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棒喬飛曾用「傻多存股法」投資台灣股市12年,曾存45張台積電、年領百萬股利,成功達到購置房產,2020年45歲時提前退休。
大家好!跟著大家討論話題的時間又到了!今天討論的話題是「10萬元能做什麼?」
菲式思考的作者從10萬元起家,賺到數10億元的投資報酬,羨煞不少旁人。這時候就有人跳出來說,只有10萬元去從事期貨投資,是錯誤的行為。一有人開頭,然後就接連引起一連串的討論。
存股族說,存股才是穩健。
期貨族說,期貨或是其他更多投資工具,更能降低投資風險,
肥羊說,我的方法目前有4000多萬,資產比我少的就給我閉嘴。
問3種人得到3種答案,新手該選哪一種呢?所以投資人是不是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才不會隨波逐流不知所措?
曾經有朋友對我說,存股太慢,而且他的資本小,小錢要作價差才能快速賺到錢。如果他的資本夠多,那也會選擇存股,只是目前他的資產小,存股沒有幫助。
這個人好像很有自己的看法與主見,是不是這樣?可是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呢?所以,我們不妨把這10萬元,設定成一個你認為很小的金錢數字。這數字對於你的目標沒有幫助,但是又是一筆資產的情境。比如你想買2000萬的房子,但是只有100萬。或是你想要退休,但是只有300萬。或是你是社會新鮮人,存了50萬但是不知道如何投資。
那我當年又是如何處理我的第一筆投資的資金呢?
我是一個很怕賠錢的人。我記得我剛畢業就遇到了2000年網路泡沫,那時候股市大盤3000多點,我買的第一支股票是台塑,股價30元出頭。那時候我哥跟我說,現在股市一直在跌,你怎麼敢買股票?我記得那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台股會跌到變成0嗎?台塑會倒閉嗎?我現在這麼低價去買一間好公司,未來會賠錢嗎?反正那筆錢我又用不到,放著也沒差。
現在回想起來,原來我那時候就有長期投資的觀念。
之後除了股票,我開始學習各種投資方法,比如基金、原物料(黃金存摺)、外匯等等。最後我選擇股票的原因,是因為我嘗試過其他方法,我都不擅長,也不喜歡,除了股票。每一種投資工具都有其知識領域,還有是否符合個人的投資性格。比如黃金投資明顯速度緩慢,不適合想要每天觀察、交易和思考的投資人。我選擇股票,是我嘗試之後的選擇。選擇股票這個工具之後,我又開始研究作價差,還是存股。確定存股做為我的工具之後,我從30萬累積到350萬(2011年上SMART雜誌那時候的資產),再從350萬變成3500萬(2020上SMART雜誌那時候的資產)。這段經歷給我的心得是,資產少的時候,要先學習投資的方法。有了方法之後,隨著自己的本業收入增加,我們就能將自己擅長的方法,擴大資金10倍,甚至上百倍,都不會感到害怕。我的資產累積絕對不是完全靠投資,本業的投入最少要有1/3,甚至一半。有本業收入的挹注,搭配投資,才會有資產累積的效果。
很多人犯的錯誤是,年輕錢少的時候,使用了錯誤的投資方法,沒有學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隨著年紀增加、本業收入增加之後,伴隨著資產增加,某天猛然一看,身上看似有了一筆金錢,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投資,從何下手。反觀我自己,因為我在前少的時候已經試錯,找到自己的方法,所以隨著收入增加,我不斷地持續投入資金到我的投資方法,時間的累積加上本業收入挹注,慢慢的達成自己理財的目標。
我相信菲神也是這樣的過程。他因為工作的關係,熟悉各種投資工具的特性,透過他自己的思維和是錯的過程,找到自己的投資方法。隨著自己的收入,或是投資報酬再投入,不斷的累積出豐厚的成果。
所以回到這個主題,社會新鮮人有10萬元應該做什麼?我認為你應該把這10萬元,分割成幾個符合你的性格,你有興趣的部分。比如想要研究外匯和股票,那就5萬元買外匯,5萬元投資股票。將這兩個資產做比較,看看自己喜歡和擅長什麼地方。如果已經確定股票是投資工具,那可以分割5萬元作存股,5萬元作價差。這階段的投資,不是以賺多少錢為目的,而是互相比較自己的投資績效。以5萬元存股來說,現在盤中零股交易很方便,可以用零股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看看自己的存股思維績效如何。另外的5萬元作價差交易,看看自己有沒有作價差的天分。這是一種自我探索與確定的過程,當我們經過這樣的階段,自我肯定與否定之後,我就知道我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像我自己就很清楚我自己的投資方向與方法,所以對於《菲式思考》這本書,有關於期貨投資的部份,我並不會覺得我應該去學期貨投資,看看是否可以和菲神一樣的成功。只有沒有經過肯定和否定自我過程的人,才會對那個「沒有試過的自己」存在幻想。一旦確定自己的方向,在自己認知的領域做到最好,這就是進步。
這種情境歷史上不斷的出現,比如之前比特幣上漲數萬倍,那我要不要跟著投資?菲式思考靠了期貨賺了數十億,我要不要跟著學看看?這都是很明顯的例子,我們會對於那個沒有試過的自己充滿幻想與期待,這都是建立在對自己的認知不足。當然,如果你已知自己是充滿冒現精神的人,你自然會去投資加密或幣,投資期貨,而賺了滿缽滿盆,這也是對自己充分了解之後的產物。
所以有人說,存股族對於期貨投資提出意見和看法,就像投資幼幼班學生對於大學教授提出意見一樣的可笑。而我認為,一個國小畢業之後,創業做到最好的王永慶,和一個博士畢業把教書工作做到最好的大學教授,兩個人如何比較哪個優哪個劣呢?可是如果一個小學畢業後開了一家不怎麼賺錢的飲料店,就自認為和王永慶一樣是國小畢業的創業家,然後對於大學教授指指點點說知識無用,那這樣就太偏差了我覺得。
作者簡介_徐世鑫(棒喬飛)
專職投資者,出生於1975年,畢業於中華工專五專機械科(已改制為中華科技大學)。曾於台北市光華商場擔任電腦工程師,並陸續任職於上市公司台達電子、技嘉科技、仁寶電腦,2009年起開始存股,2020年45歲時財富自由提前退休,於2021年出版《傻多存股法》分享理財與存股心得。
財富自由後仍持續研究投資,並開始將存股重心從台灣的個股(價值投資)轉移至布局以美國為主的ETF(指數投資);即使缺少了工作收入,資產仍然繼續維持成長。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