火熱的成長期時,價格與賣出數量都會同步成長,公司獲利達到顛峰,而有時在股票市場就有機會產生「戴維斯雙擊」 ,市場瘋狂的情緒就會推升股價。
但是,身為一個價值投資人,此時要非常小心,因為你知道這是景氣循環的環節之一,未來只要供給與需求再度改變,商品價格就會下跌,最後就是所有人都湧向出口,造成巨大災難,類似的案例實在太多,幾年就會在金融市場看到,不斷重新上演的歷史情節。
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時,你要精進的不是分析能力,而是自己的情緒控制。倘若你無法早一步在市場前找到這個產業,那麼當股價狂飆時,就算想要介入也不應該下重注壓身家,並且時時提醒自己,此時的行情已非基於企業營運的基本面所產生,進場代表伴隨著很高的風險,一定要為自己設定好離場的條件並嚴格執行。而對我個人來說,熱門產業不是我的首選。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搭上行情賺快錢的確是一件讓人感到愉快的過程,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不是每次都這麼順利,多操作幾次就會發現金錢來來去去,並無法從中得到紮實的獲利,與其參與這種上上下下的遊戲,我認為應該要以另一種心態面對景氣循環產業。
延伸閱讀:
長榮、台玻紛紛化身大飆股!資金重新聚焦傳產類股,5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中鋼(2002)備受期待
0050、0056、00878穩居規模前三,00929異軍突起...展望2024年ETF該怎麼選?林奇芬給3建議
想方設法搞懂產業景氣,提高投資勝率
簡單來說,就如同巴菲特的好夥伴查理蒙格,他曾引用德國數學家卡爾.雅可比的一句話:「倒過來想,總是倒過來想。」,面對景氣循環時更要如此,所以我喜歡去發現目前大家不看好的產業,股價低迷、最好還有相關公司倒閉,市場上玩家變少,存活下來的人就有新的機會。
因此,我會特別注意公司的負債狀況,因為這關係到投資的安全性,當產業循環在谷底區時,會面臨商品價格不好、銷售狀況也差的階段,大部分的公司都會賠錢,所以公司能否度過危機就是重點,負債過高的公司相對危險性就比較高,未來採取增資或是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的可能性也高,這兩個動作都會稀釋股本,使每股盈餘(EPS)下降。
以中鋼(2002)為例進一步說明,中鋼在景氣低谷時,EPS 可能只有0.1 元,景氣熱絡時則可能出現最高5 元。如果股價是10 元,EPS 為0.1,那麼本益比就是100 倍;EPS 5 元時若股價是50 元,本益比僅10 倍。請問上述哪一種階段最有投資價值?答案非常清楚,當然是股價10 元時是投資時機,而50 元則是應該離場的時機。
這種選高本益比進場與低本益比離場的策略,不同於一般的思考方式,但這樣的反向思考,絕對是操作景氣循環股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另外,如果能夠花時間弄懂整個產業上下游的供給關係,可以提高不少投資勝率。例如最上游廠商,獲利的關鍵是原物料的價格變化;而中游廠商,大多數有能力轉嫁成本給客戶,有時甚至還能從中賺到一筆;而通常最慘的會是最下游的組裝廠,供應商一直提高價格,但是因為直接面對消費者,也不敢一下子拉高價格,這一點也是需要投資人特別留意的。
深入了解一個產業,理解他們面對景氣循環的特色,知道場內有幾個「玩家」,帶動供給與需求變化的變因,如果你能夠掌握到相關資訊,就可以推測未來出現轉機的時機點,對於操作這類型公司時,絕對能提高勝率。
最後要特別注意,有些產業、產品遇到的困境無法改變,特別是因為新技術、新產品而出現的替代效應,像是光碟片、電子字典等過時的產品,這些都曾經是人人有需求的商品,但當替換的新產品出現之後,他們只能淪為時代的眼淚,再也等不到需求再起的時刻了。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作者簡介_陳啟祥
臉書專頁「修正式價值投資」及同名社團版主。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出版《逆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