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
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
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
----------------------------------
永利聯合(8080)更名為印鉐事業,為2次更名,從石英晶體轉型到營建土方工程業務。它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台灣奧斯特」,代理銷售石英晶體、石英晶體振盪器、鋁質電解、電容器,並以「OST」為品牌銷售其產品至世界各地。2004年獲准於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交易。
2018年奧斯特經歷連續虧損5年,減資5成彌補虧損,隔年2019年更名為「永利聯合」,並在營運方針上做出重大改變,轉以營建土方工程業務為主,包括建築工程、公共工程及建築物拆除、開挖及疏浚所產生的剩餘泥、土、砂、石、磚、瓦、混凝土塊,並代辦建築工程泥漿收容證明。
2020年受惠於建築業景氣好轉,營收成長230%,2021年營收3億1000多萬,成長 502%,2022年營收4億4000多萬,成長41%。今年景氣下滑,2023年1至7月營收1.23億衰退46.02%。
展望未來,印鉐指出,要有收容量才能站穩市場,因公共工程及一般建案需求不減,營建剩餘土石方數量近年快速增加,土資場收容數量應接不暇,又因大台北地區地狹人稠,欠缺穩定收容工程餘土場所。
長遠規劃,要朝申請設立土資場或與土資場長期合作,才能建立更加結實的永續經營。