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看到小明長期投資股票,獲得不錯的報酬,於是也想仿傚成為一位長期投資者(存股者)。
而大雄在投資之前,特地詢問了理財專家的建議,獲悉統一(1216)是一家好公司,於是他在1994年開始每年買進統一的股票,經過10 年的時間,他開始想賣股求現(見表6-8):
現在,我們開始來算算大雄這10 年的投資成果:
★計算10 年來所投入的總成本:因為大雄每年各買1 張股票,10 年共10 張,所以這10 年來總共投入= 285.5 元(原始成本加總)× 1,000(股) =285,500 元
★計算10 年後賣股求現:15,177(10 年累計股數) × 13.95 元(2003 年現值)= 211,723 元
★別忘了這10 年來還領取了股利,總共為43,535 元
所以,這次投資成果為:211,723(賣股求現)+ 43,535(領取股利)- 285,500(原始成本)= -30,242(虧損)。
也就是說,若時光回到過去,大雄在1994年把錢拿去銀行定存,10 年後的投資報酬,會比買統一還要好。為什麼統一是好公司,但投資10 年後反而虧損呢?
在解釋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在《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THE UNDOING PROJECT A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這本書有提到一個「琳達問題」,琳達今年31 歲,單身,說話坦率直接,個性開朗,主修哲學。在學生時期,就非常關注歧視和社會正義,也參與反核遊行。請問,以下何種情形較有可能:
★琳達是銀行出納。
★琳達是銀行出納,平日積極參與婦女運動。
在接受測試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大部分都選「琳達是銀行出納,平日積極參與婦女運動」的可能性較高。但大部分學生都忽視一項「基本比率」的問題,就是「琳達是銀行出納,平日積極參與婦女運動」發生的機率,並不會高於「琳達是銀行出納」。
因為「琳達是銀行出納,平日積極參與婦女運動」是包含在「琳達是銀行出納」之中。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說:「當人們有該個案的特定訊息時,統計基率有時會整個被忽略。」這個情形也常發生在投資者身上,因為統一是生活投資學的食品龍頭股,完全符合存股條件,以致大雄也忽略了基本比率的問題。
這個基本比率指的是什麼?
我在此將它們稱為「時間複利的基本比率」,我們先來看下面這4 家公司的例子(見表6-9):
若觀察這4 家公司的長期盈餘變化,可以很容易的分辦出:A級公司是盈餘成長股、B 級公司是盈餘穩定股、C 級公司是景氣循環股,而D 級公司則是盈餘衰退股。
為了計算持有這4 家公司的長期投資報酬,我們假設這四家公司的配息率都一樣(80%),同樣在2000 年,各自以本益比10 倍的價格買進,在2010 年以10 倍本益比的價格賣出。例如A 級公司在2000 年以10 元(1 × 10)買進,在2010 年以61.9 元(6.19 ×10)賣出。
按照以上的方式,這4 家公司10 年後的投資報酬率(包含領到的股利),計算結果如下:
★ A 級公司:(〔61.9+25.72〕- 10)÷ 10 = 776.2%
★ B 級公司:(〔30+26.4〕- 30)÷ 30 = 88%
★ C 級公司:(〔30+20.8〕- 30)÷ 30 = 69.33%
★ D 級公司:(〔10+25.72〕- 61.9)÷ 61.9 = -42.29%(虧損)
從結果得知,若長期持有這四家公司,盈餘成長股勝出,其次是盈餘穩定股,接著是景氣循環股,而盈餘衰退股則會讓你虧錢。所以,這項結果帶給投資人的啟示是,若你想長期投資,儘量把資金配置在前兩種類型的公司,即盈餘成長股和盈餘穩定股。
如同在《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在負利率時代,存錢不如存股的4 大滾雪球投資法》(The Warren Buffett Way,+Website,3rdedition)這本書提到的:「公司的透視盈餘幾乎是以公司持有的有價證券的市價成長率在增加。但是,這兩個數值不一定總是同步成長。有時候,盈餘成長得比較快;但其他時候,股價又比盈餘成長得更快。重要的是要記住,時間愈久,兩者關聯愈大。」
所以「時間複利的基本比率」指的就是公司的透視盈餘。「盈餘成長股」有較高的基本比率,而最差的是「盈餘衰退股」。所以我們來看一下大雄投資統一那10 年的盈餘記錄(見表6-10):
記錄顯示,統一在那10 年的表現,其實就是「盈餘衰退股」,其「時間複利的基本比率」是最差的,故而報酬率自然不會太好。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我總是買進「盈餘成長股」和「盈餘穩定股」的主要原因。若你發現你存股的長期投資報酬率也不好,可能是忽略了「基本比率」的問題,這時你可以檢查一下,你存的股票有多少是A 級和B 級公司?最後,我以《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在負利率時代,存錢不如存股的4 大滾雪球投資法》(The Warren Buffett Way,+Website,3rd edition)作者羅伯特.海格斯壯(Robert G. Hagstrom)說的一句話,來做個總結:「現在,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最優先要看的就是『透視盈餘成長率』,而不是價差,於是,很多事就開始不一樣。」
作者簡介_汪汪老師
本名黃金旺,現為專業投資人,目前在線上影音平台(學思酷)教授財經投資課程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大師之路:上班族無痛理財,魔幻取金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